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教训北极熊(四) (第2/2页)
决。最终还是苏芬战争中苏军坦克的交战结果,让苏联高层下定决定使用A-32(三二)方案。当然了,用强大的事实说明了A-32(三二)方案能够在加强火力的前提下,不会降低性能的科什金本人也功不可没。 在A-32(三二)的正式命名上,科什金认为新坦克不应该再以别的苏联英雄来命名,应该重新使用传统的编号方法。科什金建议编号为T-34(三四),以此纪念一九三四年国家发布的大规模发展装甲部队的法令。当然了,科什金本人的建议也被采纳了。 可科什金本人不知道他的做法极大地得罪了身为苏联五大元帅之一伏罗希洛夫。这位后来T-34(三四)坦克屡被刁难埋下了伏笔。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九日,在T-32(三二)实验坦克基础上研制的T-34(三四)坦克获准投产,但必须重新验收。为此,需制造十一辆坦克来进行工厂试验和部队试验。同时,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科京领导的基洛夫工厂设计局又设计了T-50(五零)步兵伴随坦克。为了竞争,科京辩称,T-50(五零)和KB能履行所有坦克使命,言外之意是T-34(三四)没有必要投产。 一九四零年三月,T-34(三四)坦克的命运到了十字路口,科什金的工作受到管理层极大的干扰。经过据理力争,同意他再次说明T-34(三四)应当投产的理由,并获准在莫斯科与KB坦克作对比试验。
为了显示T-34(三四)坦克的优良性能,科什金和被挑选的乘员组,将两辆T-34坦克以履带行军的方式开到莫斯科作对比试验。此时正是寒风刺骨的冬季,科什金带着肺炎的早期症状,与乘员组一起用十二天的时间,把新车开到了莫斯科。朱加什维利和国防会议的代表观看了对比试验。 机动灵活的T-34(三四)给朱加什维利和在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KB坦克却显得很笨拙,样式陈旧。伏罗希洛夫礼貌地从外部仔细观看了T-34(三四),同时坦克工业人民委员、机械制造部长马雷舍夫又在车内、车外进行了检查,并对新坦克感到满意。 对比试验后,科什金和乘员组又将坦克开回哈尔科夫,也没有出什么问题。三月三十一日T-34(三四)坦克获准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一九四零年九月二十六日,科什金因在冰天雪地上驾驶第一批出场的T-34(三四)Model一九四零型时染上的肺炎引起的并发症而去世。鉴于科什金设计出T-34(三四)的特殊贡献,一九四二年被追授苏联国家奖金获得者称号,并获红星勋章。 在T-34(三四)坦克真正面向世界之前,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科什金的名字,在T-34(三四)坦克的出色性能表露无遗时,大家才真正发现了他,但是这已经晚了,科什金早已因肺炎而离开了人世,年仅四十岁,再追赠什么勋章也于事无补了.但是他的遗作还永存人间,成为了一款影响世界深远的杰作。 可惜了一位天才的坦克设计师,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一定还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问世! 咳咳咳,对不起,一不小心太入迷了,居然发起感慨来了。忘记最后部分的话吧,那都是后世历史的事情,这一时空科什金因为比后世历史上提前将近一年时间研制出了T-34(三四)坦克。他现在正在哈尔科夫从事T-34(三四)坦克的改进工作,还没死呢! T-34(三四)坦克拥有极为强大的火力、防护力、机动力(相对于其他的苏联坦克来说),是实施穿插攻击的最好选择。而且在乌苏里江,苏军还能得到苏联阿穆尔河区舰队的支持。 苏联阿穆尔河区舰队和中国之间可是有血仇的。当年中东路事件中,苏联阿穆尔河区舰队与中国东北江防舰队在同江打了一仗。那一仗东北江防舰队损失殆尽。 注一: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的坦克,只要以T开头。在读全称时应该将“T”读成“特”,千万别读成“踢”了。以前最后就一直这样读的,后来才知道自己的读法错了。至于后面的数字,只要你认为怎么读,才能够更好地记得住,那么你怎么读都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