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六章 好色之徒 (第3/3页)
就算是身后有人追杀,也该是往平望驿驿站门口跑。 那里才是人聚集最多的地方,晚上门口也有驿站的驿卒把守。 再者…… 他也看到了那一大块丝绸…… 非jianian即盗! 说的定就是从哪个暗处冒出来,想要借机靠近到太孙身边,意图不轨的。 可是…… 于谦心里又有些别的疑惑。 就是眼前,那具被破坏的不成样子的尸体。 若是刻意安排。 谁会有这么大的魄力,舍了六个人的性命,就为了…… 送女? 而且,若是一伙的,怕是也做不出这等,摧残尸体的行为了。 女人看了一眼梗着脖子,看着自己的另一个年轻人。 她凄然一笑,无暇的脸颊上,带着丝丝的悲伤,让人不禁生起想要呵护的想法。 “回几位大人的话,小女姓岑名可,家住苏州府宝山所旁的高桥村。” “因为……因为父亲听闻松江府闹倭患,所以这才要南昌府亲戚家暂时避祸……” 于谦仔仔细细的听着,辨别着这个自称为岑可的女人,话里是否存在漏洞。 然而,从目前来看,于谦找不出破绽。 沿海地区倭患不断,很多有门路和去处的百姓,都会选择居家搬迁。 岑可方才所说的宝山所高桥,就在长江边上,东边没多少距离就是松江府,在江西南昌府有亲戚可以投奔的话。 走驿路,进浙江,再沿着驿路到江西,是对的路。 而且岑可很是小心的声明,是暂时避祸,而不是逃避赋税,这很符合普通百姓在被人盘问时的对答。 “路引何在?”被于谦挡在身后的朱瞻基,问了一句。 从苏州府到南昌府,那可不近,早就过了朝廷规定的移动距离。 若无官府开出的路印,就可以被当做流民对待。 岑可微微一愣,目光转动,越过于谦,看向其后的朱瞻基。 于谦像是抓住漏洞一般,当即大声呵斥:“路印拿出来!” 随着他一声喊,朱秀等人当即又抬抬手中的火铳。 岑可眼神凌乱了一下,然后缓缓的将手塞进怀里。 不多时,她便从贴身的地方,取出一个信封,递到于谦面前。 于谦赶忙接过信封,打开将里面的路印取出,凑到眼前细细的辨别着,然后点点头送到朱瞻基面前:“没问题。” 朱瞻基点点头,没有接过岑可的路印,再次发问:“你又是如何,被那些贼人追杀的?” “……”岑可迟疑了一下,良久之后在支支吾吾的开口:“他们是见小女子……所以这才……父亲将我们的钱粮都拿了出来,他们还是不放过……父亲护住了小女子,要我快跑……” 长得好看,并不是错误。 但长得好看,还在外面抛头露面,没有依靠,才是真正的错误。 朱瞻基点头道:“可按理说,你们也该是在驿站外休息的,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平望驿是建在驿路边上,竹林是在驿站后面。 岑可麦芽色的脸上,不由的红了起来。 带着几分羞愤,她低声道:“后面有菜地……” 疑惑基本解除了。 于谦想了又想,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质问道:“你……你身上……为何有丝绸!” 岑可唰的一下,满目悲愤的瞪着刚刚问完话的于谦,双手紧紧的护在胸前,却是没有注意到,更加的凸显。 她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起来:“那是母亲被倭寇残害之前,一直在码头做工,攒的钱买的!” 说着,悲愤不已的岑可,抖了抖肩颈上的绸缎,郑重道:“这也是!” 说完,她仰着头死死的瞪着于谦。 这个问题在礼教大防的如今,问的很是敏感。 而在场的人,谁也没有想到,岑可的回答是这般的凄惨。 在场的人都能想到。 一个慈祥的母亲,是如何的疼痛自己的女儿,即便家中贫寒无比,也要坚持在码头做工,贴补家用。大抵是在外面,听到富有人家是如何养女儿的,所以这才从一个满是缝补的布袋子,掏出积攒了许久的工钱,替自己的女儿也买上一块贴身的好丝绸。 于谦此时觉得格外的尴尬,他忍不住咳嗽了两声,收起火铳背在身后,抱着拳胡乱的抬抬,然后总算是退到了一旁。 疑惑彻底的解除。 朱瞻基示意众人放松下来。 于谦在一旁,小声开口:“将她安置在驿站内,让苏州府的人过来接走安置?” 这是中肯的建议。 于谦生怕自家这位太孙,一时间色胆横生,见着这个岑可摸样生的好看,就要给带在身边,收入囊中。 若是在平时,于谦绝对不会说什么。 可现在,他们还有正事要做,是要一直隐藏好身份,在暗中行事的。 带着岑可这么一个长得这般好看,眼下更是弄出七条人命的女人,对他们的计划只会起到坏处。 朱瞻基瞪了于谦一眼。 他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玩意在想什么。 本太孙是那等好色之徒吗? 本太孙却非好色之徒! 他隐蔽的眼光下移。 看向那一团更大的。 朱瞻基挺了挺胸膛,为了表示自己的君子之风,以及顾全大局的思想,正要点头同意。 可是一旁,岑可这个女人的声音,却是在竹林里响起。 “小女子不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