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七章 教主很忙 (第2/3页)
人往来。本宫这里还有事,邓大人且去吧,本宫就不送了。” 万高? 邓永新此时,根本就没有来得及细思,听到太孙赶人的话,连忙抱拳施礼,缓步退走。 见邓永新离去。 朱瞻基招招手,坐在了一旁的栏杆上。 罗向阳紧跟其后,小声开口:“南疆刚刚得到的消息。” 朱瞻基目光一凝,眉头微微皱起:“如何?” 罗向阳仔细的分辨了一下太孙的脸色,压着声音道:“唐……唐姑娘潜伏缅甸,劝降城池一座,如今已经交由鄂宏大的军队接管。黔国公府,也已从北面,领军进入缅甸宣慰司境内。三宝太监已经彻底占领大骨剌宣慰司,大骨剌王室献出堪舆,正在准备北上归化我大明。” 随着雨季的结束。 南疆的天平,开始向着大明一方倾斜。 大明三方并进,整个南疆没有一家能够独力支撑对抗。 三方齐头并进。 然而朱瞻基却没有多少喜悦。 这就像是,自家门口有颗鸡蛋,都不用走出门,伸个手就能拿回家的事情。 罗向阳沉吟了片刻,稍后才缓缓开口:“藏匿在南疆的锦衣卫回禀,唐姑娘那个圣教……如今已发展超过五千护教武士……” 罗向阳没有说信徒,因为南疆信奉唐赛儿的土著,已经无法清除计算数量了。 五千护教武士,还是熟悉南疆一草一木的土著,这股力量的存在,放在朝廷眼中,就会很刺眼。 同样,罗向阳也在担心,一旦鄂宏大等人,知晓唐姑娘的底细,南疆诸军会不会发生变故。 “唐赛儿,有没有和鄂宏大说,她们圣教是要往西去的。”朱瞻基并没有在意,那所谓的五千护教武士。 五千很多吗? 往阿三家一洒,都溅不起一片浪花。 要是再往西,跨过戈壁荒漠,渡过碧蓝海峡,路过连绵雪山,进入欧罗巴大陆。 五千人一点都不多! 五万也不够! 罗向阳点点头,鄂宏大的身边,有锦衣卫的人,自然知道一些更加细节的事情。 “唐姑娘与鄂宏大交易,不许鄂宏大阻拦南疆土著信封唐姑娘的圣教。” 朱瞻基点点头:“自然人家都商量好了,你们就不要管了,派人盯着就好。眼下,咱们要忙回京的事情。那两百万两白银,想必已经在应天城中,往无数人流口水了吧!” …… 应天城。 最近户部,很受大家的追捧和欢迎。 户部衙门前的门槛石,几乎都要被踩没了,却依旧是挡不住,各部司衙门里的来人。 而在户部主管的官仓,若不是户部尚书夏元吉紧急请求,从锦衣卫调来了整整一个千户所的缇骑,只怕也要被那些杀气腾腾的京官们给冲翻了天。 不为别的。 大明朝的财神爷,皇太孙殿下,从两淮弄来了三百多万两白银,其中有足足两百万两,已经被解送到户部官仓里头。 财神爷。 是最近应天城中的官员,对皇太孙的宠溺小爱称。 没有人会不喜欢,能给南疆送去一百多万两银子后,又能给朝廷拉回来两百万两银子的人。 甚至期间,有人提议,是不是可以再从两淮收上来一笔银子。 若不是留守内阁的杨士奇,怒而申斥,只怕这些人恨不得,一个个都要带着麻袋,去两淮抢银子了。 财帛动人心。 两百万两银子,进了户部的官仓,意思自然是要拿给朝廷各处支用的。 总不能,让这些可爱的小银银,被藏在库房里生霉吧。 也正是因此,应天城中各部司衙门的官员,天天没事就往户部衙门里窜。 反正,大家的衙门,离得都很近,不过是走两步的事情。 大伙的热情很是高涨。 然而,户部尚书夏元吉,却只能是无能狂怒。 两百万两是在户部的官仓库房里,但一起回来的,还有皇太孙单独给户部的一份书信。 信上写的很清楚,谁要是敢在皇太孙没有回京之前,擅自动了这两百万两银子,往后连一两银子都拿不到。 这话很有意思,能有好几种解释。 一是说,皇太孙往后还能弄来源源不断的银子,但这次谁的手乱伸,以后的银子就彻底没戏了。 二是说,现在敢动,就回家歇着吧,以后再也不用眼红那些白花花的银子了。 信上,结尾还特别提醒,要夏元吉守口如瓶,不得外传。 这下可是愁怀了老尚书。 他要是能拿着皇太孙的手书,给那些被银子冲昏了脑袋的同僚,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事。 夏元吉觉得自己还足够年轻,万不想这个时候,得罪了大明未来的继承人。 然而,他能将各部衙门的小官小吏,拒之门外。 却绝不能将各部尚书,乃是于……监国给挡在户部门外吧。 …… 户部衙门里。 正堂里,户部尚书的位子,已经被监国朱高煦,霸道的占据。 尚书夏元吉,只能是无奈的坐在下首左首。 对面,是一名年近六十老倌,工部尚书宋礼。 看着闯上门的两人,夏元吉也只能无奈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