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光复江南(七) (第3/3页)
补给多日,靠“盐和青菜”活着已经好几个月了,一触即溃一点儿也不新鲜。此后,第四师团在日军战线后方不断调转,始终没有再参加大的战斗。
历史上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第四师团正在泰国的曼谷附近休整。与其他不肯接受战败命运的日军部队不同,第四师团的投降与回国进行得异常顺利。当全体面色红润、身体健康的第四师团官兵出现在日本港口时,本土那些营养不良、形容枯槁的日本人都十分吃惊。统计下来,第四师团是日军南方军中战死最少、装备物资保留最完整的部队。美军对这个师团的评价是“爱好和平”。而第四师团回国后,也马上体现出这一特点来,回国后第二天,就有官兵跑到美军兵营前,整齐地摆开摊位,兜售起战争纪念品来。 那么第四师团为什么在日军中这样独树一帜呢作家司马辽太郎认为,这是大阪的独特文化造成的。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诸侯(即大名),而诸侯服从于天皇。这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结构导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级关系严格,富有服从精神的文化特点,也是二战中日本军队普遍狂热“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础。 然而大阪却有些不同,这个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居民多与商业有关,对大名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围绕着苛捐杂税等问题,大阪人几百年如一日,不断和大名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所谓忠诚,那就更谈不上了。于是,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与其他地方不大一样。虽然在二战中,出身于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军国主义的蛊惑,然而大阪人却不会急着去“为天皇而死,为大日本帝国而死”,能不死还是不死。看待上级命令,出身于大阪的官兵也习惯“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不会像其他部队那样闭着眼睛执行到底。甚至第四师团内部还制订了所谓“无益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的“三不要”原则。 日本历史学家关幸辅在《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的最后部分,对第四师团做了一小段总结,说得真是有几分道理,“如果日本的军队都像第四师团这样,大概中日之间也就不会发生战争了吧要是这样,也就不会有日本的战败了吧……” 有意思的是现在日本陆上自卫队仍有第四师团的番号。 战后日本军史作者东功专门写文反驳过第四师团很弱的说法称这是对大坂人的岐视,比如在西南战争中,第四镇台面对萨摩武士组成的叛军(萨摩从战国时代到二战都以出日本最顽强的步兵闻名)毫不示弱,因此在参战各师团中唯一受到天皇奖勉,再如在日俄战争的南山之战中,第四师团曾攻下第一师团无法攻克的阵地,再如以山地战见长,日本知名的“丹波之鬼”筱山步兵第七十联队就是从第四师团改编出来的,再如太平洋战争中它的第8联队在攻克巴丹—科雷吉多尔之战中出了大力,得到了本间雅晴中将的通令表扬.伊藤桂一则在他的书中说:“不如该说大坂人是会用脑子战斗的军队,如果发现没有胜机他们就不会勉强从事,而是退回去寻找下一次胜机。”谷泽永一也说“到现在完全找不到能该实(嘲笑大坂兵)民谣的根据”。另外有的细节可能是中国文章的独创,如第四师团的参战会令中国军士气高涨的说法,根本找不到日文出处。 不管第四师团在后世的历史上如何,但是眼下第四师团却是真的贯彻了保命第一的原则。在第六军等部队到达武汉外围后,无论西联军怎样侮辱第四师团,第四师团就是龟缩不出,彻底当起了缩头乌龟。气得徐荣大骂第四师团没有日军的武士道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徐荣当然不会下令第六军等部队发起会对己方造成较大伤亡的强攻。 虽然第四师团的做法让冈村宁次很是气恼,但是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冈村宁次还是忍了下来。因为第四师团是自己守卫武汉的保障之一。 看到第四师团畏敌不出第十三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命令部队主动出击,想要打退进攻的西联军。可是在半路上就遭到了西联军炮弹的洗礼,然后当剩余的第十三师团的士兵冲到西联军阵地近前时又受到了上千条机枪(日军将30式6毫米全自动步枪、31式6毫米半自动步枪看作是机枪)的欢迎,结果出击的一个中队日军全军覆没。不信邪的第十三师团又发动了多次进攻,可是每次出击都是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第十三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下令固守阵地,没有命令不得出击。 正在冈村宁次决定死守待援时,他收到了江北的日军发来的电文。看完电文的冈村宁次马上让人叫来了第十三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和第四师团师团长泽田茂。 看完电文的荻洲立兵和泽田茂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和冈村宁次一样也被震惊到了。想想参与南昌围歼战的八个师团皇军和后来的三个师团援军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就全军覆没,好不容易打下的长江以南的地区也尽数丢失。换做任何人都会吃惊不已的。一时间房间里沉默得可怕。 最后还是冈村宁次打破了沉默。“荻洲君、泽田君,我想主动撤退。” 听到冈村宁次的话,荻洲立兵和泽田茂同时用看外星人的眼神看着冈村宁次,仿佛根本不认识他一样。 也许是看明白了荻洲立兵和泽田茂眼神,冈村宁次问道:“荻洲君、泽田君两位你认为我们有实力消灭他们吗?” 荻洲立兵和泽田茂苦涩地摇摇头。笑话能让十三个皇军师团全灭的部队是自己两个师团的部队能够消灭的吗?这个想法一出现,荻洲立兵和泽田茂都马上把他们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到了脑后。 看到两人不说话,冈村宁次接着说道:“荻洲君、泽田君既然守是守不住的,那么我们只有主动放弃一途。我计划部队在今夜连夜开拔,然后沿着长江北岸的走陆路返回徐州。当然我会向大本营发出相关电文的。所有的责任由我来担当。” 看到冈村宁次将话说到这份上了,荻洲立兵和泽田茂对看一眼后同时说道:“冈村君,我们决定按照你说的做。我们一定会服从你的指挥。” 有了荻洲立兵和泽田茂的保证,武汉日军的动作还真是没话说。在十一月三日下午就准备完毕了。 十一月三日晚上十一点武汉的日军对包围武汉的西联军第六军等部队发起了大规模反击。由于西联军很注重预防敌军在晚上的突袭,因此日军的这次反击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二天早上徐荣却收到了防守武汉的日军已经逃跑的消息。起初徐荣愣了愣,然后就发狂了。说出了一大串很难听的话。至于徐荣说了什么,还请大家自己去想吧。心中怒火平静下来后,徐荣当即下令部队开始追击。 PS:文中的日军番号是采取的1939年日军中国派遣军的番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