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收编、收心、西凉铁骑 (第2/2页)
荀攸也是不客气,吃了几刀rou之后,这才停下来。 “赶路了一日,旅途之中,确实是没有此等美味可以享用。” 看到荀攸笑眯眯的模样,吕煜直接开门见山。 “公达,不知你觉得我吕煜是何许人也?” 荀攸看向吕煜,眼睛闪了闪。 他知晓,吕煜不可能是平白无故的来说这句话的。 他说这句话,肯定是有目的的。 而且... 这个目的还不难猜。 “公明有才有德,有胆识,有壮志,天下少有人能够与你比拟之。” “公达过誉了。” 吕煜笑了笑,也是马上站起来了。 他先是叹了一口气,再说道:“我心中满怀着报国之志,然而如今天下时局如此,陛下年幼,董贼当朝,我等是有心无力,实在是羞愧难当,是故我才选择出外为官,便是想要在外面积蓄自己的实力,有朝一日能够振兴我汉室,让全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是我的人生誓言。” 誓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荀攸在嘴中念叨两声,眼睛也是随即发亮起来了。 “公明有如此才智,当真是汉室之福,天下百姓之福。” 吕煜听完之后,反而是叹了一口气,他说道:“然而我虽然胸有大志,但时常感觉到自己势单力薄,现在虽然是拥有数千人马,但是多为战将,谋臣之人,几乎寥寥,我虽然有些才智,当然并非是天下大智,每每思及此,当真是捶胸落泪,感叹无人可用矣。” 说完,吕煜眼神真挚的看向荀攸。 “公达之前不肯离开洛阳,本来就是心怀着报国之志,想要刺杀董卓成事,与我的志向,岂不是志同道合?你我携手合力,定能够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让天下的百姓,都能有吃饱穿暖,这不正是我辈人的夙愿与使命?” “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公达可愿与我一道?” 吕煜一番话很是真挚。 荀攸还没有什么表示,反倒是荀攸身边的杨修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吕师,修虽不才,但也愿意襄助吕师,尽犬马之劳。” “好。” 吕煜上前,轻轻扶起杨修。 杨修看起来是要当他的拖了。 “公明大志,我心向往之...” 听到荀攸这句话,吕煜心中微沉。 这后面要是加了一个但是,这不就是经典拒绝人的吗? 先扬后抑。 吕煜赶紧在后面加上一句。 “之前我在成皋与文若相见,与他有一番畅谈,我与他盟誓,若我此番入洛,能够取得声名,他便出来辅佐我。” 取得声名便辅佐? 荀攸愣了一下,说道:“那我叔父恐怕是要辅佐公明的了。公明此番入洛,可不仅仅是取得声名,更是声名远扬。” “公达与文若乃同宗同族,若是能够一道,岂不是可以相互扶持?” 听到现在,荀攸便更加知道吕煜的心思了。 然而... 文人也是有气节的。 荀攸更加明白一个道理。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若是容易得到的,反而是不会珍惜。 这也是后来的诸葛亮为什么要让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 我这么有才,如果是被你三言两语之下便给你做事了,岂不是很随便? 荀彧对吕煜的考验,便是在洛阳扬名。 以吕煜的出身,想要在洛阳扬名,让名声传到颍川。 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乃至于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是荀彧的考验。 如今吕煜已经是通过了荀彧的考验。 那么接下来,便是他荀攸的考验了。 “明公之意,荀攸心中明白,然而家中尚未归之,如此大事,我最起码也是要向族中人先行商议的,否则如此大事,我如何定夺?” 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 吕煜也是明白荀攸的心意了。 而且.... 他今天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若是能够现在马上收服荀攸,那自然是最好的事情,但是收服不了,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既然如此,天色不早了,公达便先去歇息罢。” “诺。” 荀攸缓缓退下,杨修却是留下来了。 “吕师,好不容易在外与你相遇,不如你我今日抵足而眠,谈天论地,上到天文下至地理,你我都可以涉及一二。” 抵足而眠? 如果是荀攸还差不多。 你杨修还是算了。 吕煜咳嗽两声,说道:“连续舟车劳顿,今夜还是算了,另外,你此番出洛,可有得到太尉的应允?若是不得应允,你还是回去罢,让老父心忧,这不是人子该做之事。” 杨修低着头,嘻嘻的笑了两声,说道:“我父亲答应我离开洛阳了。” 在后面,杨修其实还有一句的。 他确实是要我离开洛阳,不过是离开洛阳然后去弘农。 当然... 他与吕煜说的话,都是真话。 “若是太尉答应了,那倒还好说。” 但杨彪真的会让杨修跟着他冒险? 恐怕不尽然罢? 对于杨修这个小子,吕煜便也只能摇头了。 送走杨修之后,吕煜转身到后账去歇息了。 怀中美人温软入玉,然而吕煜确实是累极了,自然也就没有心思想别的事情了。 一夜无事。 .... 次日清晨。 天蒙蒙亮。 营地已经是收拾完全了。 大军旋即拔寨而起。 天色明亮了之后,吕煜才发现荀攸身后的车马上面的印记,居然是蔡邕府邸的。 “公达,这是?” “此是蔡议郎之女,他托我一路护送到顿丘去。” 去顿丘? 吕煜眉头一皱。 这荀攸要是见了曹老板,这还了得。 吕煜马上接话。 “蔡议郎之女,我可以代为护送,况且我与孟德,也有多日未见了。” 好久没有见到曹cao是真。 防贼也是真。 当然... 见一见这传闻中的蔡文姬,也是真。 这是一箭几雕? 一箭三雕! 就在大军缓缓行进的时候,大地却是开始震动了。 而震动的源头,就在身后。 吕煜眉头紧皱。 而荀攸的表情也严肃起来了。 能够搞出这种声势得,证明对面是骑兵。 而且... 这骑兵的数量,恐怕是不少。 莫非董卓真的让洛阳的西凉铁骑一路追过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