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乃一心为朱家【感谢秀波男神万赏】 (第2/2页)
,好像在活命和利益面前,也是第一个俯首臣称的。 白话,短时间在朝堂上,取得了胜利。 然而,大明天下,并非只有朝堂。 自淮扬,乃至苏杭。 抵临应天的地方,汇聚了天下半数财富,也堆砌出了无数的名门望族。 有钱了,就要读书。 几代人读下来,便有了士林名声。 也便掌握了江湖话语。 朝中的事情,随时随地的传到江南各地。 他们在朝中的家人、好友、乡邻、同学,被大势压迫的不能发声。 涉及官场存留,不说话不反对算是最后的对抗了。 朝堂上,仍然需要有他们的人,作为代表,维护利益。 但是在朝堂外,他们这些地方望族,却已经开始不断的串联。 “斯文扫地!” “士林不齿!” “国朝有jianian佞横行,荼毒朝堂,祸害我大明江山社稷!” 一座富丽堂皇的雅室之中,数位身着绫罗绸缎的老少男人,齐聚一堂。 其人脸上,皆有怒色。 “老少爷们!”有年轻,且负有功名在身的青年站起身:“朝廷这是自毁长城,是要行千里之堤毁于蚁xue的恶事。朝政严肃,断无用白话诠释的道理。” 有别家好友当即附和:“诸位叔伯,朝廷这两年动静很多,但终究都是为了大明,可如今这般激进莽撞,实为不妥。朝政不是儿戏,不是吹弹奏唱,如何能用白话奏对。” 两人的发声,俨然有代表江南年轻一代读书人的意思。 少年人总是藏不住话。 但在场年长些的人,却无不赞许点头,表示认同。 有人抬手,示意现场安静下来。 在场侍候的婢女们,则是默默的停了脚步,站在原地。 “朝廷里头多是附和,以强政打压反对之声。他们能压得住朝堂上的声音,但却没法将整个大明的声音都压下去!” “这大明天下,亿兆百姓的想法,他们不能不管,地方士林们的声音,他们不能不听。” “我等为大明江山社稷之稳固,岂能袖手旁观,眼看朝政混乱乎?” “要联系更多的世交好友,要让大伙一起出声。” “要让朝廷知道,他们现在做的事情,乃是足足的蠢事!” 此人不到五十,一身儒服,显得刚正不阿。 在江南士林清流中,素有贤名,门生旧故无数,隐隐有一方士林领袖的潜力。 这人一开口,在场的人纷纷陷入沉思。 这是要以士林舆论,来对抗朝廷大行白话的政策。 他们想要用天下读书人的舆论反对,来改变朝廷政策。 这是他们很擅长。 读书数十年,是为仕途功名,也是为了话语权。 “家祖当年在江西为政,门生旧故颇多,我这边回家去信,邀同道中人一并推动舆论。” “我家在杭州府尚可,有幸受地方信赖,这次我亲自回去,邀同乡好友知己一聚。” 随即,不少人开口出声,表示要亲力亲为,推动士林舆论。 正事暂定。 做东之人颔首微笑,举起双手轻轻一拍。 雅室外,一群十五六的少女,鱼贯而入。 她们姿态优雅,面容姣好,身着浅薄,隐隐约秀色可餐。 不多时,雅室之中一片欢愉。 …… “地方有暗流涌动,似有集结,群起而攻之的意思……” “殿下,是否要下令地方官府戒严,谨防士林集结闹事?” 应天城外皇庄里。 一片枝叶繁茂的紫藤架下,罗向阳正小声的汇报着,锦衣卫最近探听到的地方消息。 一张小板凳上,只穿着半袖,裤脚撸到大腿根的皇太孙朱瞻基,正搬弄着放在面前的一个cao作台。 cao作台不大,但胜在精致,下面连带着的工具箱里,各色工具应有尽有。 而朱瞻基,正手握着一根约莫一尺有余的钢管。 钢管的外面,光滑洁净,没有一点瑕丝。 而朱瞻基,则拿着一样看不出作用的小工具,正一下下的让钢管里面探着,从钢管中不时的发出一阵刺耳的声音。 他的眉头皱的很紧,脸上带着些焦虑,额头有汗水伸出,对罗向阳禀报之事,似是没有听到。 然而。 一道清脆声,从钢管里钻出。 “法克!” 朱瞻基低吼一声,额头上的汗水滴在了地上,他咬着牙怒视着手中的钢管。 良久之后,重重的砸在了地上。 这已经是报废的第多少根了? 他脸上多了些狰狞,抬起头,方才看到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的罗向阳。 眉头之间,多出了些疑惑。 罗向阳心中无奈,只得当即再次开口解释:“殿下,江南地方士林正在暗中勾结,似有反抗朝廷的意思,是否要下令地方警惕小心?” 思绪,还留在想要车出膛线的事情上。 朱瞻基烦躁的挥挥手:“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当真以为……以为能倒逼朝廷?” “这……”罗向阳有些担心,生怕往日谨慎的太孙,突然变得携带了起来。 朱瞻基却直接打断:“让他们闹!让他们都聚起来,让他们都浮出水面!我就在这应天城里看着,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敢和朝廷作对!” 罗向阳心中一颤。 去岁在交趾,皇太孙刚刚阵斩上万贼子。 这一次…… 是要接着再做一场吗? 朱瞻基却已经从地下的工具箱中,重新拿出了一根完好的钢管,抬头看向罗向阳,询问道:“陛下如今到哪里了?” 罗向阳又是一愣,却还是如实回答:“按照昨天送回来的消息,陛下已经出徐州,行在抵达山东兖州……” 他不知道皇太孙,为何会突然问起陛下的行踪。 朱瞻基却已经是微微眯起了眼。 “兖州啊……是个好地方。” 兖州当然是个好地方。 有百里梁山水泊。 有曹县。 有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山东六府,兖州辖地最大。 当然,兖州最有名的是那个小县…… 罗向阳顺着逻辑,深思下去,不由心中一惊,他赶忙看向目露幽光的皇太孙。 朱瞻基注意到对方的视线,微微一笑,示以安慰:“别瞎想!按照行程,陛下是不是要在兖州逗留一两日?” 罗向阳茫然点头:“按照北巡前定下的,陛下确实要在兖州停留数日。” 锦衣卫负责皇帝北巡,近身护卫任务,自然之道皇帝会在什么地方停留,会在什么地方补给。 那根不知名的工具,已经重新塞进了钢管里。 朱瞻基底下了头。 “且等着吧,我家三代不到,还没到谁都能插嘴说话的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