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机不可失 (第2/2页)
煜还活着。” 这雒阳狱火起。 恐怕李儒以为是他死了。 若他灰溜溜去司徒府,即便是他没死,李儒也能让他成为死人。 只有在诸公面前走一趟,宣告他还活着的消息。 气一气李儒倒是次要的。 最主要的是,诸公已经看到他活着了。 那天下人都知道他活着了。 李儒即使要对他下手,这动作肯定也是不敢太大的。 况且。 吕煜来雒阳,就是为了求官来的。 现在在朝中大佬面前,这个时候不露脸,什么时候露脸? 吕煜虽然出身尚可,但毕竟不是士族出身。 他身上的孝廉出身,多少还是依靠当年曹嵩的帮忙。 有才的人太多了,然而孝廉之位却是不多。 士族士族。 要想在这个汉末乱世中玩得转,便需要明白这个世道的本质。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化改制举孝廉,让不是贵族的平民有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和机会。 先秦,平民聚居,人口流动很少,地方上有血缘关系的人住在一起并且自己管理自己。 那时候作为一个陌生人出现在异地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时间久了,形成了宗族管理制度,那时称之为氏族,不叫士族。 诸如百里氏、田氏、芈氏、赵氏。 大汉皇帝要举孝廉,地方上怎么推举呢,就由管理宗族事务的族长长老们来推荐。 儒家看来,孝廉,就是像基因一样遗传的遗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孝不孝,廉不廉,是依靠口碑、以及有无前科来品判的。 家里要是生个李天一,李双江梦鸽上下十八代的口碑都砸了。 于是李双江、李天一乃至李天一的儿子也就永世不举了。 举孝廉好多年,宗族推来举去,在本地始终逃不开这一家子。 于是,皇帝找人去做官嘛,你们这一家包办好了。 于是,士族诞生了,一个专门负责做官的家庭。 对于后汉,前世吕煜也是有过研究的。 士族是其中的关键。 后汉权力结构的三架马车是外戚、宦言和士人。 到了东汉中后期,世家大族成为了士大夫阶层的核心,在与外戚宦官斗争的时期,社会声营越来越高,并逐渐变得越来越强大,出现了累世公卿的庞大家族,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四世太尉”的弘农杨氏和“五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这个时期的世家大族和名士,都是以儒学、品德名动天下,正直高尚,是王朝的真正支柱。 但两次党锢之祸给了这些士人们当头一击。 虽然他们在乡里有庞大的庄园财产,在全国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在朝堂上也有相当的地位,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面对皇帝近侍可以矫诏的宦言和以大将军录尚书事的外戚,士人们不过是砧板上的鱼rou,任人欺侮。 士人们开始活动起心思,天下将乱,我们为什么不把宦言和外戚都干掉,就剩下我们一家独大呢 接着张角造反了。 大将军外戚何进奉命镇压,为了平叛,大量启用被党禁的士人,以镇压起义之名,一批士人开始占据舞台重要的位置。 比如后世号称河北冠冕的范阳卢氏的始祖,白马公孙瓒和先主的老师,卢植就参与了镇压平定黄巾军。 另一方面,就是一批野心家萌发了想法。 刘焉奏表,以宗室镇四方,州牧代刺史太守,总览军政以镇压起义。 然后以九卿之尊,外任州牧,从此割据益州,拉开了汉末群雄时代。 但在当时,士人们是看不到那么远的,他们有更迫切的事情要做。 中央的士人们已经进入了大将军何进的幕府,成为了政府的决策层,但这并不够。 在世家大族领袖袁绍的蛊惑唆使下,四方豪杰响应,外戚和宦官如愿以偿的开始火并,并最终同归于尽。 宦官领袖被大将军杀了,大将军被十常侍杀了,十常侍被袁绍袁术杀了,甚至同样是外戚的何苗也被士人们顺手做掉了。 看着孤儿寡母的太后少帝,似乎美好的时代开始了。 然后,董太师进京了。 本来董太师作为袁隗的门生,是袁绍引为外援的。 董太师开始对士人们的态度也是积极向上的,给窦武翻案、给灵帝上谥号,解除党锢,大量启用士人。 但很快,士人们就发现董太师根本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了的。 “董卓是虎,吕布是狼,李催郭汜是野狗”。 袁绍、袁术、韩馥、刘岱、张邈等人拍一拍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跑路了。 一-旦进入乱世,名声文化就没那么有作用了,更重要的是土地、民众、财粮。 世家大族们的领袖意识到了这一一点,中央已经朽坏,天下大乱不可避免,抱着经书是没有前途的。 而他们又拥有庞大的人脉、乡里崇高的人望、丰富的财产、广豪的地盘,于是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始了新一轮投资。 五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走到了前台争霸天下,颍川世家大族投向了寒族曹cao,河北豪族支持袁绍,关中士人在杨震带领下支持曹cao,曾经一起抢新娘的发小展开了最后的对决。 由于汝南袁氏两代的人不停内讧和分裂,曹吉利成功的靠一己之力顶住了历史的车轮,生生的把属于士族时代扛住了。 这个时期已经进入了汉末群雄割据时代,国家已经仅剩名义,献帝的命令没有任何效力,各地各自为政。 而实际上进行统治的是军阀,是宗室,是豪右,而宗室军阀想要维持统治需要依仗的是当地的士人。 也只有士人,能有能力进行管理:征税、提供兵源、供给粮草,想要争夺天下,就需要依靠这些士人,就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权力。 虽然有曹cao本人的压制,但此时的世家大族们的力量已经开始膨胀。 国家分裂割据期间,谁能再造统一,谁就是最大的功臣。 曹cao、刘备、孙权都在相当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而曹cao集团除了掌军的诸夏侯曹,最大的功臣就是荀彧、钟繇、郭嘉、荀攸这批颍川世族。 至于孙吴集团,完全向顾陆朱张进行了妥协。 曹丕代汉,颍川陈的陈群提出九品中正制,惠及天下士族。 世族们有了制度性的保护,可以从一很高的起点直接入仕,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家大族才彻底完成了到高门士族的进化,只要看父辈祖辈的官位就能入仕,而不需要什么儒学才干、崇高声誉;司马氏窃国之后,罢免州郡兵,推出占田制,提高国家收入的同时给了士族们大庄园经济的保护,使得世族们在经济和人口,上都得到了另一个方面的大实惠。 这是士族的发家史。 乱世之争,本质上就是人才之争。 吕煜,现在就是要得到士族的支持。 而士族,也需要找个代言人。 吕煜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对象。 至于被士族投资之后,他能不能压制士族,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而去宫中露脸,便是吕煜很好的一个表现机会。 这个机会。 当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