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孝子朱高煦 (第2/2页)
,也能感受到这阵阴嗖嗖的凉意,在往身体里面钻。 他扫眼,在屋子里环顾了一遍。 只见但凡是空余的墙角,都被摆上了一盆盆的冰块。 一丝丝rou眼可见的白色冷气,在不断的升起,在半空中盘旋着消散。 夏元吉的额头上,似乎有些汗水,面前的宣纸上,已经累满了文字。 行路锋利无比,气势磅礴浑厚。 写的是李太白的蜀道难。 就算朱高煦再如何的粗俗,也能看得出,这是一幅好字。 一幅极用心写出来的好字! 永乐十五年桂月。 夏元吉用笔尖余墨,在最结尾处,落下了题款。 这幅字,便算是成了一半。 等到墨水浸透到纸张里面稳固后,用了印之后,方才是一幅完整的字。 夏元吉也终于是满意的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满足的笑容。 到这时候,他方才看清,站在自己面前的汉王朱高煦。 夏元吉赶忙放下笔,绕过书桌,走到了朱高煦面前。 “罪臣不知监国驾临,有失远迎,还望见过恕罪。” 罪臣? 夏老倌儿这是在诉苦啊。 有意思。 朱高煦心中一乐,大抵知道老倌儿的心思是什么了,忙摆手道:“何来有罪,倒是本王贸贸然过来,打搅了老大人用功才是。” 夏元吉淡淡的笑着:“罪臣如今乃是戴罪之身,只等陛下回京发落。在家中无所事事,便随手写上几个字,算不得用功。” 夏元吉是被弹劾的,在家中闭门谢客的。 若是算起来,还真的能算是政治嫌疑犯。 但是,朱高煦今天来是要做什么的? 是要在皇帝面前,表达出自己的一片拳拳孝心的,他是有求于夏元吉这位户部尚书的,不然也断不至于跑到夏老倌儿家里来。 他赶忙拉着夏元吉,走到了一旁会客的地方,将夏元吉按下坐在椅子上。 堂堂大明监国,宗室亲王,竟然是做起了小厮的伙计,忙着给夏元吉端茶倒水,顺带着递过去一块干净的麻布,好让夏元吉擦去手上的点滴墨水。 夏元吉显得有些诚惶诚恐,但却是安坐原位,不动如山,将朱高煦的奉承,一一笑纳。 见夏老倌儿并不作伪,朱高煦轻轻嗓子:“夏老……” “殿下,今日算是凑巧。李太白这幅字,罪臣写的是酣畅伶俐,颇为自在。若是殿下不嫌,等稍后用了印,便将这幅字送于殿下。”夏元吉插嘴,打断了朱高煦的话。 看着模样,似乎真还沉浸在,写出一副好字的喜悦心情之中而难以自拔。 莫名其妙被送了一幅字,朱高煦还有些发愣,然后才发现过来,这是夏元吉故意为之。 朱高煦不由一下子,加重声音:“夏老大人!你是还在怪罪于本王,前些日子未曾在朝堂之上维护于你,致使如今在家闭门谢客吗?” 夏元吉站起身抱拳:“罪臣……” “朝廷没有定罪,夏老大人便没有罪!”朱高煦打断了夏元吉的话,沉着脸:“朝堂之上,多的是风闻奏事的事情。若是如此,岂不是人人都有罪?今日本王唐突之下,登门造访,那是有一事相求。” 朱高煦不打断和夏元吉打太极了,强行将话题主场扭转到自己一方。 夏元吉立马是微微沉吟起来,目光疑惑道:“殿下为何事找老臣?” 他已经松了口。 听到夏元吉不再一口一个罪臣的喊着,朱高煦满意的点点头。 他稍稍压下火气,压压手让夏元吉坐下,然后才说:“老大人是知道的,陛下不日就要回京,重阳宴就在眼前……” 夏元吉正在喝着茶,轻轻点头。 朱高煦眼睛转动了一下,接着说:“这些年,朝廷上下用心,诸位肱骨大人们,也都是劳心劳力。所以,本王想着,是不是户部可以划出来几万两银子,让这次重阳宴办的更显隆重一些?也算是,朝廷酬谢诸位老大人们,这些年来的辛劳。” 这里,朱高煦耍了个小心机。 他没有直接说,内府里头没钱了。 而是说,既然皇帝要办重阳宴,他就准备将这宴办的更大一些,不为别的,就为了感谢朝廷里的官员们,这些年的辛苦。 重阳宴往大了办,是不是要花的银子就多了,户部身为朝廷的一份子,是不是该表示表示。 毕竟,银子也都是要花在大家身上的。 然而,夏元吉却是皱起了眉头。 他带着些不解,看向朱高煦:“殿下,宫中设宴,向来都是内府cao办,难道内府那帮货色,是在为难殿下,不愿意将重阳宴办的隆重些?” 他也没问内府有没有钱,只问是不是内府的人在为难朱高煦。 眼看着夏元吉老倌儿没有按照设想接话。 朱高煦脸上一愣,然后露出些苦笑,用很是让人动容的话说:“老大人是知道的,这些年本王每每被陛下责骂,这一次本王是想着,能给陛下尽尽孝心。若不是王府用度时时吃紧,这一次本王也断然不会厚着脸皮,到老大人这里来的……” 汉王府没钱? 恭喜荣登永乐十五年十佳笑话榜首! 明明是想要讨皇帝的欢心,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孝心,却还为了免于被猜忌王府富硕,跑到户部尚书家里要钱。 哭穷可不是这样哭的! 夏元吉淡笑着,脸上露出为难:“老臣便与殿下交底,户部里头,确实还有些钱粮……” 朱高煦闻声一喜,连忙追问:“老大人,有多少银子?” 夏元吉看了一眼朱高煦:“无灾无难的,总是能让朝廷支撑到年底的……” 那可不少银子! 朱高煦更加喜悦:“老大人,本王来的时候已经算过了。陛下要让就近的宗室入京,再加上在京的文武勋贵,大抵还要五万两白银即可办好了这重阳宴。” 朱瞻基那兔崽子弄来的两百万两,本王这次可没提了啊! 五万两,也不过是从朝廷,本来就要花掉的用度上,挪用一些而已。 朱高煦觉得这个事情,今天必定能成。 可紧接着,夏元吉就淡淡开口道:“殿下可知,东南沿海,近期屡遭倭寇侵犯?” 几条小舢板上的几条矮细软。 朱高煦心生轻蔑,对那帮子屡屡侵犯大明沿海的倭寇,倍感轻视。 这等小事,他自然是不知道的。 夏元吉见朱高煦不做声,轻叹一声:“恐怕,殿下这两日就能知道了。宁波府定海前所,折损过半,钱塘地方,危在旦夕。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前几日已经找上老臣,要户部调拨钱粮,支援钱塘地方。” “如此,户部是一分银子,也拿不出来了?”朱高煦有些失落,是那种计划落空之中的无力和挫败感。 夏元吉老神在在的点点头:“户部很是吃紧,如今都在想着,要不要将那批备好的岁末赏赐给宗室的钱粮,给截留下来了……” 说着,夏老倌儿淡淡的看了朱高煦一眼。 然后低下头,大出声的嘬着茶杯里的茶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