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元宵宫宴 (第1/1页)
夜晚,梨香院。 薛姨妈、薛宝钗和薛蟠三人共聚一堂。 一旁的薛蟠眼神迷离,神情颇为不耐烦,道:妈,出什么大事了,火急火燎地把我喊回来。 薛姨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怒道:孽障,成天只晓得闯祸,哪里关心过家里的事。 薛蟠被怼的没脾气,只能悻悻赔罪。 宝钗见薛姨妈数落薛蟠,也是一脸无奈,这种事屡见不鲜,早已习以为常。 稳过心神的薛姨妈道:你meimei二月初二就要出嫁,你这个哥哥合该上些心。 薛蟠闻言眼神一亮,赶忙道:这事定下了,好啊,好啊。 薛蟠嘴上没个把门,喝点小酒,宝钗和赵昕的事儿便宣扬出去,时间一晃过了大半年,这个事也没个音信,外面闲言闲语的早就传了出来。 为了此事,薛蟠没少被怼。 薛姨妈自是晓得,不然也不会如此心急。 若是宝钗和赵昕的事不能成,那可就丢了大脸,同时,宝钗的名声也就毁了,以后哪个好人家会迎娶宝钗。 “妈,王爷那边是如何定的,我可就这一个meimei,该有的场面可不能少。” 薛蟠的话让宝钗和薛姨妈心底里欣慰极了。 “这孽障总算懂些事。” 薛姨妈欣慰道:放心,王爷那边自有安排,定不会落了场面。 “这是王爷那边的聘礼清单。”话罢,薛姨妈示意,香菱便拿着册子递给薛蟠。 薛蟠摆出一幅认真的模样瞧了起来: 1、黄金一百斤。 2、白银万两。 3、马匹六十匹。 4、金茶筒一个,银茶筒两个。 5、银盆子两个。 6、绸缎一千匹。 7、驮甲二十副。 8、玉器二十件。 9、玉如意四柄。 10、龙凤呈祥珐琅盘一套以及名人字画。 等等…… 饶是薛蟠也是大吸一口凉气。 这份聘礼几乎快达到元春嫁入王府的规格了。 这份聘礼,薛家惊讶,但并不是惊讶数额,而是王府的重视程度。 薛蟠虽然混帐,但是不傻。 薛姨妈笑呵道:咱们也得好好筹备一番,可不能让别人小觑。 古人重男轻女。古代许多落后的地方,生下女儿就溺死。因为他们觉得女儿是赔钱货,男孩能挣钱养家,女儿只能张口等着吃饭,而且出嫁时还得陪送一大笔嫁妆。 男孩结婚费用则比女孩少很多。算一笔经济账,女孩是赔钱的,所以都说丫头是赔钱货,尤其是穷人,家家不愿意生姑娘。 而像宝钗这种,其实是元春给薛家增门面,毕竟,不是正妻,只能在聘礼上下点功夫。 当然,若是一般的妾,则不需要嫁妆,男方给的钱也不叫聘礼,只能说是花钱买断,妾室是私有物品,可以随意处置,薛家怎么可能会让宝钗成一般的妾室。 瞧薛姨妈高兴的态度,看样子是准备大出血。 宝钗坐于堂上,一直沉默不语,毕竟是自个的婚事,宝钗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只能由薛姨妈和长兄薛蟠商议。 只是,薛宝钗难免对于未来充满彷徨。 而另一边,果郡王府里,元春一五一十地向着赵昕汇报。 当赵昕听到聘礼的时候,赵昕眉头一挑,不由地rou疼。 看来,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娶媳妇都是贼花钱的事。 聘礼是男方给女方的礼物,在古代的时候,一般由女方父母收下。然后女方出嫁的时候,父母会为其准备另外的嫁妆。古代女子出嫁后,基本上很少回娘家,也不会给父母养老。因此聘礼不但是求娶的礼物,更是给新娘父母的养老钱。 好在,人嫁过来了,嫁妆也不会亏,虽说是宝钗私有财产,可好歹也是王府财产。 不过,赵昕还是强装镇定,道:既然夫人确定了,那就这样办吧。 元春心里有数,只是感觉好笑,娇声道:爷可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赵昕扯了扯嘴角,道:夫人安排的甚是妥当。 崇明帝十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大顺朝颇为重视元宵节,元宵节这天,除在宫中放灯,御园中同样放灯收灯,并大放烟火,演出音乐、百戏,赐食观剧,崇明帝在乾清宫设宴与家人共度佳节。 这天,赵昕又是无奈地穿起蟒袍,过年期间,赵昕去宫里的次数变得极为频繁。 宁为鸡头,不作凤尾,宫里得处处小心,处处提防,自是比不上家里,奈何由不得赵昕选择。 乾清宫,灯火通明,此为家宴,赵昕自然得早来,哪里还能像宫宴人多时那样混。 当然,家宴的人数自然也不少,皇家子弟众多,除却赵昕等五个皇子在,其余宗室诸王亦在其列。 宫中无论是典礼还是宴会,从未出现过男女欢聚一堂的场面,只有皇帝一个男性能与宫中女性一同饮宴,皇子作为他们的儿子(除了幼龄以外)也不得参与。 元宵节大致有四大内容,赏灯、看戏、观烟火、吃元宵。 大顺朝的人格外喜欢戏曲。 皇宫南府养着上千人的戏班,而且还编排了很多独家的大型戏剧,可以连续演上一个月。对于节庆的日子,更有专门的节目,成为“节令戏”。 看戏和大宴是在一起的,其实观烟火和吃元宵也是一体的。 几位皇子互相交谈,气氛融洽许多。 赵昕虽百般无聊,可还是得正经危坐。 忽地,二皇子笑道:五弟,怎的无精打采的? 赵昕没想到聊到自个头上,于是笑道:几位皇兄讨论公务,小弟我自然不敢打扰。 大皇子打趣道:五弟就是太闲了,不若待会央求父皇赏个差事,省得整日无所事事。 其余皇子一脸赞同,兄弟和睦体现得淋漓尽致。 “哎……众位皇兄,小弟哪里得罪你们了,是不是瞧着小弟空闲多了,自个又忙的不可开交,瞧不惯了。” 三皇子笑道:你这惫懒货,只晓得顽,皇兄们也是为你好。 赵昕直言道:得了,三哥,小弟我不晓得多自在哩。 三皇子笑道:本王看你是流连风月吧…… “皇兄,话可不能乱说,若是让父皇晓得,还不晓得如何训斥哩。……” 忽地,正角上场,崇明帝一身冕服,坐上首位。 “拜见陛下/父皇……”众人齐声拜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