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 相思日笃恨佳期 (第1/2页)
九鼎风云志第二卷相见欢第一百七十章相思日笃恨佳期又是一年秋将至。 在初黄的飞叶之中,刘子骏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长安城,奔赴河内太守任上。 他离去之时,长安竟无一人相送,真是再萧索不过。 他去后不久,扬雄果然不负所托,登门拜访若虚先生,将那二十卷《七略》悉数转交给杨熙,了却刘子骏的一桩心愿。 杨熙看着这凝聚着十数年精力写就的奇书,心中五味杂陈,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他与刘子骏可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如今刘子骏却将这书留给他,真是说不出的怪异。 但他仍然恭敬地将书收下,再拜感谢。 不管他们之间关系如何,这是对学问该有的敬畏态度。 扬雄见杨熙谦恭有礼,不由得捋须微笑,夸赞若虚先生有一个好弟子。 杨熙心念一动,忽然想起青儿非常仰慕扬雄的文章辞赋,便虚心向扬雄请求赐一篇文赋。 扬雄虽然长于辞赋,但其实心中觉得辞赋乃是小道,不足挂齿。此时杨熙向他求赋,却也不好推辞,思索片刻,提笔挥就一篇《慎思之》赋,单论那学子要明辨学问的深浅是非,不可沉溺于恢弘壮丽的章句,洋洋洒洒,抒情言志,便是杨熙对辞赋不甚擅长,读来也觉口齿留香,意味隽永。 送别扬雄之后,杨熙便将这首赋仔细抄写,扣在书匣之中随身携带,准备有机会便交予青儿赏鉴。 这一日他在尚书署做完事,已是日暮时分。他走出衙署,沿着宫墙往回行走,刚走几步,忽然心有所感,不由得回头一看,正看见宫墙一角,立着一个熟悉的倩影。 那女孩儿身着红色宫衣,身量高挑纤细,一双素手笼在胸前,似在微微颤抖,脸上似喜还愁,眉似春山轻笼,雏鹿也似的眼眸凄凄迷迷,恰也怔怔地向他瞧来。 这不是尹墨郡主吗? 自那天杨熙与她在城西旧城墙上无言而别,已经又过了半年多。这期间发生了若干事情,杨熙与她却再也没有相见过。 其实她在宫中居住,时常可以出宫来,杨熙每日在尚书署工作,这尚书署便在宫墙之外,两人可以说只有一墙之隔,若想见面,实是有许多机会。 但是自从知道尹墨郡主是雷狼的弟子,而雷狼又是若虚先生的仇敌,两人曾经亲密无间的心便已有了隔阂。 与其说未曾相见,不如说杨熙和尹墨二人是有意互相躲着,不愿相见。 杨熙有许多事情要忙,要在尚书署工作,又要教小乙读书习字,还要准备和青儿的婚事,原也没空思想尹墨的事情,但尹墨郡主整日呆在皇宫,如今王太皇太后不愿她在前服侍,她便无事可做,只能向赵太后习些舞踏,聊以度日,每每却总是想起与杨熙同甘共苦的种种过往。 她心中喜欢杨熙,却因身份立场,家国负担等等外物所困,无法说出心意。 情之一物,越是无法出口,越是相思深种。 今日她终于按捺不住心中复杂的感情,茫茫然走出宫外,不知不觉地正走到尚书署前,恰好见到思念已久的杨熙。 少年少女在秋风之中重逢,心中各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终于还是杨熙叹了一口气,看着尹墨比上次清瘦了许多的脸颊,轻声道:“郡主,你...你清减了许多。” 尹墨听他关心自己,心中一酸,险些坠下泪来。 但她很少在人前显出软弱的一面,只是对杨熙强笑道:“杨郎官倒是精神不错,想必旧日痼疾也好了许多罢?” 杨熙罹患寒症一事少有人知晓,但尹墨郡主却是知道的。他们初次相遇,便是因为尹墨郡主逼迫杨熙饮酒,结果引发了寒症,差点出了意外。 也正因此,二人的缘分才纠缠不休,直至今日。 以往尹墨郡主都是直呼杨熙的姓名,今日见面,却如此生分地称他为杨郎官,让杨熙的心中没来由的一阵难过。但他知道,经过之前雷狼一事,他与尹墨郡主的关系再难回到从前。 一想到雷狼,他心中忽然一动,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雷狼被先生击败,独自远遁逃离,那个叫做小沁的少女却被留在了长安城中,无处可去,只能羁留在暖玉楼里。 那女孩是雷狼的弟子,身具武艺,又对大汉皇室有着莫名的仇恨,杨熙实在不放心让她呆在暖玉楼中,但是看她无依无靠,也不忍心将其送入官府。 最后还是莳mama担下干系,容留她继续在楼里羁留。 “那雷狼虽然混账,但是在楼里使的钱却不少,便让这犟丫头暂时留在楼里吧。” 莳mama这个决定,让楼里的姐儿们又惊又怒,那雷狼花言巧语,是害死堇娘的罪魁祸首,莳mama要将他的女弟子留在楼里,堇娘泉下有知,如何能够瞑目? 但是莳mama在楼中说一不二,她的决定无人能改。杨熙也担心将那叫做小沁的少女留在楼中,只怕引起什么祸患。 但莳mama只是微微一笑,脸上容光一闪:“我要是奈何不了这个小丫头,就白白开了这件楼子了。” 果然,不知莳mama用了什么法子,经过一夜深谈之后,小沁虽然已算恢复自由,但却就此留在了暖玉楼中,每日只在房内裹足不出,让人大感惊异。 莳mama究竟与她说了什么,竟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