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羌管悠悠霜满地(五) (第2/2页)
皇上?” 戴承恩在碰壁几次之后,就已经有些病急乱投医了,若是事情办不成,那么夹在大明和大清之间的他们,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 从没有这一次这么后悔过,为何要放这些混账玩意,越过宁锦防线呢。 “什么办法都不好使,除非你身上有更大的价值。” 黄立极是深有体会,这里的人可不管你的之乎者也,论语中庸。 戴承恩有什么价值? 和大明近乎失去联系,对中原的消息,也是直到的很模糊,就连现在他们还统领的士兵,都在一块块的新钱币的饷银下,彻底的倒向了大明。 时间要是拖得就一些,宁锦防线就要换人了。 “哼!你要是有机会见到皇太极,就告诉他,若是他不能帮我家总督渡过难关,那么大明就会重新换人接管拐外辽东,到时候,大清面对的就是大明的火枪兵了。” 戴承恩也不想在磨蹭下去,干脆把话挑明。 看看大清是想要面对袁崇焕,还是重新派来的大明武官。 说完戴承恩就回到了他的住处,他只需要等一晚上,若还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么就要做好彻底倒向崇祯的准备。 黄立极诡异的一笑。 他的谋划很简单,就是要让皇太极记住他这个人,而最简答的办法则是,像三国演义之中的蜀中法正他们一样。 作为一个能够拿到巨大好处的带-路-党。 只要大清的地盘扩大,总是需要他们这些文人前去治理的。 到时候还是一身官身。 不管是在大明,还是在大清,似乎都没什么分别。 此时的袁崇焕,刚好就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一个愿意投靠皇太极,却总是找不到门路,一个也想要拿着这一份礼物,加深皇太极对他的印象。 毕竟那一次在大清的朝堂之上,他的表现真的糟糕了一些。 黄立极的想法很好。 当天他就见到了皇太极。 此时的皇太极,已经能够像正常人在院子里散步了。 “你说的这些我以知道。” 皇太极的回答很平淡,这让自以为能够拿到一份功劳的黄立极,内心分外难受,他不敢去问为什么。 还能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而像他这样做过大明内阁首辅的人,还从来没有在自己身上找错误的经历,在以前即便他提出的设想和办法,最后证明是错的。 那也是皇上的错误。 而且他们也能联合起来让皇上深刻的认识到,就是皇上不够仁德,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可换了一片儒生贫瘠的地方,却发现做什么事情,都很憋屈。 怏怏的回到了住处,也没有心情去见戴承恩讨论后续的问题。 “皇上是发现了什么不对的地方?” 隐藏在院子里面的代善,走了出来问道。 “袁崇焕要是在锦州,确实对大清有好处,可他错就错在,错过了最好的投靠机会。” 皇太极在宁锦那一片地方和,也是有着不少的探子的。 从秘密获得的消息中,有一个消息很重要,就是从大明来的后勤部。 人数虽然稀少,可装备精良,最重要的是,人家是带着粮饷来,收买人心并不一定是收买的那些总督官员。 还有可能是那些士兵。 从成本来说,收买士兵的花费更大,可从效果来说,士兵没办法更换,可总督之类的官员随时都可以替换掉。 这不是他自己能够想到的。 而说给他听的那个人就是宁完我,顺便还推荐了另外一人鲍承先。 鲍承先原是明朝副将,万历年间为参将,跟从总兵贺世贤、李秉诚守卫沈阳,当然现在的沈阳已经改名为盛京了。 天命八年,他投降后金,仍为副将。 此次被宁完我推荐给皇太极,也是因为宁完我说给皇太极的那些话,就是鲍承先通过一些蛛丝马迹,还原出来的“真相”。 “皇上是说,现在锦州那些地方的士兵,已经不再是控制在袁崇焕的手中了?” 代善还是没有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哪有士兵不听军官的道理。 就是他们满人以前,没有建立起后金的时候,是哪个样子,后来可都没有再发生过这种事情。 难道大明已经退回到了野蛮的行列? “就怕袁崇焕是为了保命,特意设下了一个陷阱,想要坑咱们一把。” 说道陷阱,皇太极就不得不想到自己的双腿,那都是噩梦,谁能料到,火炮能够发射那么远的距离。 “对了,咱们的火炮研发的如何了?” “生铁和铜都大量缺乏,现在已经到了需要砸锅熔铁的地步了。” 代善说着最新的进展,辽东这一个地方,他们这暂时还没有发现那个地方有铁矿和铜矿的,而且冶炼水平还不达标。 连一干火枪都没有办法仿制。 “咱们的技术水平还是没办法和大明相比,上次从海路派往天津卫的货船,到现在都没回来,应该已经葬身鱼腹了,可以和皮岛的毛文龙联系一下,多买几艘货船,价钱好商量,山海关咱们过不了,海上的路线可不能断。” 皇太极的脑子很清醒,有些事情,就算是亏本也是要做的。 “朝鲜咱们要不要派兵震慑一下,免得他认为咱们在大明的手上吃亏了,在背后捅咱们刀子。” 代善想着大清建立新的政权时,朝鲜跑来的质子李觉,可是到场了的,在他们入关失败之后,这份情报,应该已经传回了朝鲜。 要是朝鲜趁着大清的虚弱,在背后sao扰,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局面,就会因此被破坏掉。 大明在发展,大清却在消耗实力。 此消彼长,可就再也没有办法和大明抗衡了。 “让阿敏去,上一次就是他带了三万人马,订立的兄弟国盟约,这一次要是朝鲜有反叛的举动,全面占领就是,咱们还缺少一个可以产粮食的大后方。” 虽然在大明确实有些失败,可还不是小小的朝鲜能够对抗得了的。 “对了,让他们开始学满语,用满文,祭祀之内的也不能出现大明的任何文字和礼仪。” 代善心里一动,这个方法不错。 “皇上圣明,汉人的千古一帝,就曾做过书同文,车同轨,现在吾皇这么做可是在为真正的成为千古一帝做准备。” 皇太极眼神一眯,忽然间还有些不习惯,曾经的代善,可不会像见天这样学着那些大明的叛臣拍马屁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