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传_第九章 摧枯朽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摧枯朽 2 (第2/3页)

止都是正确的,那就继续照做。

    于是壮观的一幕在平壤城内上演了:数以万计的明军士兵顷刻之间变身为声势浩大的“拆迁队”,开始在平壤城内捡柴火、找木头、拆房子!

    这万余名明军士兵在刚刚经历了一场严酷的攻城战之后,体内正充满了强烈的破坏欲,这项任务此刻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一种最好的放松和发泄,平壤城内几百座官邸豪宅转眼之间就消失不见,精美的雕梁画栋、名贵的床几柜橱,甚至是门柱地板,管它是什么再名贵花梨、紫檀,在

    这个时间段都变成了李如松嘴里的“木头”。明军士兵按照指令都搬运到了三个制高点,李如松满意地点了点头下令道:“接近日军的据点,以圆圈状给我堆,堆好以后在上面浇油!有多少浇多少!”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牡丹台、练光亭、风月楼三个制高点从下往上密密麻麻堆满了木头。一些士兵还找来了大量的煤油、桐油等全部浇淋了上去。

    一切准备就绪,李如松一声令下:“点火!”

    日军盘踞的三处制高点瞬间变成了三处火海。

    据点内的倭军本来都是攻城战中生存的幸运儿,然而此刻他们才忽然发现,与自己相比恐怕刚才死于攻城战的同胞们才是真正的幸运儿。

    毕竟,死在战场上好歹能落个痛快,但是现在,原本想着占据城内的制高点居高临下能够让明军有来无回,明军攻上来大不了就是贴身rou搏。

    可没想到人家连机会都不给,直接烈焰冲天、浓烟滚滚地开启烟熏烧烤模式,就是大罗金仙也受不了啊。

    李如松在外面看了一会儿,便伸手将李如柏、麻贵、张世爵喊到身边,交代了几句后,三人分别带领两千人手持大量的火铳在三个火堆外又围了一圈,用手中的火铳朝据点内不断的发射。

    这样一来枪弹、火箭漫天飞舞,三个据点中除了小西行长所驻守的练光亭据点由于甚为坚固而没有被点燃外,其他两处据点均被点燃。朝鲜半岛的冬季本来就天干物燥,火借风势瞬间就猛烈地燃烧起来。如此一来,牡丹台和风月楼据点内的日军一时间被烧得鬼哭狼嚎,四处逃窜,可刚一露头又被外围明军所用火铳击中,纷纷殒命。

    就这样,大火烧了整整一夜,直到天边泛白才逐渐熄灭。牡丹台和风月楼两个据点早已声息全无,到处是燃烧尸体所散发的漫天焦臭的味道。

    然而就当外围明军以为这两个据点中的日军已经全军覆灭之际,突然在两个据点内各冲出两三千人如恶鬼般疯狂逃窜。外围明军始料未及便被这几千名日军突破了包围,并开始在平壤城内四处奔逃。

    此刻平壤城西、北、南三个方向都有明军重兵把守,四处逃窜的日军很快就发现,唯独东城似乎无人把守!

    李如樟、李如梅率领数千名辽东铁骑在其身后穷追不舍,因此这六千名日军不约而同地都顺着东门逃出了平壤城。

    可出城后这些倭寇才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我们之所以能从东门逃出平壤城,是因为明军只允许我们从东门逃出平壤城。

    两天前的那场军事会议中,李如松排兵布阵的计划之中,便是在平壤西城布下重兵摆出强攻之势,在北城则以三千戚家军佯攻,却在南城布下奇兵实施突袭果然一击得手,正可谓奇正相辅、虚实并用,确有兵法大家之风范!

    然而李如松却偏偏空出了平壤东城,而且直到此刻也未安排一兵一卒,当这六千日军从东门逃出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了真正的答案:原来出了平壤东城,便是宽阔的波涛暗涌的大同江。

    正月初九的朝鲜半岛,北风咆哮、寒冷刺骨,但由于大同江水面宽阔,江面只结了一层薄冰。

    身后是如狼似虎、状如恶鬼的辽东铁骑,前方是寒冷刺骨、如履薄冰的大同江。究竟该何去何从?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这六千倭寇得出一个结论:跳江是九死一生,回去和身后的辽东铁骑对砍是十死无生。

    两害相较取其轻,跳江!

    于是,近六千名日军争先恐后地跳入大同江,冰冷的江水如同万把钢刀刺入骨髓,这些跳江的日军只有两个结果:

    溺水而死。

    或者,冻僵后溺水而死。

    而几乎与此同时,城内明军派出两个小队进入牡丹台和风月楼的据点察看,发现狭窄的据点内竟有了数以百计被烧成焦炭的日军尸体。

    天地不藏jianian,冰火两重天。

    仅一天时间,平壤城内,倭军第一军及部分第二军共约一万八千人目前仅剩龟缩在练光亭据点的由小西行长亲自率领的这不足五千人,其余全部被明军剿灭。

    小西行长在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他的臆想美梦被李如松击得粉碎。此刻小西行长脑子里想的不再是什么封侯拜相、荣华富贵,也不是如何坚守城池、等待援军。他现在想的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能活下去。

    人只有在最危急、最困苦的时候,才能想清楚一些事、认清楚一些人。

    比如此刻的小西行长,直到现在才想明白,前天夜里,福岛正则、平野长泰之流为何如此决绝的定要连夜从平壤赶往王京,当时自己还误以为这些人是好意,现在想来其实是在和李如松及其麾下将领交手时便已经被吓得怂了才连夜逃出平壤。

    小西行长转念一想,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能活着逃出去,活下来之后再和这些人好好算账。

    可眼下外面虽说大伙已灭,但依旧被明军重兵包围得水泄不通,而据点内仅剩下不足五千士兵,且都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弹药和给养都将耗尽,王京方面的援军更是杳无音信,已经到了绝境。

    就在小西行长一筹莫展之际,忽然属下来报:明军李提督使者据点外求见。

    小西行长先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后便如同溺水者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般一跃而起,颤抖着吩咐道:“快请快请。”

    不一会,窖生出现在了小西行长的面前,虽然小西行长一看不是相熟的沈惟敬不禁有些失望,但还是小心翼翼地问道:“阁下可是李提督的特使?快快请坐,不知有什么指教?”

    窖生面无表情地看了看小西行长,淡淡地说道:“不必了,大明东征提督李如松有密函一封交倭军第一指挥使小西行长将军。”

    小西行长此刻也顾不得挑剔窖生的字眼,忙不迭地说道:“我就是小西行长。”

    窖生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封密函交给小西行长,然后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