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五章 成事 (第1/2页)
重返1990第三百一十五章成事“刚才说道修路的事情。”李明超对白雅玲说道:“这个事情是值得讨论的,你再去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吧,我可以出百分之七十的钱,剩下的你们来凑,看能不能够成事。” 发展乡村,自然还是那句话:想致富,先修路。 道路通了,很多事情都好办。 物资可以更加容易进去,生产的货物也能够顺利运出来。 就比如说养猪,李明超觉得这个是有搞头的。 现在城市里面吃到的猪rou,大部分都是用饲料给填喂出来的,没有什么营养价值。 所以一些比较讲究的有钱人,比如黎嫦他们家,就会有专门的供rou农户。 那是专门挑选过的精品猪仔,放到了农户下面,然后让放养出来,在山上散养。 这种猪rou吃起来,味道特别香喷喷的。 虽然是比不上那种野猪,但是也跟饲料填喂出来的猪rou,要好很多。 “那就太感谢老板您了!”白雅玲差点跳起来,她激动地说道:“这么多年了,不少人都提过要修路,但是始终都没有能够搞起来!” “你也先别高兴得太早。”李明超说道:“他们未必会同意。” “您都愿意出百分之七十了,他们肯定会同意的。” “未必。” “为什么?” 李明超其实明白,村民们是恨不得李明超出全部的钱的。 在他们的眼里看来,李明超的钱就是大风刮来的。 靠着花海,李明超是赚得盆满钵满了,出这么一点钱来修路,是天经地义的。 可是李明超之所以要提出职员椅出百分之七十,是留了一个心眼的。 道理很简单。 如果你一开始就给他们全部,他们未必会感恩戴德。 经过了讨价还价之后,李明超再做让步,他们就会欢心喜地的了,到时候能够避免很多的麻烦。 “你先去做一下他们的思想工作再说吧。”李明超对白雅玲说道:“虽然我不是花海的人,但是我感觉我比你这个在这儿土生土长的人呢,还要更加了解花海。” “行吧。” 凤晴花海做出来的糕点,确实是好吃。 众人吃起来,是称赞不绝。 李明超看向了卢文静,这才说会道了正题上面来:“刚才喊你过来,其实是想要问一问你们家养猪的事情的。” “我爸?”卢文静皱起眉头:“他没有什么文化,只会养猪,这有什么好问的。” “哎,你可千万别这么说。”李明超摆了摆手,说道:“劳动人民的智慧里面,其实是大有学问的,你可不要看不起你爹!” 卢振兴的养猪场虽然规模不大,而且也是放在猪栏里面圈养的,但是李明超还是想要让他来做一下组织,看能不能够做一个放养的养猪场。 “可是我爸没有放养过。” “道理是一样的。”李明超说道:“其实你们家的这个小生态,是非常有科学根据的,你们家有鱼塘,甘蔗地,还有养猪场,你以为就是那么简单的几样项目吗?” “难道不是吗?” 众人也不太明白,李明超到底是要说什么。 “猪粪可以用来种甘蔗,甘蔗叶子可以用来喂鱼,而鱼塘里面产出来的淤泥,则是可以用来养甘蔗,还有一些鱼塘底下的藻类和水草,则是上好的猪饲料,这是一个循环生态链啊!” 连卢文静都从来没有想到这一层,她只知道他爹是每天起早贪黑,又是割草又是挑粪的。 从来没有认真地想过,她爹卢振兴为什么要做这三样项目。 看来确实是有一定的联系。 “生态链建立起来之后,是能够省去很多的成本的,这一点,卢大叔,确实是做的挺好的。” “这其实也不是他的创意,这应该还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李明超说道:“上一辈的人,应该都知道会这么来运作。” “所以你是想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按照这个逻辑,去搞一个生态农场,是这个意思吗?”冷霜问道。 “对,做放养的山猪rou。”李明超点点头,说道:“我们要是能够把握住这个技术,再通经过互联网将这种山猪rou给推广出去,就不愁挣不到钱了。” “跟山货不一样的是,养猪这个事业,是可以从年头做到年尾的。”冷霜说道:“甚至是到了年关的时候,猪rou还会涨价,还能够大赚一笔呢!” 李明超点点头。 这也是他的意思。 之前吧,李明超是想要发展黎嫦的糯米香茶的,但是后来发现,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糯米香茶的原材料,有一样是可遇不可得的。 就是那寄生叶子。 特别是黎嫦所需要的,更是罕见的枫木寄生叶。 这种东西不能够通过人工来种植,只能够到深山里面去找。 显然不适合发展起来。 不然以花海的村民们的技术,想要种出来这寄生叶,比登天还难。 所以李明超还是得转变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