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徐有贞被太子认可了 (第2/2页)
祥在天有灵,只怕会因为小太子的双标而痛哭出声。 明明…… 明明他俩干的都是差不多的事! 怎么就自个儿被宰了? 对此,朱见济只能表示自己当时初来乍到,cao作不熟,真是不好意思。 另外,曹吉祥和徐有贞的身份也不一样嘛—— 后者是臣子,是有机会改换门庭的自由打工人,所以明末才有那么有投降闯王和满清的士大夫。 但前者是皇帝的家奴! 一个奴婢敢对主子下手,这问题不是更严重吗? 曹吉祥飘在天上落泪又能如何? 朱见济当初,杀他和石亨,可都是“师出有名”的! 他才不会不讲道理,做个肆意杀人的暴君! 小太子可是一个喜欢好名声的人。 —————— “老徐怎么还不回来?” “他是想死在外面了吗?” 九月份的咸阳宫里,外面的太阳guntang灼热,但摆放了大量冰块的宫廷之内却是充满了凉气。 解决了手头上几个大问题,近来没有太多烦恼的朱见济终于有空,和小伙伴们对坐吃瓜。 翠皮红壤的西瓜被三个小伙子一人抱住一个,用勺子挖着吃,清甜可口。 作为一种在洪武元年就被太祖钦定为“太庙贡品”的水果,西瓜在大明的培育算得上发达的了,而老朱家的每代皇帝,也都挺喜欢吃瓜。 自迁都北京后,先帝爷们还特意命人在京城周边开辟瓜地,以为特贡之物。 而朱见济弄出来了玻璃后,得知皇家竟然还有“种瓜”这一业务,还特意着人弄了个小小的温室出来,让人在里面种植一些绿色果蔬。 于是在北京的九月里,小太子还能和他的伴读天团一起共享吃瓜之乐。 可惜最能嚷嚷的徐永宁不在。 经过一个暑期,被晒黑了不少的柳承庆跟张懋啃了一大口瓜,满嘴汁水含糊不清的回道,“老徐最近传信,说去了山东那边……这个月怕是赶不回来了。” 除了徐永宁被派出去做底层宣传工作,其实这一年下来,他们两个小少年也没闲着。 在农庄集体化推广到其他地方的时候,朱见济就让这两个锦衣玉食的小少爷下乡去“体验生活”了。 作为太子的伴读,现在对方年纪小,是无法做什么大事的,但却注定了他们长大之后,会随着新帝登基而得到重用。 所以朱见济要从现在开始培养起他们。 他可不想以后做事了,身边的人手竟然是个不知民间疾苦的官二代。 认真工作,要从娃娃抓起! 于是在这暑热的几个月里,柳承庆和张懋被迫下田参与了夏收和新一轮的播种,还去参观了织布厂等等地方,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小太子会时时盯着账本了。 他们身为传承数代的勋贵,日常花销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两的,对于正常的社会情况自然有些脱离。 如果不是有个晋惠帝提前说出了“何不食rou糜”这句名言,想来还会有后来的权贵们喊出来。 现在好了, 劳动改造过的两个贵少爷迅速的成熟了起来,慢慢的脱离了哇派护法的身份。 效果比变形记还显著。 只有徐永宁这个二哈,仍然是原来的模样。 自打朱见济给了他方便之权,去各地充当罪恶克星,这家伙便乐不思蜀,偶尔才有一两封信送回来,给大家报个平安。 为此,徐永宁他叔婶亲娘都担忧不已,两位女性长辈甚至入宫求见过杭皇后,想借对方的口跟朱见济说一声,赶紧把飞起来的狗子找回来。 老徐家的嫡系只剩下这么一个了! 朱见济能有什么办法? 他敢让锦衣卫把人绑回来,第二天徐二哈就能给太子殿下制定一个全新的“咸阳宫装修计划”。 为了省点钱,朱见济决定假装不知道这事。 不过今日一问,对于徐永宁跑去了山东,小太子还是很惊讶的。 他捧着瓜皱眉,仿佛手中的西瓜不再甜美,“他去哪里干什么?” 总不能跟徐有贞一样,也要去治理黄河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