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6章:徐俌 (第2/2页)
走进来,又把儿子拎走了。 这次,是带着这位少爷去刑场,见识一下因为抗税而被判处死刑的南京几位贵人。 杀鸡儆猴嘛。 不见见血,只是抓起来关牢里的话,有些人是不会听你讲话,还会残留幻想的。 而且南京的勋贵也没几个能用的。 景泰朝就废得差不多了,如今十来年过去,成渣的更多,杀起来一点都不心疼,还能让老百姓拍手叫好。 徐俌被安排在了最前面的位置,直面其中一个犯人。 对方用渴求的眼神看着他,被堵住的嘴还在呜咽个不停。 他俩是认识的。 徐俌被人带着瞎玩学坏的时候,对方就是团队中的一个。 他眼神游离,根本不敢与之对视。 徐永宁安排的人给他左右夹击,也不准徐俌后退,伸手帮他摆正了脑袋,让他看应该看的地方。 所以当人头落地的时候,飙出来的血有溅到徐俌脸上。 心志并不成熟的魏国公直面死亡,被吓得过于猛烈,眼睛嘴巴都张大了。 血腥味顺着鼻子和口腔塞满了徐俌的大脑。 惊恐的表情在脸上凝结,两股颤颤,丝绸锦衣的下摆,流出来了一滩水。 “这小子尿了。”旁边的人时刻注意着魏国公呢,听着滴答响就一低头,还手闲的去撩徐俌的衣摆子。 由于这位徐国公被关在南镇抚司里好几天,吃喝极少,眼下尿了一地,倒是没多大气味。 “不止,都懵了!” “完了,别刺激傻了吧?” “没事,有定国公兜着……南京这边的勋贵哪里有北京城里的厉害。” 这两人属于徐永宁带出来的亲兵,跟老徐一样,就没把南京的这堆酒囊饭袋放眼里过。 他俩眼瞅着徐俌好久没反应过来,干脆扛着人送回了魏国公府,然后拍拍屁股走了。 据说徐俌到后半夜才回过神,又哭又叫,还呕了好久,吐了一地的胃水,后面请了附近的道士和尚过来做法收魂,才缓了过来。 从此以后,他见着徐永宁就站不利索,听见后者让他打包东西去北京读书的时候,也乖乖的去收拾包袱了。 而就在徐永宁在南京办事,顺便把堂弟当儿子一样训的时候,朱见济也在宫里生气。 因为有人汇报,在“官绅一体纳粮”的政令从北京传到地方上后,竟然出现了有学子乡试罢考的情况! “给朕传旨下去,但凡罢考过的,以后都不必再参与科举了,此前所获的功名,也一律革除,其子孙三代,亦不录用!” 皇帝面无表情的让秘书处给内阁递小纸条传递口谕。 没多久,内阁那边又把纸条递了回来,并且有商辂等人求见。 “违背朝政,处罚罢考学子,理所应当,只是祸及子孙,是否苛刻了些呢?” 像沿海地区和直隶等地方,因为距离京城近或者交通便利,政令刚出便有所推行,故而也是最早开了杀戒,拿人头祭天的。 新政才下两月,山东、南直隶等多处,便有因为抗税而全家抄没、流放的事情发生。 如此惨烈,自然引起了一些原本默认新政执行的人摇摆。 中国人还是很讲伦理道德的,眼见别人家遭了大灾,也不由心软,更何况剥夺功名,连坐后人。 在他们看来,这么严厉的惩处,完全没有必要。 就连王氏也听闻了宫外的动静,跟朱见济做了一些燃脂运动后,趴在丈夫身上忍不住提了一下,问他是不是cao之过急了。 朱见济对此做出解释,“如今天下太平,朕有能力做这种事,自然要快点去解决这个问题,一拖再拖,只会如蔡桓公之疾,深入骨髓,扁鹊难医。” “没有什么cao之过急的。” “朕之所以手段如此强硬,也是为了后来的学子、官绅好!” 面对妻子和手下的担忧,皇帝满脸仁慈的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