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逆贼_第一百七十八章 你们中间有明jianian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你们中间有明jianian (第2/2页)

身子,偏着头看向窗外。

    就是不看皇太孙。

    大有一副,哄不好了的意思。

    就算你哄我,也没用!

    另一桌的几人,眼光时不时的看向这边。

    于谦更是赶走了罗向阳,抢了他的位置,好光明正大的看向太孙这一桌。

    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他还需要加强学习。

    张天没这么强的学习愿望,他已经拉着罗向阳,小心的说着秦淮河上,谁家的姑娘最娇柔。

    桌子底下的酒壶,也积攒的越来越多。

    朱瞻基抬手,制止了邓永新对扬州各处古迹的介绍。

    他一手捏着装满酒的杯子,一手一提酒壶,站起身走到万高面前。

    “万大人,我敬你一杯。”

    说着,他也不管露出惊愕的万高,提着酒壶往对方空着的酒杯里,添满了酒。

    万高心里升起些惶恐。

    他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

    当年被皇帝朱笔圈名,金榜题名后,他第一个去的衙门,是翰林院。

    这是清贵的官路。

    但后来皇帝,要他修书。

    他拒绝了。

    他在翰林院多年,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和当初读书时想的不一样了。

    他想要为这个大明朝,做些什么。

    于是,他上奏请命,要出翰林做事。

    皇帝当时骂了一句。

    骂的是什么?

    好像是骂了一句,他万高就是个贱命。

    这是皇帝本意要他万高继续清贵下去,修书扬名,却被枉顾好意,气急败坏后才说的胡话。

    但皇帝骂骂了,事后还是挥挥手同意了万高的请求,将他先是下方到了六科当个参与政事的言官。

    随后,转都察院。

    再到近些年,转为两淮巡盐御史。

    就是顺着他的意,要他在外做事,但又不给他真正执掌一方政务的位子。

    御史。

    终究也是清贵。

    皇帝对他虽然不满,没有让他主政一方,但给他的恩典已经颇多。

    方才皇太孙打断了他要对叶英发说的话,虽然心中不满,但此时有皇太孙亲自上前为他添酒。

    万高心中的不满,早已烟消云散,唯有惶恐不安。

    他赶忙起身,双手端着酒杯,面对着皇太孙,深深弯腰。

    “臣久在乡野,鲁莽惯了,还望太孙恕罪。”

    说着,万高举杯满饮而进。

    朱瞻基在近距离的观察着万高。

    这位虽然官阶不高,但手握监察重权的两淮巡盐御史万高。

    脸是真的黑!

    黑的深入皮rou之中。

    身上穿着的衣袍,很是破旧,但被浣洗的很干净。洁白的衣领,已经微微起毛,却没有丝毫的狼狈可言。

    他手上的茧很好。

    不像是提笔写字的文人,反倒是更像田间地头的农夫。

    看这样子。

    大抵是个好官。

    朱瞻基看完了,也看见万高将杯中酒喝完,他再次为对方添酒。

    这次,却是被万高止住。

    “太孙不可,有违君臣之礼。”

    说着,他就已经是顺过了朱瞻基手上的酒壶。

    态度恭敬,先是为朱瞻基的酒杯添满,然后再给自己倒酒。

    万高的眼眶,不知不觉的有些红润起来,他长出一口气,举杯邀约:“太孙,臣敬您一杯。”、

    说完,不待朱瞻基反应,仰头而干。

    朱瞻基哭笑不得,喝完了酒,轻声开口:“万御史,方才可是在怪罪我打断了你的话?”

    戴围放下了酒杯,不是他面前的酒壶空了,而是当了这第二场酒的要紧话了。

    邓永新同样侧目。

    他如今带领着扬州府衙,算是皇太孙的人,不能不清楚后面的要做的事情。

    万高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合了上去。

    朱瞻基也不在意,呵呵一笑:“若是没有猜错,你万御史,这次大概是带回了不少恨东西吧。”

    万高默默的侧目,看向一旁桌子前的锦衣卫镇抚使罗向阳。

    他点点头:“地方士绅贪婪,这是官府管教不严所致。”

    他现在也拿不准,若是升起斗争,最后的结果会怎样。

    官场上,从来不是一个事事以证据为根本的地方。

    所以他的话没有说满,只说了地方上的士绅有罪,官府不过是失察。

    朱瞻基呵呵一笑,拍拍万高的肩膀:“原本觉着,你该是个宝龙图,没想到也会委婉。倒是不错,这样才能活的久,也才能做更多的事。”

    万高有些蒙,他不知道太孙的这句话,说的到底是好还是坏。

    朱瞻基也不解释,拉着万高坐下,然后看向戴围:“戴指挥使,此次对敌倭寇,可有何发现?”

    戴围还在检索,这一次去扬州东北境杀倭,有什么遗落了的地方。

    那边,罗向阳眼看戴围一直不说话,便站起了身。

    “殿下,锦衣卫有密报。”

    ……

    七月初。

    整个江南,像是遍地着火了一般。

    皇太孙,也在江都城,待了整整一个月了。

    是日。

    两淮巡盐御史衙门,联合扬州卫,张贴公文于城中各处。

    公文纸上,声称在上月扬州卫杀倭后,探查出犯边倭寇,乃是于两淮jianian贼有所勾连。

    扬州府内,有明jianian!

    两淮巡盐御史会同扬州卫,正告勾结倭寇的乱臣贼子,早日自首,于两淮巡盐御史衙门,自陈罪行。

    届时,官方将从轻发落。

    若是不听,待官府查清之日,便是抄家灭族之时。

    形式很新颖。

    谁也没有想到,官府竟然会有一天,张贴告示,劝说逆贼自己投案自首。

    一时间,在扬州地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人都在猜测,为何巡盐御史和扬州卫,会如此直白的将这件事公之于众。

    又是为何,在还未查明的时候,就如此急切的爆料出来。

    这难道不是给那些勾结倭寇的人,提前通风报信,好让对方尽早销毁证据嘛?

    有人感到新奇,也有人对官府这种不过脑子的决策破口大骂。

    随后。

    翌日。

    扬州知府衙门,发文正告,督促贼人依照两淮巡盐御史衙门之劝说,早日投案自首。

    更是掷地有声的言称,贼子若是自觉有所依靠,必会大失所望。

    朝廷断然不会允许,有出卖大明利益的明jianian存在,也不会顾忌什么。

    不管是苍蝇蚊子,还是老虎豺狼,统统都会被大明律法镇压。

    随着扬州府的公文发出。

    扬州地界上,气氛越发的诡异起来。

    是个人走在街上,看到不认识的人,都会觉得对方就是那个明jianian。

    人人都在猜测。

    官府要查的明jianian,究竟会是谁。

    七月五日。

    内阁会同六部,下文远在扬州府江都城中的皇太孙。

    公文之中,言辞严厉,声称南疆征伐已到关键时刻,南疆各方势力似有串联之意。问责太孙,是否枉顾朝廷重任,只知偏安一方享乐。

    公文的内容,不知道是那个不懂规矩的扬州府差役,为了显示自己在衙门里的地位,给说于外面人听到了。

    这才流传了出来。

    一时间,江都城越发的热闹起来。

    大家在等着,这扬州府的明jianian会是谁。

    也在等着,当初在朝廷夸下海口的皇太孙,究竟该如何收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