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天下策(上)(5000)  (第1/3页)
    洛阳虽破,但是最先攻占这里的王镇恶也算有眼力见,派人打扫了洛阳皇宫,刘裕一行人便住在了里面。    洛阳宫城在东汉时分南宫和北宫,分别位于洛阳城南北,中间距离为七里,用复道将两宫连接起来。    而到了东汉末年,董卓这个老熟人一把火烧了洛阳,皇宫自然也是烧了个一干二净。    直到魏武帝曹cao迎回汉献帝,也只重建了洛阳北宫,南宫就此遗弃。    洛阳北宫历经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两代人的修缮,这才逐渐有了皇家气派。    之后便是百年前作为西晋国都的洛阳被前赵军队攻陷,皇宫又受了一番摧残,只能通过个别一些建筑残栋来想象当年的碧瓦朱檐。    所以刘裕一行人虽然只是臣子,住在皇宫里也不构成失礼的罪名。    刘义真也被分配到一间小院子,听说是当年晋武帝嫔妃住过的地方,但此时没了器物装饰,和一般的房子也没什么差别。(晋武帝他老人家有一万妃子,堪称古代皇帝之最,妃子住的地方小点也是情有可原。)    刘义真住进小院子,才发现里面早已有人等待。    三个披甲大汉和一个女婢。    “公子,我等奉大帅之命前来侍奉公子,任凭公子差遣。”    刘义真一问才知道这是刘裕早早安排过来侍奉他的人。    不知道刘裕是不是故意的,女婢给他安排的是一个黄脸老妇,唤作吴娘。    她的手被繁重的粗活给磨出了道道厚茧,看着又可怕又可怜。    眼里也尽是唯诺,让刘义真都不太敢搭话。    但唯一确定的是——刘义真红袖添香的幻想破灭了。    而三名壮汉却都是北府军精锐,刘裕亲兵,算得上是刘裕嫡系中的嫡系。    想想也是,刘裕不会把自己儿子的安危交到别人手上。    三人居然还是一家人,分别叫沈大、沈三、沈五。    刘义真笑着调侃:“你们还有兄弟叫沈二和沈四吧。”    看起来年纪最小的沈五憨憨的笑起来:“回公子,还真有!我二哥十几年前就死在荆州了,四哥几年前随大帅打燕国的时候不小心得病了,也死了。”    刘义真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老五!”    沈大对着沈五一声怒喝,沈五似乎很畏惧自己的大哥,就不再说话。    刘义真扫过三人的脸,三人长相各异,要是不说真的看不出来三人是兄弟。    年纪最大是沈大头上已经生了白发,沈三的脸上也有些沟壑,只有沈五看着正是精壮的年龄。    似乎是察觉刘义真的目光盯着他的白发。    沈大对着刘义真屈身一拱手:“公子,我和老三虽然已经老迈,但绝对誓死保护公子安全!”    刘义真连忙扶住沈大。    刘义真又望向沈三:“这位兄弟不爱说话?”    沈三摇了摇头,张开了自己的嘴巴,里面空无一物。    沈大解释道:“老三性直,年轻的时候嘴巴也不太干净,有次得罪了一个世家公子,被那公子的侍卫砍了舌头。”    刘义真再次无言。    看着这些上了岁数的老兵,刘义真心头一时间有些发堵。    万千感慨最后只化为一句:“以后就拜托你们了。”    “愿为公子赴汤蹈火!”    沈家三兄弟齐齐下跪,让刘义真又是一阵手忙脚乱。    “既然做了我的亲卫,那我就立个规矩,别见到我就跪来跪去的。”    被三个老兵跪拜,刘义真心里是真的担当不起。    “这...”    沈大有些迟疑。    “行了,就这样,再说了,你们跪来跪去的,万一这个时候有刺客出现你们都来不及反应,反而影响不好。”    这下沈五不干了,他似乎天生就有股牛劲,硬是反驳起刘义真来。    “公子未免太小觑我的本事了,我给你表演一下!”    眼看沈五较起真来,沈大又瞪着眼睛想要呵斥,却被刘义真拉住。    只见沈五跪在地上一动不动,几人就这么尴尬的在小院里大眼瞪小眼。    突然。    风动。    叶落。    沈五瞬间暴起,行云流水的抽出腰间别着的长刀,没有多余的动作,斜斜向上挥动。    收刀。    叶断。    刘义真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一幕。    要不是再三确认了这是真实的世界,他还以为穿越到武侠世界了!    不同的是没有那种花里胡哨的武功招式,只有堪称人类极限的反应速度与动作。    刘义真感慨道:“真虎士也!”    沈五虽然给刘义真上了一课,但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战力天花板还是他老爹刘裕。    他是唯一一个在正史上记载能一个人追着一千人砍的猛男!    虽然有夸大因素,但还是能看出这个时代的军人绝不是只会简单的花架子,他们是真正将自己训练到一种极高水平的格斗家。    刘义真一念至此,顿时感觉自己的安全有了极大的保障。    至少在洛阳城内自己应该不会有生命之危了。    晚上。    刘义真的晚餐是一小鼎rou粥,清香的粟米混合着动物油脂的芳香,使得刘义真胃口大口,稀里哗啦就干完了一碗。    正要吃第二碗的时候,却发现沈大他们居然还在吃着干巴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