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577:新年(10)9200字大章 (第1/4页)
众女走过来,徐林也是说道“这是我二叔、三叔、四叔,还有我的二姑夫、三姑夫。” “二叔好、三叔好、四叔好,二姑夫、三姑夫好。” 所有人齐齐的来了一声,弄得几个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李女士也是走过来。 “走走,站着干什么,先进家啊。” “好好。” 徐林于是就带着自己媳妇们往前行去,李女士和老爸则是在后面和几个叔叔聊了起来。 “哎哎,嫂子,这么多姑娘,都是徐林朋友?” “你们也知道,徐林最近不是写书嘛,挣了点钱,还开了个店铺,认识的人就多了些。” “哦,都是女生呢。” “嗯,长的都很漂亮呢。” “不过嫂子你都熟吗?我看有几个年龄比徐林大的,怕不是因为他挣了点钱……” 李女士也是脸色一变,三叔也是不说了,但是李女士也是迅速把表情转换了回来。 “你们也是为了徐林好,放心吧,都是好孩子,我个事情提前你们说下吧,反正一会儿也能看到。 免得你们太惊讶,你们知道了,就不会觉得她们骗徐林了,不过你们也别乱传出去。” 徐林领着大家进了宅子,初轻缠看了一眼进门后的地面上横着一个木棍,有点奇怪。 “这是?我看所有人家院子门口都放着…” “算是习俗的一种吧。”徐林也是回了一句,详细解释起来,他也不怎么懂。 进了院子内,祖宅的院子很大,整体是个不那么规整的四合院布局。 没有什么特殊,花砖地面,本来是砖瓦房,这两年重新修盖了一下,变成了水泥混合砖瓦房。 “我说了,你们都来,也够地方,这个东屋专门流出来休息用的,大家过年吃完饭,都各回各家,这边没有人住的。 主要是这屋重新修盖的时候弄了地暖,到时候,我把床一撤,打地铺睡体验更不错,有4、50个平方,大小绝对够了。” 虽然徐林这么说着,但是大家也能感觉到徐林意思是你们多担待,睡下,只能打地铺了。 “好久没有打过地铺,我们在一个房间睡,也挺好玩的。”纪芸首先说了一下,大家也都是点了点头。 这是,屋内也出来了人,是徐林的奶奶和爷爷,徐林赶忙迎了上去。 “爷爷奶奶,过年好啊!” “哈哈,大孙子回来了,还有小芸、轻缠…这么多人呢,先进屋坐,外边冷。” 老太太招呼着大家进屋,满脸的笑容和老妈一样,徐林就知道老太太也是不害怕儿媳妇多的主。 进入了北屋,此时客厅的一半空间被专门收拾出来,中间放上了老爷爷、老奶奶的照片,小桌上的香炉飘荡着几点香火气。 徐林走到自己两位老人前面的垫子上,跪下磕了一个头。 “曾孙回来了。” “行了,原先你都不愿意磕头,今年主动来上了。” “毕竟原先年龄小。” 徐林笑了笑,他确实很讨厌磕头礼拜什么的,可是他岁数大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男儿膝下有黄金,所以你要看给谁跪,跪天跪地跪父母就可以,其他人不值得你跪! 就像姜老师电影里说的那样,起来,不许跪!我也不值得你们跪! “哎哎,给我们介绍下啊。”老太太拉着他胳膊,看向了站在一旁的后宫团。 “好好。” 此时叔叔们进来,徐林也是朝大家介绍了一下,这么多名字,大家记清记不清,他就不管了。 大家也是摘下了口罩,但并没有和想象中那样掀起波澜,徐林看了老妈一眼,知道她是提前给大家预防针了。 不过两个年轻比他大不了太多的姑父过来,一脸羞涩的跟刘沁暖和初轻缠要起了签名。 要到了后,也是满眼放光的走到了他旁边,压低声音道“徐林啊,你怎么认识初轻婵的。” 徐林打开了手机上的一个音乐app,打开了初轻缠的专辑合集,然后打开了详细页,指了指歌词作者。 两个人凑过来看了一眼,看着徐林两个字,两个人猛地一愣,几秒后来了一句“厉害,家里出了个人才啊!” 半个小时后,二爷爷三爷爷也过来了,徐林也是带着姑娘们打了个招呼,弄得两个老人也有点呆了。 不过他们年龄都不小了,只觉得一群漂亮姑娘挺稀奇的,也不认得初轻缠、刘沁暖两个人。 两个爷爷的妻子,也就是二奶奶、三奶奶,前些年就去世了,所以就他们两个人过来。 不一会儿,几个婶婶也过来了,还有他的2个弟弟,3个妹子,一下子偌大的客厅也开始拥挤了起来。 不过围着茶几坐了一圈的妹子们,还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尤其是2个弟弟和3个meimei。 徐林也已经注意到姜梓萌那精彩的表情变化,好在旁边坐着初凤依、叶衾冷两个社交达人,还有初轻缠、刘沁暖名人吸引火力。 她被照顾的还好,起码没有社恐犯病,直接躲到他身后来。 四婶婶作为最能说会道的,也是凑过去,跟几个妹子聊了起来。 随后,就是二爷爷、三爷爷给父母拜了拜后,也是就先走了,年纪大了,也不是太喜欢热闹。 2个姑父也是跟着一起走了,只剩下了他这一大家子,奶奶、老妈加上几个婶婶围着姑娘们。 几个叔叔自然就过来和他唯一一个男丁聊天了,不过比起八卦,还是对于他的学习方面更好奇。 毕竟老徐家,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这也是他们一家子最大的痛了,因为不只是因为脑袋笨,不爱学才没有大学生。 爷爷奶奶那个年代,他们林水这个小地方,能念个初中就算是高学历了,爷爷奶奶当时也没有想着让老徐念高中、大学。 但是因为老爷爷的原因,他愿意让孩子们念书,不愿意让孩子们早早下来,去地里面种庄稼。 按照老人家当时的话说,有知识,未来才能成为优秀的人,不被困在这里,才能去更广阔的天地。 只不过一切都是那么的事与愿违,父亲别看现在挺好的,但是老爸刚出生的时候,身体非常不好。 甚至几度爷爷奶奶,都认为他要半路夭折,不过老爸现在这个壮模样,结果自然还是好的。 不过当时身体孱弱,上学也是磕磕绊绊,学习成绩也是很一般,最后没有念初中,就下来了。 到了20左右,体质好了很多,去市里面打工,就和母亲结婚了。 不过因为爷爷奶奶听了去世的老爷爷的教导,随着社会发展,也意识到念书的好,把念书的责任放到了二叔、四叔身上。 为什么没有三叔,因为三叔从小就贪玩、捣蛋,经常和一些孩子打架,闹事,让爷爷奶奶也是成天惦记。 早早看出他不是念书的料,也是让他下来,去地面干活,几年后就出去打工了。 二叔和四叔就好了很多,老老实实,甚至四叔还有点内向,但学习成绩都不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