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56 路 (第2/2页)
道的。 但是,怎么捣烂眼前的这个世界,王角心中有数。 他内心火急火燎,他的行动不紧不慢。 看似矛盾重重,甚至有些时候,王角自己都觉得自己几近精神分裂,然而,这就是他的全部能力。 穿越前的知识,穿越后的见闻,杂糅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自己。 跟外勤秘书们掰扯道理的时刻,王角感觉自己的内心之中,有着另外一个超然物外的自己,冷冰冰地看着一切,而冷冰冰的缘由,是如何都不能熄灭的怒火。 只是,他从未轻易地让怒火将自己燃烧。 他的到来,他来到这里,来到这贞观纪元,必是无数个时间线中的一个选择。 穿越者老前辈开辟的这条时间线,是不是有无数个自己在做选择呢? 其中一个,或许已经去了洛阳读大学,扬名四方、功成名就,然后荣华富贵享用一生,子孙昌盛的同时,或许会多出一个皇唐天朝的凌烟阁阁老吧。 如果有这样的时间线,似乎也不错。 可惜,在这里,已经有了新的选择。 前人从未想象过的道路。 自己似曾相识,但却未见燕归来。 咔嚓。 捏碎了一颗花生,居然是蒜香的,咀嚼了之后,陡然听到了外面的“唧唧”声,廊下的燕窝,一层层如鱼鳞一般的泥,垒砌起来,留着一个小洞,里面便是玄色的小鸟。 这是一窝今年的新燕。 “总有一天,我想我们农民种地,可以不交税的。” “啊?” “……” 冷不丁听到王角蹦跶出来这么一句话,外勤秘书们眨了眨眼,他们是想不通的,也无法想象。 农民不交税,如何维持国家的运行呢? “你们想一想嘛,农税少了,就从别的地方,多征一些。此消彼长,总有一天能实现这个目标的。” 王角捧着茶杯,笑着对一脸发懵的外勤秘书们,如是说道。 “委员长,人不穿衣服可以,人不吃东西,那是万万不行的。这农税没了,如何使得啊。” 有人带着点忐忑,一副唯恐王角发疯的模样。 以王角现在的威望,在安仁县要是说不收农税,只怕官员们自己都觉得一定是委员长有什么神机妙算。 但外勤秘书们可不傻,每天都要跟文件打交道,数据是要一直碰的,这次茶陵县、安仁县比夏粮,他们一下子就看出来义勇军的底气何在。 茶陵县要靠搜刮甚至是抢劫、抄掠才能筹措的粮草,在安仁县,就是很正常的普通征收工作而已。 效率、总量,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安仁县调动储备粮,就是一个“认章不认人”的流程。 而茶陵县只怕光催收军粮,就要一个月拖成三个月,然后就一直拖一直拖,军粮最终还是勉勉强强。 这一份勉勉强强的情况,就会产生军中的口粮分配不均,多吃多拿,少吃少拿,不吃不拿……全看手中的权力、面子够不够。 不够就挨饿,够了就不挨饿。 安仁县的义勇军,是万万没有这种情况的。 甚至一线“尖刀”的战士,伙食还要比军官强上那么一点点。 随便算一笔账,外勤秘书们都清楚,就唐军的传统,二十四万石粮食,养几万大军浪一圈,根本不是个事儿。 所以,义勇军的根基,在外勤秘书们看来,就是钱粮管够,钱可以不多,吃的可是从来没有短缺过。 而想要有吃的,靠的就是安仁县的农税。 王角现在说总有一天农民不用上农税,外勤秘书们唯恐王角要瞎折腾,吓的脸色大变。 这要是现在就瞎搞,义勇军只怕三五个月就要完蛋。 王角自然是看懂了他们的想法,笑着说道:“你们啊,动动脑子。农税少一点,可以从别的地方多征收一点嘛。或许有一天,工商业的税,就足够用了呢?” “……” “……” 总觉得还是扯淡,在外勤秘书们看来,小地方发达地区,或许可以这么干。 但大唐帝国版图之大前所未见,怎么可能这样干?! “如果有一天,我们工厂足够的多,工厂能够养活的人足够的多,总能让农税变成一个很小很小的部分。” 王角说着,又笑了笑,他知道眼前的这些人,是万万不信的。 看不到这种可能性。 “委员长,那您觉得,这多久才能实现呢?” “或许五十年,或许一百年,谁知道呢。” “……” “……” 果然只是扯淡闲聊。 众人都是松了口气,然而王角却是喝了一口茶,语气很是笃定道:“但总是有一天能实现的,不是吗?一百年不够,那就再来一百年。贞观三百年过去了,再来三百年,又有何妨?只要我们一代代人努力,总能实现这个目标。路么,不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么?” 在外联秘书们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王角突然又来了一句:“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变成了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