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六章 新的征程(一) (第1/2页)
西联的劳动技能大赛整整持续了三天才结束。这三天的参观让一些中国人看到了中国工业、商业的未来。他们决定在西联进行投资。通过询问他们得知如果他们想要在西联进行投资,那么他们就必须遵守《投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他们守法的基础上西联将会对他们的投资的相关产业进行保护。通过早已与西联有过商业合作的人的劝说,一些举家搬迁到西联居住的大富大贵之家决定在西联进行投资,这些新的投资人因为各方面的限制大多采取了多人合作的方式进行投资。为了保险起见他们的投资都放在了能在短期内产生经济效益的轻工业,比如说火柴厂、纺织厂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工厂上。可是他们信心满满的投资差点就打了水漂。 在他们眼中这些工厂是不需要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的,只要有投资有销路就有收获。可是实际的情况是他们最初生产出来的产品几乎无人问津。为了让搞明白情况,他们派出人进行了市场调查。结果他们发现他们的产品只能算是西联标准的四级货物,只有那些很贫穷的人才会购买。在西联境内穷人还是有的,可是这些穷人的生活状况与东国党统治区的富农的的生活状况基本相当。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产品还能在西联境内卖得出去那才叫怪了。无奈之下这些人找到了西联的相关部门要求他们想想办法。得知他们工厂现状的西联相关部门决定帮助他们对他们的工厂进行改造,是他们的产品能达到西联标准三*级产品的品级。西联相关部门的想法好是好,可是他们还是委婉谢绝了。不为别的,就两字——差钱。投资设厂已经花去了他们手中很大一部分钱了。现在还要他们出钱,那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了解到实际情况的西联相关部门决定帮助他们向银行申请无息贷款,帮助他们就快的发展起来。至于无息贷款的归还很简单,用他们的产品来偿还。西联将会把他们的产品卖到新由西联军光复的国土上。这样一来双方就可以实现共赢了。一方得到了技术,一方得到了相对短缺的轻工业产品。没多想这些人就和西联相关部门签署了协议。 这些和西联进行合作的非西联籍商人在未来都成为了西联的坚定拥护者。不为别的,就为他们在西联的经商行为并不会受到来自西联官方的非正常影响。这些商人在东国党统治区时经常受到东国党政府的刁难,有些商人的好友更是因此连命都没了。而在西联只要他们遵守西联的法律,他们就绝不会受到西联官方的刁难.即使受到刁难他们也敢上诉,而上诉的结果往往也是以他们的胜利告终。 在劳动技能大赛上看到这么多中高级技工,东国党和工农党的代表都下意识地认为这些技工都是西联从西联治下所有的工厂里紧急召集起来凑数的。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因为无论是在东国党统治区,还是在工农党统治区都没有出现数量如此之多的中高技工。由此东国党和工农党的代表得出这样的结论也不足为奇了。 在劳动技能大赛结束后通过在西联安插的自己人,东国党和工农党的高层都知道了他们派出去的代表的想法完全是大错特错,那些工人不是西联从西联治下所有的工厂里紧急召集起来的,而是从广东一地召集起来的。 上千人的中高级技工还只是在西联控制下十一年的广东一地召集起来的,那么可以想象在西联治下的其他地区还有多少技工没有被外界知道。 这些技工所产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打个比方吧,如果说一名中级技工要花费一个小时才能完成他的任务,那么同样的生产任务一名高级技工可能只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这就是中高级技工在能力上区别。更何况这还只是一部分。 西联有这么多中高级技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漫长发展才有的。与西南同时代的军阀都没有认真的想过通过发展工商来巩固、提升自己的实力。为了获取所需军费他们通过横征暴敛的手段对老百姓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为此一些百姓不得不远走他乡,一些幸运的人来到了西联。他们或进入工厂当工人,或进入西联开办的农场当农民。总之这些人都得到了西联的妥善安置。 这场劳动技能大赛也让英法美日苏五国吃惊不已。在一直被认为是贫穷的没有丝毫工业基础的中国陡然间出现了这么多的中高级技工,这对五国的影响不亚于一场大地震。唯一没有太多震惊的国家只有与西联关系密切的德国。可是即使是德国看到的也只是表面。比如说德国通过与西联一起训练的五千军队知道了西联拥有先进的坦克、装甲车、作战飞机、自动步枪等武器装备。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西联有偿将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武器装备连货带技都卖给了德国,这其中就包括三一式杠半自动步枪,29式15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暴雨壹型通用机枪及其衍生型暴雨贰型通用机枪。得到这些武器的德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