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逆贼_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7k+】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7k+】 (第3/4页)

,毕竟是衣锦还乡。

    但除此之外,他们最忠实的,是教育!

    家族之中,凡是尚未成年,凡是有志的孩子,都会在他们的资助下,进行完整的学习。

    徽州出了多少的两榜进士,士林名儒?

    虽不比状元地的江西,但出身徽州的两榜进士,从来不会少。

    朱瞻基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没有对徽商,进行过多的打压。

    身为徽商代表的,丁志敏、张建白两人,也同样明白。

    今天的这第二条,两淮盐务的利益划分,他们不准备参与。

    “太孙,不知这些空出的盐引份额,您想如何安置?”有人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随着问题被问出,所有人停下了讨论,看向朱瞻基。

    “朝廷盐课,近些年来,很是不顺……”朱瞻基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说出盐课现状:“如今不是太祖高皇帝立国之时,大明盐课,每年产盐,相比当时,只怕已有数倍增长……”

    这是要增加盐课税赋?

    不怕私盐越发兴盛?

    在场,有人暗自怀疑,怀疑朱瞻基究竟是想要作何种安排。

    “如今,南疆征伐如火如荼,有朝廷支援,届时必将平定。南疆的土地,本宫相信,诸位也都打听过了。”朱瞻基扫视众人,沉声道:“物产丰富!种类繁杂!”

    人们,安静了下来,越发的看不懂,皇太孙的言论,先前还在手两淮盐务、朝廷盐课,转眼后又开始提及南疆征伐、南疆土地。

    终于,朱瞻基说出了真实目的:“朝廷,对私盐打击之决心,坚定不移!两淮私盐横行,往后需交付于尔等,一应缴获,皆归尔等。然,两淮盐引一应赋税,务必按量照律缴纳。盐价,朝廷会给出一个底线,百姓有盐可吃,尔等有钱可挣。”

    打击私盐。

    严格盐课税赋。

    控制盐价。

    总结为三条的讲话,让在场的盐商们,不由的皱起眉头。

    就算是他们,手握庞大的盐引,也会掺杂着私盐贩卖。为什么?因为私盐不用交税。

    虽然,按照朱瞻基的话,往后两淮私盐打击,会交给他们,缴获也会归他们所有。但谁能相信,朝廷会真的放弃打击私盐的权利呢?

    还有食盐最低价格?

    在两淮贩卖,自然可以,还有利可图。若是将食盐,运到胡广、运到关中等地,只怕就没有多少可赚的了。

    见众人沉默。

    朱瞻基不以为然,他们有这样的反应,属实正常。

    只见朱瞻基抬起双手:“今日,本宫就与诸位交底,南疆势必会增设三至四个新的布政使司,开垦土地,开采矿藏,开发山林。朝廷不能面面俱到,这些事情终究是要放出来的。

    食盐,乃是百姓生存之根本必须之一。盐价,势必不能居高不下。私盐有损朝廷盐课税赋,亦不能更改。

    诸位皆是行商多年,本宫知晓尔等重利。但这无错。

    本宫想要说一句,今日舍弃盐利,南疆尽可去也!”

    就算是后世,食盐被垄断,但价格可谓低廉。

    甚至,不好闹出过,百姓囤积的食盐,一辈子都吃不完的笑话嘛。

    朱瞻基没打算,从大明盐课中,发掘出新的税赋点。

    就算是今天,他将税赋,增加十倍,看似朝廷盐课收入也会增加十倍。但那些食盐,到了百姓手中,只怕就不是十倍的增长了。

    按照朱瞻基设想,盐课只需要按照太祖爷定下的规矩,商人们能够及时足数的缴纳盐课税赋,就没有什么不满足了。

    压低盐价,这是从盐商们身上割rou,所以新开发的南疆,将会作为利益置换点。

    甚至于,朱瞻基相信,这些唯利是图的盐商,会在南疆,自发的无意识的,完成自己制定的征服南疆之后的计划。

    打下庞大的南疆,宝船队更换新的政治目标。

    便是这两条事情做好。

    大明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新的时代,需要有新的目标。

    眼下,朱瞻基给出了解决办法。

    就看这三十八名盐商,是否愿意踏上这一新征程。

    ……

    丁志明、张建白。

    两名头号马仔,眼看着在场之人,已经有些意动,但却还未坚定念想。

    便同时起身。

    “启禀太孙,我等虽为商贾,却也是大明子民,朝廷仁义,我等誓死效命!”

    这是在内涵叶英发等勾结倭寇的官商,忘了身为大明子民的身份。

    所以,现在他们或被诛杀,或被捉拿。

    至于说朝廷仁义。

    潜台词里,亦是在说,朝廷并未有借两淮之事,彻底垄断盐课的心思,也没有要将所有的盐商赶尽杀绝。

    朝廷虽然有意压低盐价,但终究是有利可赚的,这便是仁义。

    “太孙,草民冒失,想要多问一句。”有人站起身,目露征询。

    朱瞻基闻声看过去,认出此人乃是浙商黄淼,于是点点头示意对方继续。

    黄淼脸上一喜,抱着拳回道:“太孙所言,打击私盐、制定盐价、遵守盐课等事,草民深以为然。

    百姓用盐艰难,我等同样身为大明子民,有责任,也理应出一份力。

    但是南疆之事,草民知晓,如今似乎还在征伐,朝廷新设划分疆土,施行国策政略。草民等想知晓,朝廷打算在南疆如何做?”

    黄淼说的很谨慎,一开始几乎是歌功颂德,然后表达忠心,最后才提出关键。

    如今和以后的南疆,朝廷打算怎么做。

    南疆的利益,朝廷打算怎么分配。

    朱瞻基脸上露出微笑,淡淡的看了起身发言的黄淼一眼。

    “本宫已建言,朝廷在各地船厂,打造新式运输海船,届时将会专司往返南疆与京师。”朱瞻基解释着,将运输问题首先解决。

    他接着说:“朝廷会在南疆推行开垦,鼓励内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