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 北上 (第3/3页)
刚刚得知忠民党的曾光先来到了北海,他一下子紧张起来,他知道没有什么大事情曾光先不可能百忙之中来到这里。 他心里道,难道是前不久资政院上的事情被忠民党抓到了什么证据? 想到这里,他立刻让人将徐从文找来道:“你去查一下,看看这些日子出事故的企业情况如何,再好好查一查事故伤亡情况是不是真实的,究竟有多大的误差。记住,一定要小心行事,恐怕有些人已经查到了些什么。” 他知道肯定有瞒报的事情,但是他在此时也只能选择放任了,毕竟想要发展北俱,就等让这些人留在这里。没有了这些大商人,北俱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内阁的开发计划也就无从谈起了。但是,他也知道,如果这件事情被捅出去,不光是自己要下台,在北俱省爱国党估计也会落下个一败涂地。 徐从文奇怪道:“省长,其余两党的能力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情况发生吧?” 丁开云捏着太阳xue道:“还是小心为妙。”说完就倚在沙发不在有什么言语,徐从文随即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曾光先一直待在党部内没有离开,他知道丁开云应该知道自己已经来了,他有些期待想看看丁开云下一步怎么走。很快,丁开云就让他知道了自己的棋。一个政府调查委员会成立了,几个涉事生产事故的企业被关停。丁开云看着报告心道,你不是想查吗?我把厂子先关停,看你怎么查,你想在这里耗着那咱们就看看谁耗过谁。 这时候,被关停的北方矿业的总经理李祥求见。 “丁省长,您看,咱得关到什么时候啊?”李祥对于关停是有抵触心理的,毕竟你让一个日进斗金的地方一下子关了,任谁也不会痛痛快快同意的,但是李祥不是不识大局的人,他明白一旦是瞒报伤亡的事情爆出来,自己的企业全卖了都不够缴纳罚款的,何况自己还得进去蹲个十几年。于是他关停了企业进行整改,把工人通通转移到了别的地方的矿上去了。 “李总啊,着什么急?这件事搞不好别说开工啊,自己的性命都会保不住的。”丁开云笑眯眯道。他也是恨极了这些人,为了钱什么都不顾,搞出这样的事情还瞒着他。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其实也是帮凶之一,一开始自己不纵容的话也不会发生这些事情。 “丁省长,咱的小命可全在您手里啊,希望您能高抬贵手,好让我等还能为了北俱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说着,他将一盒茶叶放到了丁开云的桌子上,“一点小心意,知道省长喜欢喝茶,特意让人弄来的好茶,希望省长能细细品味。” “你看,李总你这就见外了,现在只是让你们整改,整改好了自然能开工,你们大可放心。你回去告诉其余几位老总,我会尽快让大家开工的。”丁开云笑道。 “那就劳烦省长了。您忙,我告退了。”临走的时候他还看了茶盒一眼。 丁开云笑着送走了李祥,回到座位上看着那一盒茶叶一眼。他伸手拿过盒子,一入手就察觉到有些不同,他打开茶叶。 果然内有玄机,他小心翼翼将茶叶倒了出来,揭开下边垫着的纸,里边是一张支票——帝国狮城银行的两万元的支票。要知道,在帝国,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40明元左右。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丁开云来讲,这么多年他都没有见过这么一大笔钱,他的竞选资金都是党安排的,他根本就不用去思考那么多事情。 他犹豫了,他知道一旦开始收钱了就等于被这些人绑架了,但这笔钱对他来说实在是很有诱惑力,他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京城读书,想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他自己也想挤进京城的上流社会。最终,他还是将支票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北海城内的气氛愈发紧张起来。紧张的原因来自忠民党资政刘启山在省资政院会议上质询省民政厅厅长杜伟:“这半年来,整个北俱的生产事故的次数和伤亡数字到底真不真?” 杜伟面不改色道:“当然是真的了,民政厅有详细的调查文件可以证明,这些可以随时公开,而且我们已经根据上一次会议中各位资政的意见组建了调查委员会,对涉事的企业进行了再一次地调查,并关停了数家企业进行整改。” 刘启山打断了杜伟的讲话:“好了,杜厅长,我现在手里有一份证据,证据显示一起煤矿事故中的伤亡人数和报告上的人数明显对不起来。请问,这当如何解释?” 杜伟:“这是不可能呢!我怀疑证据的可信性?” 刘启山大声道:“那我请求资政院组建特别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而不是由民政厅组建的委员会调查。” 其余忠民党和民主党的资政随即大声附和,场面一时间变得混乱起来。 院长尽力地维持着资政院内的秩序。爱国党的资政则是大声反对这个提议。刘启山大声疾呼:“我们不能用帝国人民的鲜血来染红我们这片土地,我们不能让后人戳着我们的脊梁骨骂我们是要钱不要命!今天要是不通过我的提议,那我们明天就去京城,定要把这件事捅出去,让帝国资政院和内阁来查清此事!”他说完后资政院内的气氛顿时被推向高潮,两党的资政奋力地鼓掌和大声地叫好,一部分爱国党的资政也起立为他鼓掌。 随后,他像是一个英雄一样一边招手一边被两个警卫送了出去。最后,爱国党占绝对优势的资政院还是没有同意组建特别委员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