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故人戏_13.第十二章 明月共潮生(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第十二章 明月共潮生(3) (第1/3页)

    刚刚的那个算是吻手礼,还是……别的什么。

    她辨不清。

    这样的傅侗文,让她记起了那个有关于香烟的故事。

    在北京,无人不知大栅栏一带的八大胡同,连她在烟馆也听过这首歌谣:“八大胡同自古名,陕西百顺石头城,韩家潭畔弦歌杂,王广斜街灯火名……”故事的主角是面前的这个男人,故事的地点就是这八大胡同里的韩家潭。一夜,在这烟花柳巷之地,有名的几位少爷聚到一处,面对花魁起了争斗的心思,竞相扔出白花花的银子。

    在这几人里,唯独傅侗文只问下人要了一根香烟,进入花魁房间。偏就是这个,让美人动了心思。

    香烟,香艳。

    他取了个谐音,要是夸寻常女子,那是轻薄。

    可在烟花地,却是十足地风流,十足地风情。

    花魁接了香烟,他却说好处不能让他一人独占,既抢了风头,美人自然要拱手让给友人。于是留下一张支票离开,才有了这个佳话。

    这个男人,只要他想,一举一动皆能蚀骨入髓。

    而现在,这个故事里的男人就在她眼前。

    “刚刚要说的是什么?”他在问。

    “我想说……多亏三哥昔日慷慨,资助我读书,否则今日怕会出洋相。”

    傅侗文一笑,倚上门边框。

    完全没有放开她的征兆,像在更衣室,当他交待过要如何和谭医生交待后,她想离开,被他搭在她腰上的手阻止了。那时她以为他会做什么,但没有,只是抱着。

    现在也一样——

    傅侗文将她的手握在手里,低头看着,又翻过去看她手心,拇指指腹滑过那细细的纹路,磨着她的手掌……他的手指愈发烫,她也是。

    “我们该出去走走。”他提议着。

    沈奚应了。可他又不动。

    明白人做荒唐事。他将个清白姑娘的手揉了又握,握了又亲的,怎么算,心里倒是有面明镜,可做起来又是另一套。

    “还是三哥出去走走,”他又低声说,“再这样,会要出事情。”

    他话中有笑,如此直直白白地说出来,让她本就摇摇欲坠的心,轰地一下子全塌了。傅侗文用目光困着她,将她放开。手上的力道终究是没了。

    她醒过味,傅侗文已经离了房间。

    空荡荡的房间里,她只得原地立着,想他的语气和神态,几分真几分假。

    就这样到了六点,他才回来。

    人应该是从甲板上回来的,西装上是冷意,不过脸上的笑意倒是有的。

    傅侗文定了晚餐的位子,让她收拾收拾,下楼一起去寻谭庆项。他的样子,仿佛出门前的事从未发生。沈奚答应着,在洗手间换了衣裳,将散开的头发分成两股,搭在肩上,先将其中一股对着镜子编起来。她望着镜子,想,或许那真是吻手礼……反倒是她在误会:“三哥,你要是换好了告诉我。”

    “好了。”他说。

    沈奚编自己的辫子,轻车熟路,不必照着镜子。

    她离开洗手间,走入卧室,手上没停,有一搭没一搭地继续着。傅侗文本是在打领带,见她这样子,又停下了动作:“来,让我看看。”

    沈奚脸一热,人没动。本来就是三步之遥,何谈过去。

    傅侗文将领带理好,上前两步:“让我试试。”

    试什么?散开在右肩的头发被他拿起来。

    “如何做?”他问。

    “这样……分三股。”她将手指间的三股黑发给他看。

    傅侗文生疏地,学着她的样子,将长发分开,又在她的示范下,学着她去将那一股长发编起来。细碎的发丝,不停擦着她的脸颊和锁骨。

    像有个小小的更漏,被摆在眼前,声缓缓,滴泠泠,每一滴水珠儿都落到了心尖上。

    沈奚也不晓得自己是如何完成的,全副心思都在他身上。她望他一眼,他在微笑:“样子马马虎虎,多来几次会好很多。”

    发到结尾,他举到她眼前:“好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