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犹自说兵机  (第2/2页)
”,两方谋主拊掌大笑之情形。    君子之交,当如此也。    大笑良久,关羽手抚长须,看着李孟羲,略有感慨,“他日名将,必有孟羲也。”    李孟羲笑曰,“借将军吉言。”    不想关羽今日所言,竟一语成箴。    关羽二十有余,李孟羲不及弱冠,两人畅谈兵法,都有意犹未尽之感。    各自消化着方才所得,不大一会儿,有踏踏马蹄声传来。    李孟羲和关羽同时转头去看。    只见马上骑士匆匆下马,快步过来问,“刘将军问,中军已远十五里,后军为何迟迟不动?”    关羽瞬间瞪大了眼睛,然后一拍脑袋,一脸懊恼,“呀!误了大事了!”    本来商量好的,前中后三军,每日傍晚扎营,晨起造饭之后,再接着行军。    联络手段有限,只能先把行军章程定下来。    可惜今早,因为李孟羲横生了事端,关羽为了看看乡勇们是能改进阵法,便不小心忘了拔营之事。    这一耽搁,就是一整个上午。    关羽知知误事了,赶忙下令拔营。    一阵鸡飞狗跳的忙碌后,后军辎重队匆匆开拔了。    李孟羲回到了自己的板车上,随着车子的颠簸,悠哉悠哉的躺着。    不一会儿,关羽骑马来了。    关羽用一种都怨你才让我误了行军的眼神看着李孟羲。    李孟羲受不了关羽幽怨的眼神。    “将军,我军危矣。”李孟羲幽幽说到。    关羽猛然一惊,忙问,“此话怎讲?!”    “辎重后队与大军断开十五里之遥,若此事有战事,我军已被敌军所趁,如何不危?”    这大喘气儿……    关羽没好气的瞪了李孟羲一眼,“若不是你,我又怎会……”    “管我何事?后军进退在将军一令之间,与我李某人何干?    万幸我军军律不严,不然置大军于危急之中,按军律,将军之头,已被刀斧所斩。    兵道危行,死生之地,不可不细查。    此一错也,将军莫要一错再犯。”    李孟羲占了一点儿理,小嘴就叭叭个不停,气死人不偿命。    关羽被他说的没脾气,只好把拳一抱,“受教。”    李孟羲说的很有道理的,今天关羽虽说是不小心忘了拔营,但反应出出身草莽的关羽很不专业。现在没有敌军,落开半天路程没什么大问题,加紧追上便是。    可若是有敌军打粮草主意,十五里,足够敌军把粮道断的死死的。    “孟羲。”    “嗯?”    “你可知,现在是何时辰?”关羽突然问起时辰来。    李孟羲抬头看天,他看到了天上的太阳,“这……午时?”    李孟羲看着关羽,很不确定的回答了一句。    “非也!”关羽摇头,哈哈大笑,“驾!”关羽双腿一夹马腹,纵马离去了。    关羽被李孟羲说的面上挂不住,可让关羽给找回面子了。    你看,你李孟羲了连时辰都识不得,还好意思说别人的吗?    李孟羲看着关羽远去前队的背影,他茫然了。    抬头看着天上的太阳,(这会儿是几点了?)李孟羲心里疑惑。    李孟羲去问赶车都车夫老铁,老铁只是抬头看了下,“未时。”老铁看了一眼就告诉了李孟羲了时辰。    李孟羲彻底服气了。    看来不止关羽会看天时。    他们古人把看天确定时间的天赋都点满了,李孟羲自知不行。    就算学会了看天时方法,这种需要依靠经验积累的技巧,也是需要时间去熟练的。    于是,李孟羲躺倒在了板车上,盯着天上的太阳,思考该怎么最快的学会判断世间的方法。    板车车轮吱吱扭扭的响着,关羽的辎重后队,正加紧追赶前军。    这正是:    晨露未干日早起,    军中演阵未足奇。    前军远去十五里,    后军犹自说兵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