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 他们做了文武百官不敢做的事情 (第1/1页)
首辅大人随意找了个拙劣的借口,便带着些许的羞愤和郁郁离去。 此间只剩下朱瞻基和张辅两人。 他二人对视一眼,很有默契的轻轻笑出声来,而后相对举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嗵嗵嗵。 屋门被敲响,朱秀从外面走了进来,到了朱瞻基面前,似乎是有什么话要说。 朱瞻基放下酒杯:“有什么但说无妨,国公不是外人。” 朱秀点点头,便开口解释:“刚刚锦衣卫罗千户那边送过来的消息,南边似乎是有点不太安稳了……” 朱瞻基一愣,然后看向张辅,他脸上带着轻笑:“您看,这北边没出问题,倒是南边出了问题了。这些人啊,总是不知道要听话一点。” 大明就好比是那村子里最富裕的人家,不光是粮仓堆积如山,家里的仆人侍女数不过来,就是暖床的侍妾那也是一年都不带重样的。 这样的狗大户,自然会被人忌惮。 平日里还好,狗大户家有一群凶神恶煞的家丁看家护院。可一旦狗大户家里闹矛盾,村子里其他家必然会挥舞着锄头,想要从狗大户家的院墙上,敲下来几块块。 反正,就是不能空着手回去! 张辅耸耸肩,他向朱秀询问起细节:“是南边云广地区的土司,还是东南沿海的倭寇,亦或是交趾、安南、占城?” 张辅的一句话,便将大明南方的局势暴露出来。 尽管如今大明的军事核心,是针对北方的北元余孽。可南边同样不是一个安生的地方,只不过相对于北方来说要轻松一些。 可无论是云广土司,还是东南沿海倭寇,再或者是后世的越南等地,同样不是一直安分守己的。 朱秀脸色有些古怪,沉吟了片刻之后才开口道:“都有……土司们在吵着,朝廷对他们太过苛刻,他们连肚子都填不饱…… 最近两广沿海地区,虽然没有倭寇胆敢登陆,但沿海百姓还是时常能看到海面上倭寇的战船…… 至于更南边,那边传来的消息是有旧朝之人传出了些闲言碎语,广西布政使司认为,南疆地区不得不提前做出防备。” 朱瞻基皱着眉头:“看来,南边的形式不容乐观啊……” 张辅如今轮值内阁,更是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他立即提出建议:“是否要调派湖广及南直隶卫所官兵,前往南方镇压?” 朱瞻基沉吟片刻,而后摇摇头:“暂时不动,若是这些人稍稍不安分了,大明就要大军出动,岂不是让他们觉得大明怕了他们? 劳烦国公,以内阁、五军都督府的名义下令,命浙江、福建两省加强cao练水军,各地卫所加强cao练,诸指挥使遇敌可自行决断,唯不可后退半步! 两广自行调动本省卫所,以cao练之名南下边疆。四川、贵州两省警惕云南方向,若有异动全力镇压!” 张辅一一记下,脑海中搜寻了一遍南边大明存在的军事力量,方才稍稍安下心来。 尽管大明在南方部署的卫所官兵远不比北方多,但也足以对付南边那些还在树上当猴子的蛮夷! 这就是大明的自信! 独属于这个时代,世界霸主的强权自信! 正是这时。 外面的楼梯,传来噔噔噔,急促的脚步声。 没有敲门声,一员身穿甲胄的将军,冲进了雅间里。 来的不是旁人,正是从中都被调入京师的,原中都凤阳卫指挥使齐子安。 当日在内阁定下的事情,在文武双方齐心协力办理之下,速度快速无比。只不过数日,齐子安便交接好凤阳卫的军务,只身赶来京师。 如今,他这位昔日正三品的指挥使,已经是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正二品! 虽然他如今不再直接领兵,但有了这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的官职,可就不同与往日了。 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掌五军都督府府事,若外调出去便可立即就任总兵、副总兵一职,镇守一方! 若有战事发生,更能掌印挂帅出征。 这是从大明军队中层的统兵将领,一跃成为了随时都可以独当一面的顶层人物。 如今的齐子安,已经是接手中军都督府的事务,身上更是兼着京察军队的重任,整个人比过往更加威武,不怒自威。 他进到屋子里,当即问稳稳站定,抱着拳沉声开口:“回禀太孙、左都督,大明士子此刻正往午门前聚集。有领头之人,正在呼喊,要理清内阁,维护大明朝堂清宁。” “放肆!” 张辅瞬间做怒,杀人的手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上,惊得面前的酒杯瞬间倒下,伴随着余力滚到桌子边缘。 嘭的一声。 酒杯落在了地上,瞬息四分五裂。 朱瞻基想到先前刚刚离去的内阁首辅,不由开口:“内阁呢?内阁统率朝堂各部司衙门,为天下文人表率,他们在做什么?” 齐子安看了眼已是怒火冲天的左都督张辅,咽咽口水,方才继续抱拳回答:“内阁金大人与两位杨大人,闻声便立即前往午门劝离士子们,返回宫城的首辅大人,亦是痛心劝说。” 胡广不痛心才怪! 他刚刚还在这里,想要维护那些士子。他前脚还没有赶回去,后脚那些个愚蠢的士子们,就用行动结结实实的在首辅大人的脸上,狠狠的抽了一巴掌。 朝廷文武这段时间,人人心中带火,只不过都被各方大佬给强行给按住了,又有皇帝略施恩典,这才没有出什么大乱子。 想当时,要京察军方的时候,那些个军方大佬,可是也动了要堵午门的事情。若不是给了他们一个内阁的荣光,大抵也是难办。 想当时,要五军都督府轮值内阁的时候,文官们可也是群情激奋,也差点是要堵了午门。若不是有皇帝的震慑,以及给了他们的子孙后代一份前程,指不定要乱出什么事来。 可是如今,这帮子年轻的读书士子们,竟然是做了满朝文武大臣都没有干出来的事情。 他们竟然是当真胆大到,聚众堵午门…… 这午门该是何其荣幸。 能让这么多的人,整日里心心念念的,要去堵着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