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8章:蓝玉的优点  (第1/2页)
    ,大明皇长孙    朱英为太孙,虽没有经过正式的册封,但太孙印玺已经到手,类比官员来说,就相当于已经实授,只是还没上任。    太孙下达的命令,成为令旨。    也就是说,如今对于整个大明来说,朱英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朱元璋对其的宠爱还有信任,他下达的令旨,除非朱元璋下达谕旨拦截,否则就是定论,就是王法。    除了一些重大事情,比如罢免任命正三品往上的大臣,或者数额比较大的赏赐,亦或是修改大明律这些事情外,其他的事情,朱英已经有了直接的权力。    这些相对来说比较小的事情,不会在第一时间汇报到朱元璋那里,记载是肯定有的,朱元璋若是有兴趣,也可以查看过往记载,知道大孙干了些什么事情。    朱英离开的时候,关于办厂的令旨,已经授予给了张伯。    张伯已经凭借这令旨,取得官府的协助。    这里的协助,是必须协助,否则就会被治罪。    不遵令旨,不遵谕旨的罪名大小,几乎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当天下午,张伯就去了锦衣卫,请锦衣卫协助寻找办厂的场所。    锦衣卫明面上只有五千六百人的编制,但下属的分支机构可不少,哪怕是最底层的锦衣卫,下线的人数,怕也是有几十甚至上百人。    这些人,共同构造一个庞大的情报网,这个网里,包含了京师的一切,这才是锦衣卫能够掌控京师的缘由。    “张伯,这些场子的要求,动辄便是百亩地大小,怕是在外城这些地方,不是很好寻找,可能需要另建新址方可。”    “只是不知道太孙殿下可是有多久的时日要求。”    接待的锦衣卫千户,恭敬对张伯问道。    对于张伯,整个锦衣卫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不认识的,如果不是今天上官们恰好办差去了,也轮不到这个千户来接待。    千户心中暗暗欢喜,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这名接待的千户,其实张伯也是熟悉,不然也轮不到他来接待。    他就是最早发现朱英的锦衣卫,陈知。    当时朱英到平安茶楼的时候,正是因为他看到茶楼开业极为热闹,然后去买了几个馒头。    然后孝敬百户,百户孝敬千户,千户孝敬镇抚使宋忠。    最后才发现了朱英。    终究来说,当时陈知这个小旗官,多少还是有些功劳的,只是这个功劳上不得台面。    但就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陈知直接就到了千户的职位。    可谓是一步登天。    现在面对张伯,自然要尽心尽力。    张伯微微思索过后,道:“殿下倒是没有交代具体的时日,不过我等办殿下所吩咐的差事,自当是越早越好,容易哪天殿下过来查看,一见未有动静,怪罪下来,你我可是担待不起。”    陈知闻言,重重点头。    锦衣卫这个行业,作为皇帝直属机构,内卷极为严重。    哪怕是太孙殿下几句不满的话,传到了锦衣卫这边,比起官员来,可是要严重多了。    他这个千户,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会被打回原型。    可是看着文书上的要求,陈知的眉头紧皱。    不管是酿酒厂,纺织厂,制衣厂,糖霜厂等等,这些场所的要求面积,还有招工人数,都是非常巨大的。    以往哪怕是皇家八局,都没这般多人,上面甚至招人都没啥要求,只需身体健康,年龄符合,无不良嗜好,就能报名。    随便一个厂,都是五千人的标准,还要搭配住宿,这地方,可就太难招了。    唯一符合条件的,只有军中营寨了。    可陈知总不能汇报上去,让营寨中的军人给让个位置吧,那会被锤死的。    张伯安静的喝着茶,也没有催促的意思。    他很清楚,目前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只不过张伯对于整个京师的情况也不太熟,平常也就是街道间还算熟悉。    涉及到选厂造址,就一眼瞎了。    这个任务,当然是让锦衣卫的人来办理。    陈知下意识的看了看张伯的神情,见此平静淡然,知晓这次对于自己而言,福祸相依。    若是办好了,则极有可能更进一步,甚至自己的名字,都会出现在太孙殿下的眼中。    若是办砸了,怕是这后果,就不见得能够承担得起了。    其实陈知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将这件事,转交上去,给锦衣卫的上头去办理。    譬如镇抚使宋忠,譬如都指挥室蒋瓛。    功劳捞不到,但也无须担责。    可陈知哪里甘心,这可是个天大的机会,若是错过,怕是一辈子都要后悔。    这一刻,陈知的脑子,从未向现在这般运转得迅速过,隐约模糊中,浓密的头发都有掉落的现象。    终于,就这么静默差不多一盏茶的时间,陈知的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出了个算是不错的法子。    稍稍在心中组织下语言,陈知就开口说道:“这些场子的要求,目前遍观整个京师来说,都没有符合条件的,哪怕是有些大宅院大小相近。”    “可是这些宅院格局过于错乱,而且改造起来,也极为费事费力。殿下要求的这些场子,只能是寻一些地方,另行建造方可。”    张伯闻言点点头,道:“老夫也清楚,只是这般一来,耽搁的时间怕是就长了。”    陈知立即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张伯,你看这般如何,现在咱们先弄一些临时的地方,那些厂子的建造,也同时进行着,下官看招工的要求,即便是不懂的,也能进入。”    “想来肯定需要师父带领,先干段时日的学徒。”    “即使上手最快的学徒,少数也得两月的时日吧,有了这些时日,厂子肯定就建造好了,且还不需这般久。”    “到时候等厂子建好,这些学徒们也学得差不多了,一进入就能立马做事,前后也没多大的耽误。”    “张伯,你看这个法子如何。”    陈知一边说着,一边给张伯的茶杯中添着茶水。    张伯心中稍微思索一番,而后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