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六章 腾空的庇护所 (第2/2页)
“那是.....”毕方望着被树木遮掩的长杆,有些眼熟。 带着李昂纳多直接跨越了河流,来到了另一端。 刚进几步,几根错杂的长杆便映入眼帘。 嘿! 毕方喜笑颜开。 观众同样乐了,面前的长杆呈节状,顶上是一缕缕绿叶。 不正是甘蔗吗? 毕方也分外惊喜,没想到鱼腥草附近居然还能找到水果。 甘蔗本就是热带作物,并且食用的历史非常久。 屈原在里这样一句诗:“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意思是家里人聚会,有丰富多样的食品,清炖甲鱼火烤羊羔,再蘸上新鲜的甘蔗糖浆。 从时间上看,在公元前的300多年的战国时期,用甘蔗制作的糖浆,至少是贵族们经常食用的。 顾恺之也有渐入佳境的典故。 “甘蔗?”李昂纳多咀嚼着这个陌生的单词,似乎从来没听过,可看观众弹幕,是一种很收欢迎的水果? 他赶紧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毕方正用石块砸甘蔗的根部,听到这个问题一愣:“甘蔗你不认识吗?” 李昂纳多一脸茫然,摇了摇头。 他在丑国从来没见过这种水果。 很多西方人嗜了一辈子糖,但是却从没啃过甘蔗,甚至连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听到观众的解释,毕方恍然,虽然他对很多荒野有所认识,但这种事还是第一次知道,便解释道:“这种植物叫甘蔗。” “在华夏是一种很常见的水果,非常甜,不过现在其实不是它的成熟季节,而且还是野生的,能不能吃,味道怎么样还不确定。” 现代食用的所有水果,几乎都是人类经过长时间的驯化得来的。 不仅仅是水果,我们所种植的所有粮食作物最初都是由“杂草”驯化而来的。 就想小米其实是狗尾巴草演变过来的一样。 野生水果,味道堪忧。 毕方不希冀面前的甘蔗有多甜,只希望它能带点味道就好了。 听到面前的长杆是水果的李昂纳多兴奋起来。 居然还能在这里吃到水果? “甘蔗对阳光的利用率非常高,所以不需要直面太阳也能生长存活,但不充足的日照却没法有效积累起糖分。” 毕方言外之意很显然,日照不充足也能长,但可能不太甜,让李昂纳多不要抱有期待。 “而且有的甘蔗可能是有毒的。” “有毒?” 李昂纳多吓了一跳,怎么有毒?华夏人喜欢吃有毒的水果? 毕方笑道:“不是甘蔗本身有毒,而是它容易霉变。” “来之前周馆长和我说过,华夏科学院的专家对版纳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进行过调查,调查里版纳野生有毒植物289种,隶属于属。” “毒性以小毒植物占大多数,剧毒植物有5种,大毒植物有11种。但是里面可没有甘蔗。” 李昂纳多松了口气,毕方也将甘蔗地步砸得差不多了,两人一起扒出了一根。 “每年都有人因为食用甘蔗中毒,所以我们一定要小心,要看切段后,甘蔗的断面上有淡黄色、褐色、灰色等非正常颜色。” “闻起来有一股霉味,吃在嘴里有酸酸的味道,或者酒精的味道,这样的甘蔗不能买。” 毕方拿起甘蔗,将断裂的一头展示出来,并没有异样,洁白,汁液丰富。 他掏出石片,开始给甘蔗去皮。 “甘蔗的根部是最甜的,因为它吸收的养分比较多,部分养分会储存起来,多余的部分养分就会化成糖分。”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就有渐入佳境的典故,意思是从头开始吃,越吃越甜。” 毕方将甘蔗根部去皮,掰下洁白的一节递给李昂纳多,自己也直接咬了一口。 入口瞬间,毕方眼前一亮:“唔,是甜的!” 看到毕方也吃了,李昂纳多迫不及待的尝试一番,满嘴的汁液爆开,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味。 只有微不可查的一丝甜味,更多的,是一股子清水味。 但也不错了,吃过烤蜈蚣的李昂纳多已经学会了知足。 甘蔗是意外收获,两人直接在原地吃完了一整根甘蔗,吐了一地的纤维渣子。 雨林中循环速度极快,或许要不了一个月,这些纤维就变成肥料了。 毕方又砍了三根,只有一根红心不能食用,剩下的都被他扛着朝雨林深处走去。 甘蔗甜的有限,反倒适合补水,是天然的补水容器,就这两根,就能补充两日的水分。 两人闲逛一圈,终于在距河流八百米开外的位置寻找到了一片较为空旷的位置。 附近也没有猛兽留下的粪便亦或是标记地盘的气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搭建庇护所需要先制作一些砍伐的工具,石斧必不可少。 毕方带着李昂纳多,用石块,树棍,藤条制作了两把石斧,在附近寻找合适的材料。 “在丛林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下雨。你搭建的住所必须能够禁得住雨水,要能提供干燥的环境。” “在热带雨林中,棕榈树很多,它们的叶子是搭建住所的理想原材料。 竹子也是另外一种可供搭建住所的理想材料。 热带雨林提供了丰富的可用来搭建住所的原材料,不过最主要的困难就是如何保持干燥,此外,地面情况也是一个严峻问题。” 和森林不同,雨林中清理一遍地面几乎没什么用,要不了多久虫蚁就会将这里重新占据。 外加多得多的毒蛇,那么大一块热源躺在地上,很可能会吸引到它们。 毕方可不想一早醒来发现自己胸口上盘踞着一条剧毒眼镜蛇。 “所以庇护所必需腾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