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章 大发展 (第1/2页)
,帝国之星 帝国的改革全面铺开。 武昌城,这里是帝国交通枢纽,现在正在修建从这里直接去长安的铁路。之前要绕道洛阳,现在直接就能修到那里。 不光是铁路,武昌的飞机场也在建设。 这是帝国中西部目前最大的机场。 交通部的规划中这里将座位南北方和东西部的转机机场,因为现在的飞机航程不够,很多时候要进行降落补充燃料。 而且天空航空公司的第二个分厂就要建在这里,就连京城钢铁厂也要在武昌设立分厂。 武昌几乎成了一个大工地,在帝国内阁的设想中,要武昌带动整个帝国中部的发展。 “市长,京城交通部的人已经来了,咱们是不是去接一下。”武昌市市长谢昆忙得脚不离地,事情太多了。 各个大项目都要自己亲自的协调,别人根本不够资格。 “让刘市长去,兵部张侍郎来了,我得陪着去看军工厂。”帝国在京城重要的军工厂要搬来武昌,选址已经定好。 如果能搬来,光是每年采购的材料就能让武昌很多工厂吃饱。 这可怠慢不得啊! 谢昆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如果能顺利将这些产业都落实好,自己下一届的市长之位就等于定下了。 武昌的地位在帝国内的直线升高,自己在忠民党的地位也是往上窜,说不定干两届市长就能竞选整个湖北的省长了。 弄好了还能进内阁干个部长,对于委员自己则是不敢想。 想到这点,谢昆也就不觉得自己现在有多累了。 军工厂的选址在汉阳,武昌城给其腾出了一大块地。 兵部右侍郎谭谓颇为满意地点点头,笑道:“这块地可别军工厂在京城的大多了。” “我们武昌对前来建厂是十分慷慨的。”谢昆颇为自傲道。 省里对武昌的发展也是十分支持,已经准备将武昌边上的两个县拨过来,到时候又能腾出不少土地。 “谢市长,不瞒你说,兵部还准备建一个兵工厂,正在全国各地选址。”谭谓不经意道。 “新的兵工厂?” 谢昆一听来了精神。他现在也算是帝国地方上的高层,对于帝国的很多动向都十分了解。 太子殿下登基后肯定是有一番作为的,兵工厂以后肯定是要忙碌,而兵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这可是解决就业的好项目。 如果自己能多引进几个这样的项目,有饭吃的工人还不把票都投给自己? 过年以来,报纸上就在鼓吹以地区发展论英雄,将松江、京城、香江、江宁的几个市长进行连番报道。这在之前是不可能的,看这阵仗有可能是内阁授意,甚至取消了党派之见。 如果自己能在这几大报纸上露脸,那整个帝国就知道有自己这号人物了。 想到这里,谢昆就热血澎湃。 送走了谭侍郎后,他立刻登上来去京城和火车,他要抢在别人前边,将新兵工厂的项目拉过来。还要去京城那边看看,还有什么好项目争取过来,整个湖北的经济都太落后,即便是想要找工作也只能去武昌这样的城市,自己虽是一城之官, 背后却有整个省的劳力。 只要建工厂,就不怕没有劳工。 谢昆的火车停在郑县做短暂的停留,旁边的包厢里的换了一批新的乘客。 谢昆正要继续休息,外面却传来了熟悉的嗓音。 “文东?”谢昆推开门道。 外面一中年男子,一愣,看向这边,随即惊喜道:“原来是谢兄啊!” “果然是你啊,快来,快来!”谢昆热情道,“没想到在这里能碰见兄弟啊!” 庄文东,帝国长安市市长。 他和谢昆年龄相仿,在京城开会的时候便经常一起讨论,因而十分熟悉。 “你这是去京城?”谢昆询问道。 庄文东点点头道:“如此大的动静,自然要亲自跑一趟,我们那不如您的武昌,位置优异,不去争取,很难有好的发展。” 长安城虽然在西北地区算是大城市,但是如果放在中东部就没法看了。差距太大了,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就连武昌这几年的发展都十分迅速,也是长安不能比的。 “您这是京城?”庄文东反问道。 谢昆有些矜持道:“我就是去看看。” “听说兵部还要新建一个大型的兵工厂,不知道谢兄听说没有?”庄文东试探道。 要说谢昆没有听说,他是不信的,武昌这样一个交通发达的地区,很多消息都要比自己灵通的多。 “听说了,不知道会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