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87章 破三铁 (第2/2页)
后这批铝就这么在他们手里头,卖来,卖去的。 东西在原地不动,价格已经翻了好几番了。 “如果他是打的这个主意……”龚皓点点头,算是理解了:“那他确实不需要cao心工厂的发展。” 陆怀安嗯了一声:“所以,松仪这边的工厂和公司,哪怕他看都没看过,捏着鼻子也敢收。” 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没准备去管。 公司破就破,工厂拉跨就拉跨,他全然不在意的。 左右厂房还在那里,前身又是国营企业,底子还是有的。 只要它没倒,就还有价值。 在它们倒之前,他把它转手卖出去,这就是无本的买卖。 “这,卖给谁啊,谁会要?”侯尚伟想不明白了。 既然都知道是个坑,谁会傻乎乎往里跳呢? 陆怀安看了看他,忍不住笑了:“那我哪知道,他既然敢拿,说明他肯定有自己的渠道呗。” “那,我们怎么办?” 俩人都有些迟疑,陆怀安沉吟着:“暂时观望吧,他反正短期不会出手的。” “我们要学他一样吗?”龚皓比较在乎的是这个点。 如果他们也像蒋学坤这样,一开始就做好了后面会抛售的打算,他们确实能省好多事。 反正这些工厂,买回来之后不用管,让他们按照原有的状态继续忙活。 能赚钱,那就是赚的。 赚不到钱,转手一卖也可以。 总归,他是绝对不会亏的。 “从生意上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商人。”陆怀安想着,都忍不住感慨:“我们终究还是手腕不够狠辣。” 总是考虑这个考虑那个,瞻前顾后,还担心工人们的生存问题。 人家这直接一刀切,啥事不管,不管人还是厂子,在他眼里都只是生意。 陆怀安想着,忍不住叹了口气:“就是这样的话,以后这些工人会很难过的。” 日子本来就艰难。 只能,再看看。 说到这个,龚皓他们也沉默了。 上边的严查,对新安集团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因为他们全程都是合法合规的,而且也全都签了合同。 一切程序都是非常正常的,找不出错漏。 但是哪怕是这样,他们这种大包大揽,一举拿下一个城市大半中小型国营企业的作法,还是受到了限制。 没有批评,已经是仁慈。 这样限制再卖,陆怀安完全不反对。 毕竟,现在就算是要他买,他也没钱买了。 倒是蒋学坤,收到通知的时候,他正在联系另一个城市的领导。 想再将余宁和松仪这边的案例再复制一次。 被陆怀安抢了两次有什么的? 中国这么大,那么多厂子呢,他陆怀安能抢得过来? 可是他没想到,国家的动作这么快。 一举封了这个路子,他谈到一半的合同,直接就签不成了。 蒋学坤气得砸了个烟灰缸。 原本这个事,就该静悄悄的进行的。 这个该死的陆怀安,太招摇了。 又是余宁整事,又是松仪这边搞什么交接仪式。 这可倒好,直接把路子给堵死了,谁都没得玩了。 国家限制之后,国企开始了一场打破“三铁”的制度改革。 “三铁”,指“铁饭碗”“铁工资”和“铁交椅”。 这三项制度改革,是得伤筋动骨的。 离开了计划经济时代,不再如同之前一样由国家统一接单,定额分配,按计划生产。 很多工厂都在走向凋零。 初时大家都还以为这次改革,跟从前一样,只是说说而已。 可是没想到,这一次,动作非常大,执行得非常彻底,可见领导们的决心。 第一点,实行分厂承包制,对干部实行聘任制,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打破“铁交椅”; 第二,则实行职工岗位竞争,职工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打破“铁饭碗”; 而第三点,是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做到工资、奖金按劳分配,向生产一线和苦、脏、累、险岗位倾斜,向科研开发、产品销售等关键岗位倾斜,打破“铁工资”。 这三点全都做到,国营企业便能真正的脱胎换骨。 为什么之前有政策倾斜,大力扶持,国营企业却仍打不过私企? 就是因为太过笨重,内里繁杂。 如果这三项能真的执行到底,内里肃然一清,这些企业肯定能起来。 如大河解冻一般,这场改革迅速蔓延开来。 看清楚了这份决心,陆怀安深吸一口气,让龚皓这边安排人下去:“买下来的所有厂子,都得利用起来。” 蒋学坤可以搁置不管,他们不可以。 这些厂子,他们得把它们撑起来。 这当然是一个很难的事情,龚皓硬着头皮接下来,光是整理这些公司汇总过来的资料,就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