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一章 等待 (第1/2页)
赶个稿 凌晨一点前改完 为了节约空间,船上的楼梯一般都很陡峭,房间的层高也只有两米,顶部还要铺设管路电缆、绝缘材料。 摆好床柜桌椅,房间基本就被塞满了。Μ. 毕方穿过座椅和木桌,坐在床边,整个床铺是标准的单人床,并且还要窄一些。 床铺狭小并非没有道理,在海上航行,床铺最好窄到能把自己的身子刚好卡住。 有经验的船员会早早就在床头塞上枕头毛毯,这样一旦遇上暴风雨,就能双手攥住床沿,双脚蹬住床尾的墙壁,如此才不至于被甩到地下。 而房间外,船上的走廊,勉强达到国际公约规定的最低标准——0.7米。 两人在走廊上对面相逢,其中一个必须侧身贴着墙壁,另一个才能通过。 至于娱乐,除了餐厅几乎没有其他公共场所。 那怪作为一艘游轮,票价会那么便宜。 毕方心中叹了口气,渔船改游轮,便只有这样的条件。 如果是之前,那么船员们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呆上整整两三年的船期,变成游轮就简单多了,并且收入还相对稳定一些。 大部分人想象的海上生活,是悠长的假期:吃鱼生,吹海风,晒日光浴,天天像在夏威夷。 前几条确实如此,也是这条“游轮”最大的卖点,作为渔船改,游轮上保留了部分捕捞功能。 在北冰洋,这里几乎没有工业污染,可以现抓海鲜,吃到最极品的刺身,不加任何作料,软弱甜腻。 上船没多久,毕方就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丰收——120斤的渔获。 他还从没吃过那么鲜美的北极虾刺身,入口即化,口感甜糯。 但是,一旦你一日三餐都变成如此,还要持续数年..... 这么一想,当初决定改装的船长确实相当有魄力,变成游轮,享受到的便只有美好了。 毕方将背包拿出,从最内部的夹层将两份证明拿出,翻来覆去的看。 他拿出的是两份证明。 一份是北极熊的狩猎份额配给,还有一份是海豹的狩猎许可。 这是黄河站的科研人员给他的。 毕方回想起了前天晚上,旅店的前台突然给自己打来了电话,说有人来找,当时毕方还好奇究竟是谁会到如此偏僻的城市来找他。 结果才知道,原来是黄河站的同胞。 而来找他的目的,便是送来了眼前的这两份许可证明。 仅从字面意思上来看,非常的简单,毕方可以狩猎北极熊和海豹了,并且是正规,合法的途径。 格陵兰岛同样是北极熊的根据地之一,毕方极有可能遇上它们,这是一种好奇心相当旺盛的动物,尤其是在秋天,试图积累脂肪的阶段。 一旦爆发冲突,结果如何谁都无法预料。 至于海豹,同样如此,一条海豹,在关键时刻或许可以救人一命,无论是它温暖的皮毛,还是那满是脂肪的海豹rou,提供的热量和帮助极其巨大。 不要小看人类保护南北两极的决心,其决心之坚定,甚至令人震惊。 在南极条约里有这样一条法规。 答桉—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很不可思议? 是的,任何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法规都已经详尽到这种程度,是否还认为,人类对于保护南极生态的决心是一场儿戏 如果觉得这些内容虚空得彷佛是来自遥远星球的陌生忠告,那么也许是因为你的世界还没有开阔到地球的尽头。 当然,那是南极条约,而毕方现在要去的是北极,哪怕北极条约已经在制定当中了,至少目前也是没有这样的严格规定的,只是禁止普通人狩猎。 除了加拿小以外,能拿到捕杀许可的,便只有各个研究中心,以及当地的土着因纽特人。 捕杀北极熊和海豹是因纽特人赖以生存的手段,是自然正常食物链中的一环,就好像北极熊捕杀海豹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不会有人阻止,而且就算这样,每年的份额都是固定的。 无论这头北极熊是如何死亡的,都会消耗掉配额。 这次便是黄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