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1章 技术至上 (第1/2页)
但是这种进步,是外界无法看到的。 他们只知道,楚益这几人进了新安集团之后,好像如泥牛入海,悄无声息。 没有任何消息再透出来,他们甚至连门都不怎么出。 “倒真是,可惜了。” 在楚益败北,准备离开博冠的时候,也是有不少人朝他们递出了橄榄枝的。 按照他们的想法,如果楚益加入,他们怎么说,都会带来一些博冠的成果的,他们必然会热热闹闹地宣布自己获得了哪些进步哪些成功。 哪怕抢占不到先机,能在宣传上跟博冠持对峙之态也是好的嘛! 至少,平白把自家公司的格调给拉高了。 但是新安集团却完全没有这样做,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楚益跟陆怀安说起的时候,也是颇为感慨:“事实上……很多公司也都走到了和博冠同等的局面。” 在这个大环境一般般的情况下,大家都面临着国际化竞争和技术发展瓶颈。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实。 只是,大多数人,他们的选择和博冠一样。 “他们的取舍,也不能说纯粹的对错。”陆怀安沉吟片刻,轻轻地叹了口气:“只能说,每个人的选择,注定了未来的道路。” 一如楚益所说的,在博冠做出了选择之后,原先观望的不少公司在权衡很久过后,也都选择了相同的方向。 当然了,这样的情况下,新安集团是如此的突出和显眼。 很多人议论纷纷,连报纸上,也开始刊登不少辨论。 尤其以一篇【“贸工技”和“工贸技”两大成长模式的利与弊】最为突出。 这篇文章以锋利的文笔,老练而冷锐地指出不少公司的短视。 为了短期的利益,放弃长远的收获。 也许现在会觉得资金回笼,会觉得赚了不少钱。 文里仿佛有人持笔而立,冷嘲热讽:【殊不知,现在放弃的,未来会需要花费多少力气,都挽救不回来。显而易见的是,在未来,技术,将是这些公司核心能力中,最薄弱也是最滞后的一环。】 很多人看了之后,都深以为然,并且陷入了深刻的思考。 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很多人看完之后,心中一凛。 竟是…… 许久未曾发表文章的【有闲】。 其他人已经不记得,这个是谁了。 但是沈如芸,却清楚地记得。 这天下午,陆怀安回了北丰之后,意外地看到,沈如芸竟然也赶回了家。 “我原本还想着去车站接你的。”沈如芸擦了擦额角的汗,微微笑了起来:“结果你都已经到了。” “嗯,今天还挺快的。” 她倚着陆怀安坐下,跟他低声说起了报纸上的事来:“我一看就知道是你的……” 他怎么会写这篇文章啊,是不是怒其不争? 陆怀安低声笑了起来,摇摇头:“只是我身份摆在这里,我是坚信我的方向没有错的……”https:// 如果他坚持到底,最后所有人发现,他的方向是对的,他们的全是错的。 这样的话,会很容易导致他们的怨怼。 因此,他提前把答案揭晓,至于怎么选择,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你觉得,会有人改变方向,跟着你一起走吗?”沈如芸有些迟疑。 陆怀安想了想,摇摇头:“不会的。” 大方向,想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而当前情景,他们之所以选择贸工技,无非就是因为这样来钱快。 如果不是他这些年积累,努力扩张,集团名下有不少赚钱的法门的话,他也不一定能如此有底气地选择工贸技。 “只是这样一来……”沈如芸叹了口气,有些担忧:“在外人看来,你倒是在逆行了。” 逆行就逆行。 陆怀安坦然地摊开手,平静地道:“我是对的。” 他对自己充满自信。 “嗯嗯!”沈如芸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很认真地道:“我也觉得,你是对的。” “哦,是吗?”陆怀安揽过她,在她额头上蜻蜓点水地一下:“那晚上,就不要反驳我的提议。” 就别这不行那不行的。 沈如芸懵了两秒,伸手捶了他一下:“你真是……老不正经的!” 跟自己老婆正经那叫什么事儿。 陆怀安笑了一声,摇摇头。 本来准备再调戏几句的,结果外头说有人找。 “谁?” 侯尚伟有些迟疑地道:“他说,他与陈翊之是旧识。” 认识陈翊之的…… 陆怀安坐直了身体,点点头:“请他进来吧。” 来人叫许荣溪,文质彬彬,身体有些瘦弱。 但是目光倒还算坚定,神色平静而从容。 哪怕坐在了陆怀安对面,他也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陆总,你好。” “你好……”陆怀安顿了顿,有些迟疑地问道:“请问你找我……” “是这样的。”许荣溪推了推眼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他原本,和陈翊之是校友。 毕业之后,又和陈翊之是同事。 后来陈翊之说要报恩,准备跑去新安集团。 但是那个时候,新安集团还是南坪的一个小公司,连南坪都没开发的。 所以,许荣溪没有跟着去。 他选择了北丰,认为北丰更有前途。 而事实上,一开始也确实如此。 北丰这边有电子一条街,有众多的电子公司和各种高新企业。 但是这一次…… “他们都无一例外,选择了贸工技。”许荣溪深深地叹了口气,低沉地道:“而我,坚信科技改变世界,有一篇文章,深得我心,就是【“贸工技”和“工贸技”两大成长模式的利与弊】,而就在这个时候,我发现,新安集团的思想,竟然与我的不谋而合。” 他也是想了好久,才记起,当初陈翊之连工作都不要,编制都放弃,一心要留下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