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9章 打打感情牌 (第3/3页)
:“不咋地,刚 才我还跟郭子江说呢,他这摄影水平也太次了,把我这标准身材都拍得显胖了。” 唐豆疑惑地又看了一眼照片:“还不错啊,你看我这个就很好。” “好什么啊,不也拍得不像。”马光明指了指照片上的唐豆。 唐豆更疑惑了:“怎么会不像?” “你个头哪有褚新颜高,这照片上你都到褚新颜眼睛这了,实际上大概也就到嘴巴这里。”马光明比划了两下。 唐豆俏脸一红,扬起拳头就要打他。 马光明嘿嘿笑着躲到一边:“难不成,你最近还长高了点?” 唐豆一听这话,有些小骄傲地抬起小脑瓜:“没错,没想到吧?” 马光明点点头:“的确没有想到,你还能继续发育,哟哟,发育的不错嘛。” 说着眼睛就朝那里瞄去。 唐豆一跺脚,转身跑进教室,不再理他。 马光明笑呵呵地回到自己教室,一想到唐豆的生日好像也快到了,便琢磨着送她一个什么礼物比较好。 晚自习放学回到家后,收到了四条短信,其中两条是孙希宁发的,一条是姜娜娜发的,还要一条是余额不足10元的信息。 姜娜娜发的是寻常话,抱怨了一下马光明许久没有主动跟她联系。 孙希宁发的两条,一条是网络商城已经开始对外公开,目前订单量一般,阳江这里的倒占据了四成。 另一条是明支付融资计划书已经做好,发到了马光明的个人邮箱里。 网络商城刚开始业绩不好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在网购这一块他们属于后来者,前面的几家巨头已经成型,抢占着绝大多数的流量。 但从阳江这里订单还不错的情况来看,线上结合线下的模式是值得肯定的。 毕竟一般网购,下单之后,再经过物流转送,到手的时候也是三四天之后了,慢的甚至能拖到七八天。而阳江人则只要通过下单,基本上一个小时之内货物就送到了自己手上,显然要快速便捷很多。 如此看来,加在各个城市落子大明广场的事情,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当然,马光明这也是暂时想想,开一家大明广场得多少钱?他哪里就能一下子搞得到这么多的钱。而且,这和买菜还不一样,不等于有钱就一定能够搞定,你愿意投资,人家地方还不一定接受。 “安州济河路北侧的进展情况怎么样?”马光明随即回了一条短信过去。 十几秒钟过后,孙希宁的电话来了:“安州市还是更倾向于东北的那家公司,你也知道,人家名气大,合作商多,运营经验丰富,我们直接跟人家竞争,有不小的难度。” “东北那家公司的态度你知道吗?”马光明问道。 “知道一点,但不多,”孙希宁说道,“他们并不想直接过来投资,而是想让安州市找一家开发商建设好商业综合体,然后以合作的方式,交由他们来经营管理。” 这是一种普遍的做法,自己拿地盖房子在,自己经营管理,这叫硬资产;别人拿地盖房子,让他们去管理,这叫软资产。 硬资产的好处是拥有全部的产权,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用不着跟别人商量,也不用分红给别人。但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是花费太多。东北那家企业近期在全国市场呼风唤雨,一下子铺开不少,让自己身家暴涨的同时,也承担着资金方面不小的压力。 软资产正好相反,不用自己怎么掏钱,就能够在一个地方落子布局。弊端是自主权不够。 马光明并不想采取软资产的模式,那样的话极容易受制于人。 但是这样一来,大明广场想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布局,就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而且,即便时间足够长,他们也未必能够如愿。 安州的市场目前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从地方的角度出发,马光明很能理解他们,现在大家都知道东北这家公司名头响亮,领导们在自己的任期内招进这样的知名商业综合体,无疑也是自己的一大政绩。 而且对方实力强劲,也更值得信任。 这件事情是由相关部门在谈,但钱东进身为分管的市领导,还是有足够的话语权。 “你们有没有去找钱东进呢?” 孙希宁“嗯”了一声:“当然找了,但只谈了几分钟,钱东进的意思,还是要等他们跟东北那家公司谈的结果再说。” 这显然就是一种直接的拒绝,连委婉都不带的。 马光明想了一会儿,对孙希宁说道:“这样,你和我表哥最近这两天再找他一次,别的什么也不要多说,就说市里面要发展城南,要引进大型商业综合体,但也要注重本土企业的培养,将来能够有一家诞生于安州的这样的大企业,对安州来说,也是一件光亮的名片。” 另一家网购平台的创始人东哥出身于本省的一个小地级市,就成为该市一张名片。 孙希宁说道:“好的,这也的确是一个办法。” “钱东进多少还是有点本土情怀的,加上东北那家企业想空手套白狼,哪有那么舒服的事,他们的想法显然跟钱东进的想法不一样,这样我们打点感情牌,没准就能奏效。”马光明说道。 尽管在安州已经布局了一家大明广场,但那相当于借壳上市,倘若城南这一板块也能成功,那对于大明广场进军下一个城市,绝对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马光明也知道,全部的希望不能寄托在钱东进身上,还是要继续跟相关部门去谈——实在不行,马光明突然想到自己这里还有安州市长夏春生的名片,倒不妨给他编发一条短信,看看能不能得到他那边的支持。 但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倘若跨过钱东进直接去跟夏春生联系,一旦钱东进知道,必然会心生不快,即便是强行通过了,也会给以后的交往带来不便。 所有的职场都差不多,领导最厌恶的就是越级上报情况,这不等于无视了他的存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