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好家伙,算我没看错你  (第2/2页)
就只能沿街乞讨。”    “得先生慷慨,这才让我赵家族人,活得下来。”    “我赵家上下,感激不尽。此大恩大德,赵家无以为报。”    说完,赵族长再次深深一拜,紧接着伏地磕首。    宋立昌见此,有心想要过去搀扶,但赵族长跪着的双腿,向后挪动,宋立昌也只能放弃。    磕首过后,赵族长起身继续说道:“蒙朝廷不弃,蒙虞王殿下大恩,赐予我等石灰,以治瘟疫。”    “然老朽在领取石灰过后,自官差口中得知,全城上下,按户籍配送石灰。”    “老朽听闻后,召族人相商,这便是到了我等报答先生恩情的事情。”    “还请先生,勿要推辞!”    赵族长说完,再作揖拜道。    宋立昌此刻,心中五味陈杂。    看着周边上百袋的石灰,想要说些什么,却都被堵在了喉咙里面。    他之所以会散尽家财,去帮助如赵族人这般的穷苦人家,都是因为自小父亲的教导。    宋立昌的父亲,是元朝的流民。    元朝末期的汉人流民,是超乎想象的多。    而宋立昌的父亲,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就是在即将饿死的时候,得到了别人的帮助。    其父临时的时候,在床榻上拉着宋立昌的手,最后述说道:“我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有恩公的帮助。”    “但我已经找不到恩公的踪迹了,也不知道他现在如何,后人如何。”    “答应我,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多去帮助别人,假若因此,帮助到恩公的后人,亲友。”    “九泉之下,我也能瞑目了。”    便是如此,才有今日散尽家财的宋立昌。    赵族长作揖过后,直接转身离开,显然是担心宋立昌推脱。    宋立昌见此,喟然长叹。    旁边老管家过来迟疑的问道:“老爷,这些石灰”    宋立昌看向赵族长的背影,还有附近街道,躲避着的赵家族人。    随后深深作揖。    起身后,这才说道:“搬回府中吧。”    众多下人闻言,立即就兴高采烈起来,年轻力壮的,扛着石灰麻袋就往里走。    瘟疫地区的石灰,几乎相当于黄金一样的贵重。    且现在官府严格限制,不允许买卖,只能是官府配额。    就算是想要送礼,走点后门多要些,都不被允许。    这个时候作妖,那就是饭碗都保不住了。    宋立昌回府后,正好碰到问询赶来的妻子。    妻子显然已经知晓了情况,笑得很是高兴。    “老爷,妾身”    宋立昌挥挥手,打断了说话,道:“不必说了,记得让下人们好好使用石灰,尤其是那些老鼠洞,必须要填满了。”    “妾身明白。”    应付了妻子后,宋立昌回到书房,嘴角不由微微上扬。    都说施恩不图报,但在这关键时期,得到如此报答后,宋立昌的心情,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不过事情显然没有这么快结束。    宋立昌回书房不久,老管家又过来了。    “老爷,外面有群英商会的人过来找。”    宋立昌有些疑惑,在这个时候,群英商会的人过来干嘛。    作为实际上的商人,他对于群英商会当然不陌生。    这个庞然大物,在大明有着很深的背景不说,其中掌控的雪花盐,每年产生的利润,难以估量。    只是宋立昌跟他们,交集不多。    微微思索一番,宋立昌吩咐道:“招待他们到大堂伺候。”    来者是客,宋立昌自然没有拒绝见面的道理。    不过老管家却有些为难的说道:“老爷,老奴已经招呼过他们了,不过他们并不想进府里来,就只是在大门口守候。”    “说是商会里的命令,不允许登门。”    宋立昌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道亮光。随即直接向大门再次过去。    大门口,宋立昌见到两名,全身包裹的极为严实的男子。    除了双眼外,连手都带了绢布手套。    显然对于瘟疫的了解程度很高。    看到宋立昌出来,两人作揖,宋立昌回礼道:“不知群英商会的诸位,来到鄙府,可是有什么事情。”    两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人从怀中掏出精美文书,双手递给宋立昌,恭敬的说道:    “根据总会下达的要求,群英商会邀请宋先生担任河南省内,群英商会分会会长一职,还请先生过目。”    宋立昌闻言,有些不敢置信的接过文书,当场就开始查看起来。    上面的内容,正是邀请宋立昌担任河南群英商会分会长。    宋立昌有些不敢置信。    这几乎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可谓是一步登天都不为过。    在文书的后面,还有关于宋立昌的月钱。    除了基本的月钱外,还可以享有整个河南群英分会,季度总利润的分红。    虽然数目不高,但是总量难以估计。    “敢问宋先生,可否是能应下。”    见宋立昌半晌不说,其中一人不由问道。    宋立昌是个好人,但他不是傻子。    这都不应,那就是愚蠢了。    “蒙受抬爱,宋某不敢回绝。”宋立昌作揖说道。    两人再次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再次掏出一本册子递过来。    “会长,这是城内商会的物资详细,上面早有传达,城内一应调度,任凭会长做主。”    朱英抵达汝阳城外,已经有大半个月了。    在这大半个月的时间里,朱英以虞王的身份,统筹跟瘟疫有关的所有事情。    本来的四万骑兵,现在大概只有两万不到。    其他的骑兵,都负责去各关卡巡视,同时监督粮食,石灰,口罩等物资的运送。    朱英从来不小看人的贪婪。    不管是官员还是商人,在这个关头指望他们发善心,就现在这世道,真就是个奇迹。    宋立昌就是个奇迹,但不要把这样的奇迹,当作常态。    严格把控,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从每天出入奏疏来看,现在整个河南地区的瘟疫,基本上都控制了下来。    数量极多的猫被送入野外抓捕老鼠。    城内毒鼠药的不断使用,加上石灰,隔离等政策。    鼠疫本来也没什么潜伏期,很快形式就开始好转起来。    其实就瘟疫而言,之所以这般恐怖,死这么多人,主要还是不知道传播途径,陌生,恐惧。    只要了解个中弱点,也没啥好害怕的。    这天,有关于高丽的情报,送到了朱英这里。    叶月清陪在身边倒茶,朱英看完后,感叹道:“好一个道衍法师,他是真的敢做的。”    朱英从来就没想到过,姚广孝的胆子,那叫一个大。    借助自己在高丽的底牌,强行逼迫李成桂,给他军队。    而后更是卷走了十五万大军平倭。    十五万大军。    这哪是什么平倭寇,这完全就是直接打倭国了好嘛。    从姚广孝传递过来的一些意思中,朱英看得分明。    一个多月后,就要出征对马岛了。    “好家伙,算我没看错你,这下子李成桂,就是真的很难受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