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少在都市_第二百零四章 至高之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 至高之道 (第1/2页)

    “天脊论道”卧龙笑了,“立于天穹上,笑饮烈风寒。谈天说今古,阐道论长生好好好此情此景,当真是奇特,你我都是世上罕见的陆地真神,就在这里论一论,看看未来的路,到底怎样”

    “阿弥陀佛,卧龙先生好诗意好一个谈天说今古,阐道论长生”活佛对于诸葛宇这个年轻人原本就是赞赏有佳,现在,虽然只是化身前来,但是这个化身拥有自己的思维,拥有相当于诸葛宇的威能,所以他一点都不觉得诸葛宇对他怠慢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来到这里,是受活佛所邀,我也算到,你之劫数就在这两天。”卧龙知道的非常清楚,对于这次来**,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帮助活佛度过劫数,但是活佛与他见面后竟然只字不提劫数之事。

    “无妨,贫僧之劫数,就在明日,届时会有邪魔作祟,望卧龙先生能够助贫僧抵挡一二。”活佛也不多说,“今日我们就论道,不谈其他。”

    “好”卧龙说,“说起道,在下最近对于每一个字的写法都有仔细研究,为什么道字是这样写的,当我明白之后,才领略了华夏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哦卧龙先生请讲。”

    “道这个字,是一个走字底加上一个首字。首就是头、脑袋,代表思维,思想,内在精神;而走字底,代表的是走出的道路。

    道就是用自己思维、思想去领悟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出来。这其中深刻体现了道三千,各取其一的意境以及万道归一的境界,每个人在长生的道路上,都有自己的一条路去走,不必刻意复制他人的道路,因为不论走那条道,都能到达最终,归于一的境界。”

    “卧龙先生拆字简直精湛,对于文字的理解之深刻,竟能从中悟出道理,贫僧佩服”活佛赞叹,“那请问卧龙先生,你的道是如何”

    “我为化身,原本我的道应与那位大人一样,都是降魔,但是我又拥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对于天人感应颇多,所以我渐渐拥有了自己的道,那就是解铃道。”卧龙此刻盘腿走下,面对活佛,两人虽都在风雪之中,那风雪猎猎作响,一般人如果说话,别说对方听到,一张嘴,狂暴的风雪就会死命往嘴里吹,根本无法交流。

    但是他们就这么心平气和的相互说着,似乎周围的风雪寒冷与他们不相干,此刻的他们,身上一点雪都没有,如果是拍电影,让观众看到这样的镜头,观众一定会说,一定是制片方后期特效合成不到位。

    “解铃道呵呵,贫僧还是第一次听说过这样的道。”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的出现,其实很大一部分作用就是为那位大人去斩断因果纠缠,让一切因果都由我来承受,甚至也许在未来,我将会成为一位古时大能的庐舍。但是这并不影响我走出自己的道。”卧龙看着风雪,一脸平静,“解铃道,就是化解众生结下的困惑、冤孽,所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一点一滴得去解开众生心中的铃,让众生释怀,超脱,那也是一种功德,一种修为,一种大愿力”

    “妙,妙,妙解众生之铃,释怀众生”活佛赞叹不已,“那么岂不是会沾染上很多因果因果不清,修为不进啊这又何解”

    卧龙摇摇头:“非也非也众生有情,有情众生,红尘,似火,正是有了这样的众生,我才有大愿力去坚持自己的道因果也好,因缘也罢一切都去遵循就好如果哪一天,纠缠太多,无法理清,那便是我境界圆满即将突破之时。

    化解一因,势必诞生一果,诞生一果,恐怕就会起因。因果与阴阳同理,阴阳相互,不可分割,因果无法彻底化解,只得一点点抽丝拨茧,用时间的长河,去慢慢洗刷。这其中的妙处,不可说,不可说。”

    “天下之大,众生因果如何一一解除”

    “行己之功,立众生之标榜,展现真善美,使人人向善;传播心自由,使得人人如龙。若能做到这一步,则天下众生之因果,可自行解除。”

    “然世间并非有绝对的善恶之分,吾等如何分辨善需要恶去衬托,美需要丑陋去衬托,真需要虚假去衬托,没有这些,哪来的真善美道经中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是这个道理。虽易经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家望众生人人如龙,但真当众生人人如龙时,那又是一番何种景象

    我佛以慈悲之心度化众生,愿众生均往极了净土,不争,无欲,以大金刚之力降魔,以大慈悲之心救人,正心,正法,使得众生平等,再无争夺,那才是大造化,大愿力”

    “众生不争,众生无欲,可得太平长世,却少了热情,少了本质,若众生均是一副模样,那还是众生我等当以平淡之心看向芸芸众生,理清因果,做出安排,为众生铺垫,使众生开悟,从而人人拥有自己的思维,走向道法之真谛。人人如龙,并非争夺争锋之意,而是积极向上,追求己道。”

    “道不同,必有争。且不闻那时封神一战,乃是阐截二教之争。两教相争,引战祸四起,多少众生为之化为灰灰”

    “正因如此,我等更当竭力引导。此有诸葛宇天尊创立彼岸之光,彼岸燃灯引导众生。更创千古奇阵,念想大阵,结合释道儒三教,联合众生之思维,悟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