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8 票房,只多那么一点点 (第1/2页)
深夜十一点,光线传媒。 “王总,咖啡。” 副总李晓平亲自端着咖啡,放到王常田的桌上。 他有一个习惯,平日闲暇烹茶练字,可临到公司投资的电影上映时,总会要一杯咖啡,提神熬夜,等待各大院线的统计结果。 光线传媒不像华宜短视,有自己的院线。 雀巢咖啡的味道飘散在半空中,王常田捏着汤匙搅拌,突然问道: “那些影院经理,觉得《绣春刀》卖相怎么样?” “印象深刻,尤其是秦省、山东、豫南、鄂北等地有浓厚武术氛围,赞不绝口。” 李晓平挑了几个典型的,简单地复述一遍。 其实,首映排片,并不是光看口碑。 一部电影,要跟观众见面,首先要过影院经理,或者参加首映的代表这一关。 安排什么时段的场次,多大容量的影厅等,全在一念之间。 他们判断的依据,不是观众喜不喜欢,而是观众愿不愿意埋单! 这就叫“卖相”。 《百鸟朝凤》,讲“唢呐技艺”等华夏民俗民乐文化式微,蕴意好吗,好。 卖座吗?不卖座,没卖相,那排什么片! 后世,之所以流量明星霸屏,烂片扎堆,也是基于这个卖相标准。 院线、发行方、投资方三方面的压力,制作方不乐意,也得捏着鼻子请流量明星。 “燕京、沪市、鹏城、蓉城、杭州几个一二线城市呢?” 李晓平摇摇头:“他们更看好一些《武侠》,毕竟是陈客辛执导,甄子弹主演,而且是戛纳电影节的开幕电影,又打着全球公映,导演演员加海外名誉,噱头拉满。” “所以首日排片上,《武侠》,15%,咱们,10%。 “这都11年,还是迷信港片港星。” 王常田皱皱眉头,“我交代你,请调查公司的事做的怎么样?” 李晓平把手里的一份数据列表递了过去,“按你的吩咐,在数家不同城市不同电影,做了观影后的问卷调查。” “我不看,你直接说吧。”王常田呷一口咖啡。 “的确有叶秦的说的情况,刘师师,还有他的粉丝,二次、三次购票意愿强烈,甚至出现粉丝会粉丝团,组织包场看电影!” “《绣春刀》的上座率,超过《武侠》,20个点!” “这么说,真有所谓的‘粉丝经济’大电影?” 王常田手上一滞,陷入短暂的沉默后,感慨道: “晓平,现在我倒有点期待,到底这个粉丝电影能爆发出怎样的能量,凌晨两三点出票房吧,第一时间告诉我数据。” ………… 叶光纪工作室,灯火通亮。 “滴滴,滴滴。” 企鹅消息声响个不停,《绣春刀》Q群里,路阳、刘师师、吴晶等人都在聊天注水。 这个群,是为接下来路演做准备的。 宣传可是电影是重中之重的一环,章一白就是营销玩得溜,今年买入亿元票房导演俱乐部。 而推广宣传,同样是院线后续排片的重要指标,路演场次,还有城市数越多,说明发行方、院线都看重看好你的片子。 《疯狂的外星人》,一个月要走完39座城市。 他们这回,少一点,24座城市。 今晚,本来该睡个安稳觉,然而— 叶秦靠在转椅上打哈欠,杨曼、林彬非常默契地选择熬夜。 财务、会计没必要加班,被叶秦打发休息,但座位上却坐着两个不速之客。 杨小蜜,佟丽雅,她们倒比自己更关心《绣春刀》的首日票房。 可这个时候,又没有猫眼、淘票票、糯米这样的app,实时观看票房还有大盘,只能耐心等待。 这次,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因为在媒体的渲染下,《绣春刀》,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跟《武侠》撞上。 甚至有好事者,把《杀破狼》里,甄子弹与吴晶的恩怨,搬出来说事: 《吴晶能否狙击甄子弹,报一棍之仇!》 而对自己,第一部主演的商业电影,而且是7000万投资。 《泰囧》也不过6000万,当然,7000万里,有3000万是用作宣传营销。 前世的《绣春刀》就是吃了这个亏,不然票房绝对不会止步9千万。 14年,陈渣诚的烂片《燕京爱情故事》,都能超4亿! 叶秦可不指望11年有这个数,华夏电影的大盘,暂时还撑不起,去年的《让子弹飞》,最终票房,7.3亿。 “哈!” 滑动鼠标,电脑亮屏,挂的几个页面,豆瓣、围脖、天涯、贴吧,一个个都是关于《绣春刀》的话题。 “四爷若曦第一部合体电影,我打十一分,满分十分,你打几分?” “2000以来年排名前三的武侠电影,2011年暑期档最值得期待的国产电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