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龙虎斗 1 (第2/3页)
李提督说服,此事虽然暗藏杀机、凶险异常,但恐怕是解开王京困局唯一之路径,鉴于此,在各位来之前我和李提督商议了一个应对之策。” 杨元等听了不禁面面相觑,都暗想:既然你们两位已然有了定论,我们就只有听的份了,还讨论个什么劲啊?! 众人的微妙变化宋应昌都看在眼里,却佯作不见,继续说道:“现在我便开始部署,众将听令!” 众人刚才心里都有些微不满,但这是宋应昌以备倭经略的身份第一次亲自排兵布阵,如何敢有丝毫怠慢。于是连忙起身齐声道:“末将在!” 宋应昌严肃地说道:“李如柏、骆尚志听令!” 李如柏、骆尚志应声答道:“末将在!” 宋应昌点头道:“你二人率三千军在砂河川正后方据赴宴所在两里处严阵以待,听到前方号炮一响,你二人需马上率南军接应卫护李提督及赴会人等。” 李如柏、骆尚志应道:“属下得令。” 宋应昌继续分派:“杨元、查大受率一千辽东铁骑在砂河川左后接应;麻贵、祖承训率一千辽东铁骑于砂河川右后接应,皆以号炮为令。” 杨元、麻贵、祖承训等齐声道:“属下得令!” 宋应昌示意各人落座,随后说道:“烦请锦衣卫指挥使朱三爷随李提督赴会,卫护左右,‘戍天七卫’其余六人分别携号炮潜入砂河川前方,严密观察倭军动向。” 朱三爷起身应道:“谨遵宋经略将令。” 宋应昌微笑抱拳点头道:“有劳朱三爷,请坐。” 朱三爷抱拳还礼后重新落座。 宋应昌继续道:“刘綎、李如樟、李如梅、余窖生及李宁,协同朱三爷贴身卫护李提督。” 李如樟、李如梅、窖生等齐声应道:“属下得令!” 宋应昌回头看了看坐在一旁的李如松问道:“李提督对如此分兵布阵意下如何?” 李如松起身向宋应昌抱拳道:“经略为如松殚精竭虑,不胜感激,但委实不必这许多人随我同去,朱三爷和窖生两位随我同去即可。” 李如松此言一出,闻者无不大惊失色,且都不赞同,其中尤以宋应昌坚决不允,李如松实在执拗不过,只能遵从宋应昌。 宋应昌不苟言笑:“李提督既然允诺,那各位就请各自按部就班下去准备吧。” 第二日一早,朔风卷地,漫天飞雪,转眼间天地茫茫一片。李如松等一行七人全部身披玄色大氅,大家各自带好随身兵刃,窖生还按李如松的吩咐带了一坛泸州大曲,众人整肃齐备,便冒雪向砂河川方向策马疾奔。 一行人行至半路,忽听前方传来两声尖锐的号炮声响,众人都不约而同地勒停了胯下坐骑。 朱三爷提马来到李如松近前,低声道:“提督,前方号炮定是潜入敌方身后的‘戍天卫’发现倭寇有诡计以后发出的警示,您看……” 李如松淡然一笑:“无妨,既来之则安之,总不能走到一半就被吓得退了回去吧。” 朱三爷见李如松似胸有成竹也就不便再说什么,七人继续策马前行,走了不到半个时辰,便来到了这座名为砂河川的小镇上。 七人刚来到小镇的镇口处,就发现黑压压的倭军站得密密麻麻、鳞次栉比,人数竟似有数千之众。 倭军手中全部刀枪出鞘,目光森然地盯着远处的七人,不禁让人望而生畏。 李如梅低声惊呼道:“不是说双方各以七人为限赴会么,可眼前的倭军何止千人呐!” 刘綎轻哼了一声道:“那些王八蛋的话靠得住,公猪母猪齐上树。” 刘綎虽然年纪不大但为人一直老成持重,此刻听他都如此说众人都不禁笑了起来。 李如樟接口对李如松道:“看这阵势那个小西行长是想将我们几个一网打尽呐。大哥,这小子也太孙子了吧,他也不想想两天以前若不是您放他一条生路让他逃出平壤城,他此刻早就成了烤王八了,这是典型的恩将仇报。” 窖生忽然转身对身边的李宁道:“宁哥,你怕不怕?你要是怕现在跑还来得及。” 李宁虽然憨直,却也知道窖生是故意逗自己,于是伸手给了窖生一拳道:“用你们四川话说,怕个锤子呦!老子要跑老子就是龟儿子,老子要不跑你就是个龟儿子!” 众人听了一阵哄笑。 李如松一言不发。看着同来的这几个人,心里不禁暗道:这几个不论年纪大小都是混不吝,以七人面对数千虎狼之敌,却嬉笑怒骂地浑不当做一回事,这简直都是一伙混世魔王。 众人笑够了,一起看着李如松,李如松朗声笑道:“今天清一水的玄色大氅,威风得紧啊,这就叫‘与子同袍’!” 众人一起高呼回应:“对,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齐声高呼的虽然人数仅有七人,但都是一流高手,个个中气充沛,因此这一声高呼在雪地中声震四野,极具威势。 七人一起纵马奔腾,疾速向砂河川镇内冲去,当真是人威如虎、马健似龙! 七骑疾奔而来,四蹄翻飞践踏起的积雪以及飞奔之时激起的巨大气流挟裹着漫天飞雪,远远看去竟似几员天将神兵腾云踏雪而来,虽然仅有七人七骑,却胜似百万雄师,何其壮哉! 待到了倭军近前,七人一起用力扯住缰绳,几匹战马更加人立而起,嘶鸣不已。 站在前排的倭军早被眼前所见吓得有些发懵,此刻更被人啸马嘶的威势惊得六神无主、阵脚大乱。 小西行长及倭军几名将领都在心里暗自咒骂自己的士兵竟然如此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