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太上皇的罪己诏 (第1/2页)
“直隶这边,除了通往京城的路,其余的都不太行,都要改造!” 朱见济严肃指出。 交通其实也是关乎王朝统治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中央和边境不能做到在三个月内传递消息,那么后者对于前者来说,就是失控的。 只有信息可以迅速传达,中央调动的军队快速的到达指定地区,这样的统治才算稳固。 古代王朝的扩张,版图扩大的同时,交通路线也在随之辐射到更远的地区。 蒙元之时就大修驿站,大明也很重视这方面。 可惜受限于生产力,只有官方要用的道路修的还算用心,其他地方就只能算是凑合了。 典型的就有京城和附近乡村的连通小道,这些路都是百姓进城需要用的,城里的人没必要去乡下,所以朝廷也没怎么派人修整,是一条普通的泥巴路。 而朱见济雄心勃勃, 他现在的确还小,做不了太猛烈的动作,但也可以在细微之处,一点点的改变这个大明朝。 现在才第五个月, 景泰五年连一半都没有过去, 他就已经把玻璃、水泥和飞梭整出来了,虽然有后发优势,工人们只需要没日没夜的拿着太子给的配方琢磨配比问题就好,但也给了小太子很大的自信。 天命在孤! 到现在为止,朱见济做的所有事看起来都没有什么阻力,好像命令一下,就有人帮忙办好了。 可搞政治,真的有这么丝滑吗? 那只是因为朱见济的所作所为还没有触及到对方的根本利益罢了! 考成法审核官员绩效,正常,何况这是在天子脚下,做事情自然要战战兢兢,丝毫不落。 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就没有一个是因为考成法而遭到斥责的。 而商税, 朱见济只是征收老百姓的税罢了。 他禁止官员经商了吗? 他把那些商铺全给没收了吗? 他要官老爷们把名下田产和店子登记出来,逐一缴税了吗? 没有! 官员还是在经商, 甚至军队也在经商! 从上到下,好一个“商业化”的大明! 而当他们面对一个说话有些分量的实权皇帝,面对没有触及到自己根本利益的所有政策,以商人权衡利弊、善于妥协的特点,拥有灵活底线的士大夫们也就是在朝堂上抗议了一下,然后便半推半就了。 小太子的招数的确很诡,但古代做题家们又不是白长的脑子。 他们人数众多,还会学习。 王文好同志现在骂人,不也先把自己放在道德高地了吗? 户部的那些账本,也不都换成了表格,并且算账越来越利索了吗? 真正的斗争, 不久后才会开始! 在回皇宫的路上,朱见济看着天边的晚霞,心里做好了准备。 但还没等怀着壮烈之心回到咸阳宫,景泰帝就派人先把儿子拐去了供帝王安睡的乾清宫中。 一进去,朱见济没看到夜夜陪伴在帝王身边配合他插花的美人,只看到景泰帝的身影坐在烛光后面,隐隐绰绰。 景泰帝面前摆着一份东西, 他现在正缓缓看着。 朱见济可以猜到那是什么。 烛光后,景泰帝的表情是很模糊的, 他的声音透过来,也有点模糊。 “青哥儿,你过来吧。”景泰帝对儿子招招手。 朱见济过去,被好爸爸揽到怀里。 景泰帝应该是在夜光里坐了挺长一段时间了,所以他身上的衣服是冷的。 朱见济靠的久了,才能感受到内里的热度。 “你大伯要走了。” 抱着儿子好一会儿,景泰帝才慢慢说道。 朱见济敏锐的察觉到了景泰帝的用词改变。 不是太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