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西域局势 (第1/2页)
“我这是为了陛下而胖的呀!” 徐永宁这话说的理直气壮。 也许真的是受到能量守恒原则的影响,朱见济在迎来生长痛之后,正式步入青少年的迅速发育期,整个人跟抽苗似的长,之前积累下的肥rou减下去不少,看的杭太后心疼不已。 反过去看看他的三个小伙伴,因为都比朱见济年岁大,已然结束了人体成长期,随后因为没什么大事情,每天待在自己窝里猫冬,基本都长了一层rou。 “放屁,就知道胡说。”朱见济对着徐永宁笑骂道,“赶紧滚回去奶孩子吧!” 徐永宁笑嘻嘻的溜了,还没忘记提醒皇帝,“记得哈,给我留个位子,我要去打仗!” 朱见济对他翻了个白眼。 等到正月过去,年味渐渐少了,朝廷针对去年便定下的“西北出兵章程”有了动作。 先是由朱见济下旨斥责了关西七卫的“不法之举”—— 常年劫掠地方商队,攻击使臣,以至于嘉峪关之外sao乱不止,忠顺王代代都被献祭,导致现在只留一个寡妇当家哈密,忠义王更是直接绝嗣。 宣宗皇帝曾对他们做出工作批评,被关西七卫置若罔闻,现在都乾圣朝了,仍旧是屡教不改。 皇帝在圣旨里明确提出,如果这群家伙还不遵守规矩,那就“勿谓言之不预也”! 圣旨传到关西七卫手里,对方却是不怎么在乎。 言辞激烈是没错,基本把他们干过的混账事都指出来了。 但这群人不相信大明会对自己动手。 自己有像兀良哈三卫一样,反水到鞑靼、瓦剌那边,带着他们攻击大明关隘吗? 自己有反过去屠杀大明的子民吗? 自己在明面上,还是大明的卫所啊! 虽然恶事做的多,颇有自成一国的态势,但政治红线他们是没有踩到的。 既然没有直接提出造反,或者做出类似举动,他们自觉以仁宣以来的“内卷求稳”之风,朝廷这次的圣旨也只会停留在嘴巴上。 朝堂之上尽是君子,而君子,通常是动口不动手的。 所以随便骂,然后该干嘛干嘛! 关西七卫根本不在乎这事,摆场面迎了朱见济的圣旨,对着传旨而来的使者恭恭敬敬的表示“我知错了,努力改正”,然后把人送了出去。 自然,在回程路上,使者们免不了遭遇一群蒙面盗贼的劫掠,身上的好东西都给刮了去,只给人留了条裤子。 这还是被一名宦官拼死保下的。 毕竟他身体残缺,难以启齿,偏偏还是甘肃这边的训导官,在镇守嘉峪关的士卒眼里有点地位,要是真裸奔回去,估计当晚就能羞愧到上吊了。 “也是辛苦你们了。” 宋诚让传旨使者好好下去休息,安抚一下被关西七卫那嚣张态度刺激到的幼小心灵。 梁白开则是提前一天来到了嘉峪关,此时正坐在堂里,为宋诚、柳承庆等人陈述嘉峪关之外的信息。 “这群家伙越来越过分了。”柳承庆气愤的哼了一声,恨不得直接带兵冲出去把人都枪毙了。 “不必着急,他们算什么?” 宋诚倒是沉稳,没跟着柳承庆一块闹。 他都在甘肃带了好几年了,要没点耐心,早就会被关西七卫的作风给气中风了。 “一群墙头草罢了,不喜欢给大明当狗,又不敢扑上来咬,自然只能恶心恶心咱们了。” 这种人, 谁赢,他们才会帮谁! 关西七卫的设立,那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了,后来的大明诸帝也没能及时把它解决掉,以至于造成今天这个局面。 想当年蒙古帝国威势何其之大,到处都有他们的汗国。 而除却中国的蒙元外,更有什么东道、西道诸王的。 后面红巾军起义,龙蛇起陆,天下大乱,也有王保保、伯颜等厉害人物把部分起义给镇压了下去,甚至朱太祖都必须得暂避锋芒,可见即使到了元末,蒙古人还是有点战力的。 老朱同志建立大明朝,也是花了不少力气才把蒙古人赶出去的。 打到后面,发现蒙古人跟蟑螂似的早就遍及大陆了,还打不完,国内需要休养生息,不能再进行大规模的征讨,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了他们的地位,让他们为大明称臣纳贡,或者成为羁縻之地。 关西七卫和兀良哈就是这种情况下的典型例子。 现在兀良哈已经服气了,跟大明完全提不起打仗的精气神。 可此前大明发威猛揍,那差不多只发生在东部的蒙古草原之上。 关西七卫位于西北,对于大明的威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所以还以为当政者是仁宣那种承平守成,不想滥起边械之君,大明的军队也还是之前的模样,卫所军疯狂逃离。 却没想到,朱见济让宋诚来到西北一地,便令他重肃军规,把士卒整顿了一遍。 有训导官的存在,也方便了士卒的需求能及时传达到皇帝耳朵里,然后通过皇权运作解决。 这让西北边镇的军队重新焕发了活力。 “而且再等等,陛下派的人还没来呢。” 宋诚负手而立,面前摆着一张世界地图,目光晶亮,胸有成竹。 “鞑靼内斗不止,咱们也不必多担忧他……今年要打,之所以准备这么久,就是为了一鼓作气把中国跟西域打通,不然总被人堵着,哪里是好?” “梁白开,你把从哈密打听到的情况说一说,让我们了解一下!” 梁白开休息了一晚,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只见他拱了拱手,就把自己待在哈密一年左右收集到的各种情报转述给了宋诚。 “鞑靼那边,被毛里孩带去的马可古儿吉思小大汗因为被多方势力哄抢,以为招牌,加上上次受惊之后身体一直有恙,去年年底便病死了……随后汗位空悬,一直未定。” 毛里孩作为外来势力,要想在鞑靼立稳跟脚,就需要在手里掌握一个好东西,比如说——一位傀儡大汗。 当时他兵败投奔,如果不是有小王子在手,也很难被鞑靼各部落接纳。 但现在马可古儿吉思死了,他失去了盾牌。 毛里孩迫切想要再扶持一位新的大汗为自己争取利益。 但鞑靼人才不会让他轻易这么干。 鞑靼自己当然也想学毛里孩一样,“挟大汗以令诸侯”。 于是双方在争执之下,先后扶持了几个小孩子大汗。 在自己支持的小大汗被对手暗杀掉后,更是直接撕破了脸,从去年一直打到了现在。 只能说是天赐良机。 这种猪一样的对手,如果朱见济还不抓紧机会把它往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