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45.迟暮的巨人 (第2/2页)
到这一点的卢格安询问道:“怎么?德国的红茶不合胃口吗?” “太苦了。” 伊蕾亚点点头,从桌子上的糖罐里取出两块方糖,放在红茶里。搅匀后又喝了一口,紧皱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 她瞥了一眼卢格安一口没动的茶杯,戏谑地反问道: “怎么?卢尔尼雪夫斯基先生也喝不惯苦茶?” 卢格安撇撇嘴:“如果可以,我宁愿来一杯威士忌。” 说实话,即使来自天朝这种茶叶大国,卢格安也真的喝不惯茶叶。这只是个人的喜好问题,他对酒精类的饮品更来感。 就在卢格安和伊蕾亚两人唇齿相机,互相拆台调侃的时候。另一边希尔伯特的嘴也从未停下,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哥廷根大学的辉煌。 这时,伊蕾亚突然靠在卢格安耳旁,小声问道:“哥廷根大学是出了什么问题吗?” “何以见得?”卢格安疑惑地问道。 伊蕾亚努努嘴唇,示意卢格安看向希尔伯特。 “希尔伯特教授热情得有些反常了。” 卢格安看着滔滔不绝的希尔伯特,思索半晌,结合前世的历史,心中渐渐有了一点明悟。 哥廷根大学,世界学术中心,万学来朝! 这种表面的辉煌下,却有着旁人看不见的困窘。 自从德意志第二帝国以来,政府对人文学课愈发轻视,转而更加关注自然学科。 而像哥廷根大学这种传统的“王国学院”,自然首当其冲。不仅政府拨给的预算越来越少,教授和生源也在逐年流失。 所以,这位迟暮的“哥廷根巨人”也在积极转型,自然学课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希尔伯特此时的滔滔不绝,正是为哥廷根大学立牌面,吸引这些人才来哥廷根大学就读。 但可惜…… 卢格安叹了口气,流露出一点惋惜之情。 这位“迟暮的巨人”确实在自救,甚至一度创就了人类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辉煌的哥廷根时代”! 但自从NAZI上台后,犹太数学家遭到迫害,哥廷根大学后继无人,终究难逃衰落的命运。 “希尔伯特教授他们也不容易啊……” 伊蕾亚眨眨眼睛,好奇地看着卢格安:“你知道什么吗?” 卢格安摇摇头,轻抿了一口茶叶,没有回答。 “啧,恶趣味……”卢格安这种吊人胃口的行为让伊蕾亚有些不满。 她看着眼前这个突然沉默下来,一脸思索,好像在思考什么大事的青年,轻轻撇撇嘴。 “呵,果然和朗道老师说的一样。” “哦?朗道教授说了什么?” “卢格安·海因里希先生在下一盘大棋。” “……” 听着伊蕾亚的讽刺,卢格安尴尬一笑,摸了摸鼻子。 看来不仅是朗道,就连他这个女学生也是敏锐的可怕! 卢格安刚才确实在思考,要不要做点什么,让哥廷根大学的辉煌能一直延续下去。 这么一所老牌名校,眼睁睁地看着它没落下去,实在是太令人惋惜了。 但话又说回来,做这件事又对卢格安有什么好处吗? 他只是个学物理的,不是圣人。仅凭着一点惋惜与冲动,就妄想去给哥廷根大学做手术,这样的想法是否过于大胆? “Tobeornottobe……”卢格安苦恼地揉了揉头发:“这还真是个问题。” 伊蕾亚看了看卢格安,抿了口红茶,轻轻说道:“безнаправления,безжизни;KeineRichtung,keinLeben。”(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卢格安顿了顿,看着杯中旋转的茶叶,眼神逐渐明亮。 好像放下了什么心事一般,卢格安的视线重新变得清澈。 “所以,这句话又是谁说的?” 伊蕾亚将杯中的红茶一饮而尽,罕见地露出一个笑容。 “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译: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短暂的下午茶后,希尔伯特教授带着这20名研究生,来到以他名字命名的数学研究所。 希尔伯特数学物理研究所,哥廷根学派的核心之一。 刚一进入研究所,就见到不少学者正忙碌其中。 即使已经大学已经放假,这些教师学生也没有离开,依旧在研究所里,努力研究着各自的课题。 这里的学术气息如此之浓厚,即使在爱因斯坦的研究所里,也不曾见到。 这些交流生们好奇地看着四周,眼神中满是好奇。 见到这一幕的希尔伯特笑着点点头。 “你们可以在研究所里自由活动,任意加入你们感兴趣的课题组。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我,也可以问其他教师,我相信他们会耐心回答你们的问题。 就这样,大家解散吧!哦,对了,海因里希先生和亨莉叶塔小姐留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