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71章 硬仗 (第2/2页)
还真是这么想的。 毕竟与国内这些老板相比,国外那些大企业的确挥金如土,出手很是大方。 尤其他们投资的时候,一般都会投自己本身就擅长的,不像国内这些老板还是摸着石头过河。 会赚的大赚特赚,不会赚的亏得裤子都当掉。 有些省份的领导就觉得,他们拿自己的前途去碰运气,可以理解,但是不代表他们得跟着一起试错。 毕竟,试错的代价太大了。 与之相比,国外的投资者就没这些负担。 “只是……”陆怀安皱着眉,慢慢地道:“倒真是第一次,有人把这事提到明面上来说。” 真不知道说这夏铁军是聪明呢,还是愚蠢。 “还是聪明的吧。”许经业冷笑一声,摇了摇头:“毕竟,他透出这个口风之后,不少外资企业都过来洽谈了。” 外资企业不仅能拿地,而且还有巨额的优惠。 只要确保项目上线,工厂开工,定州这边还会给予一系列的免税政策。 要他是外资企业,肯定也得两眼放光立马跑过来。 如果照这个架势发展下去的话,未来定州肯定能跑到所有人前面。 因为话糙理不糙,没人会嫌钱多的。 就是,太容易得罪人了。 至少许经业就气得不轻。 “算了。”陆怀安沉吟片刻,安抚他道:“全国到处都有地呢,我估摸着,都快了,你留着钱也好,回头我们合适的话,在博海和北丰拿地……也一样的效果。” “嗯。” 许经业到底还是被陆怀安给安抚好了,心里忿忿地想:以后就算是夏铁军亲自求上门,他也休想让他许经业在定州拿一块地! 一毛钱都不可能! 白送他都不要! 这其中未免有几分赌气的成分,听得陆怀安忍不住笑了:“如果真白送的话,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当然,这只不过是他们之间说笑罢了。 怎么可能呢!? 但是定州对外资企业的向往,也让外资企业对定州甚至对整个中国充满了狂热的期待。 这个蛋糕,实在太大了。 这样巨大的市场,还有政府的鼓励,着实让他们都兴奋起来。 尤其是定州,夏铁军这般迅勐放宽的外资进入的很多限制性政策,让他们顿时扑了过来。 不得不说,夏铁军着实是有些能力的。 就政策设计而言,吸引外资企业,在当下被认为是振兴地方经济的捷径。 尤其是夏铁军这般,让外资企业享受到了“超国民的待遇”,更是让许多外资企业趋之若鹜。 但与之相对的,国内这些老板在定州就难免受到冷遇。 任谁都知道,政策倾斜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 这样一来,不少人对夏铁军,是有些意见的。 可是夏铁军无所谓,他听说之后,冷笑道:“有意见又如何?我这样是最有利于定州发展的。” 他不仅放开了很多限制性政策,而且还主动推出一个税收政策“三免两减半”。 听说这个政策的时候,许经业都震惊了。 “创办企业的话,前三年所得税全免!”许经业深吸一口气,越想越气:“你知道吗?这就算了,他后面两年还全部减半呢!” 陆怀安听着,都有些惊讶:“这……会不会太优惠了。” “这还不止呢。”许经业顿了顿,补充道:“定州这边的减免政策,是从企业开始获利之后,才开始执行的。” 也就是说,如果外资企业创办之后,没开始获利,前期是可以一直免税的。 陆怀安嗯了一声,沉吟着:“那就难怪了。” 难怪很多外资企业都如流水一般涌往定州,这条件的确很有诱惑力。 “但是,这条政策,仅限于外资和合资企业。”这就是许经业生气的地方,因为这真的算得上是对国内私人企业的歧视了:“我们的税是要收55%的,他们呢?基本都是15%。” 都已经这样了,夏铁军还推出这种优惠政策,真的是气死人了。 陆怀安点了支烟,叹了口气:“没办法,他要的是发展,迅速的发展。” 本身不打算在定州长期留任的,所以夏铁军要的就是短期的发展。 说他鼠目寸光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夏铁军这样的方法,在短期内,的确能让经济得到迅速的提升。 “我知道。”许经业在屋子里来回踱了几步,有些颓丧:“我就是觉得,这太不公平。” 公平? 陆怀安笑了,摇了摇头说:“这世间,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既然定州这边已经放开了政策,那其他地方跟上,也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毕竟如果定州这边飞速发展,其他地方肯定也会羡慕的。 “那……就真的有一场硬仗要打了啊。”许经业沉沉地叹息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