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80_第13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2章 (第3/3页)

展感到悲观,于是纷纷辞掉工作、关掉工厂,选择了移民海外。

    在这种背景下,香港制衣业肯定也有不少老板想要落袋为安,尽快出售自己手里的服装出口配额。

    当然,无论是建制衣厂还是收购出口配额,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他现在只是理出了大致思路而已。

    周阳在南头工业园待了一个星期,才重新返回香港,然后去其昌保险转了一圈。

    “周董,我们遇到竞争对手了,特区政府来和我交流的官员告诉我,中国人民银行不久前刚刚批复同意了,香港民安保险公司可以在深海特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周阳刚走进自己在其昌保险公司内的豪华办公室,奎因·艾尔登就来向他汇报了一个坏消息。

    “具体什么情况?”周阳有些难以置信,现在才1982年而已,国内怎么可能这么早就允许海外险企独资进入内地市场。

    “这是安民保险的具体资料。”艾尔登向周阳递了几页文件。

    周阳迅速浏览了一遍,才明白事情是怎么回事。民安保险原来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它其实是一家披着港资外皮的中国国有企业。

    “既然人保早在去年就已经与AIG成立了合资公司,你也可以向深海市政府问一下,我们其昌保险有没有可能,与民安保险一起在深海特区设立一家合资保险公司。”

    周阳看到资料里说,人保早在1980年就与AIG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在香港和纽约经营保险业务。

    说起AIG公司,它是美国最大的保险企业之一,即使在次贷危机中遭遇重创,也因为大而不能倒,成功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输血救助。

    实际上AIG和中国渊源颇深,它中文直译是美国国际集团,但其实很早就有另一个中文名字——美亚保险公司。

    1919年,一位叫史戴的美国人用300日元作为本金,在上海成立了一家以经营水火险为主的保险代理公司——美亚保险,第一次把保险的理念推销给了上海的中国企业家。

    两年后,他又在上海成立了另一家人寿保险公司——友邦保险,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史戴觉得中国局势危机,提前把自己的保险事业全部撤回了美国。

    等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史戴旗下的友邦保险再次返回亚洲市场,而美亚保险则专注于美国国内市场。

    而当中国局势很快再次陷入动荡后,友邦保险于1948年把总部从上海迁到了香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友邦保险目前已经是全港乃至全亚洲,规模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

    其昌保险的规模虽然无法与友邦媲美,但历史更加悠久,除了被佳宁置业收购而卷入无妄之灾外,经营也一直十分稳健,在香港保险业的声誉和地位,比内资出身的民安保险要高不少。

    更重要的是其昌保险现在的老板换成了周阳,他从发行美元债到成立南头出口工业园,一直在积极帮助特区政府出谋划策,绝对算得上是爱国资本家。

    现在周阳掌控的其昌保险有意来深海特区发展,市里的领导们总不能直接回绝吧,这样做事不地道。

    所以深海市政府方面,最可能的做法就是主动帮周阳,去说服民安保险的高层接受与其昌保险的合资提议。

    对深海市政府来说,从香港引入民安保险的目的,主要是给前期来特区投资的外资企业提供保险服务。只要其昌保险不追求合资企业的控股权,由它这个实力比民安保险更强大的新股东加入,特区政府自然求之不得。

    “我待会儿会给益达、开达这些香港企业打电话,让他们也帮我们曲线救国一下。就说民安保险在香港的品牌不够响亮,他们希望能有多几个选择,而不是任由民安保险在特区内垄断宰割。”周阳想了想之后又说道。

    中外合资现在是一种先进的潮流,只要其昌保险不追求合资公司的控股权,这次还是很有通过与民安保险合资的方式,提前踏足国内保险市场,虽然经营范围只限定于深海特区范围之内。

    但是正所谓一部快就不不快,等十几二十年后,中国逐步对外开放保险市场之后,其昌保险足以凭借先发优势,比其他外资竞争对手更好的适应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