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九章、专业诈骗团伙 (第2/2页)
然后用pos机或网银转账的方式把钱转走。理论上来说要复制一张银行卡,需要持卡人的卡号、姓名、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密码,有些绑定手机号的银行卡还需要手机号信息,复制成功后再将卡内余额盗走,你刚说的第一步,对方以交易为由要了当事人的银行卡号,那么他手中掌握了姓名和卡号信息,身份证信息和密码他是怎么知道的?往下推第二步,对方要打电话听卡内余额,打电话给银行客服查询余额,一般是输入卡号和密码,或者身份证号和密码,对方在通话过程中只能听到声音,并不能看到当事人输入的是什么数字,靠听按键声能听出数字,这方面我真不了解。” 沈天成考虑了一会,开口道:“知道对方的卡号、姓名可以进行网银转账,并不要身份证号,有可能是注册网站的时候填写的,对方设了套,让你一步步走进来,事先都是策划好的,现在唯一不解的是银行密码是从哪个阶段泄露的。” 曹文斌拿出自己的手机,按着上面的按键,123456789*0#,“天成,你听,123,456,789、*0#声音差不多一样,但每三个数字的音调好像有细微的差别。” 沈天成也拿出手机,反复按了几次,“好像音调越来越高,你是照顺序案的,打乱按听不出区别,那么多数字组合,反正我是听不出来。” “犯罪分子要听银行余额,这一点非常可疑,一定是带有某种目的性,除了听声辨数字我想不出别的,这些犯罪分子的手段真是越来越高明,我觉得不管采用什么方法盗取的不重要,钱已经被盗走了,想追回很难。 这种专业的、有反侦查意识的诈骗团伙提前都有准备,不出意外的话犯罪分子用的银行卡也不是本人的,谢队也只能从现金走向来查。 这是新型的诈骗,从电信诈骗发展到网络诈骗,现在又搞出电信和网络相结合的诈骗,性质已经很难区分,这类案件办理难度越来越大,跨省是常态,跨国才让人头疼。” 听完曹文斌的分析,沈天成还在按着手机按键,从学习网络技术开始,他就得了“技术强迫症”,遇到想不通的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非要弄明白才行,不然睡觉都睡不安稳。 丢钱的当事人是师傅meimei的闺蜜好友,能想象到一个姑娘丢了二十多万会急成什么样。 从警以来师傅给予的帮助太多,不光没回报,还给师傅查出了个违纪,遭分局通报批评,还作了检讨,心中一直有些歉疚,所以沈天成很想在这个案子上帮帮忙。 通过之前几个大案的破获,通过和旦旦的交流,沈天成心中有了大致的概念,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到打击犯罪中,技术积累和耐心细致缺一不可,最重要的是,必须比犯罪分子更了解网络工具。 比如犯罪分子使用聊天工具来进行网络犯罪,就要比犯罪分子更了解聊天工具的使用规则和限制,有哪些密保措施、取回密码需要什么验证资料、聊天工具的社交功能有哪些、附属功能是否完善等等,才能从细微处发现蛛丝马迹,从而将线索扩大,大到能将嫌疑人画像甚至锁定真实身份。 “曹哥,这边也下载的差不多了,今天差不多就能完成,我给马局汇报一声,去师傅那边看看。” “行,你去你的,于大一会过来,我把这些资料移交给于大就完了。” 沈天成刚出门,手机就响了,一看来电显示是三中队谢天打来的。 “谢队,你好,我正要过去。” “小沈,案情邵警长告诉你了,我马上把网址、qq号、手机号发你手机上,你看看能不能追一下源头。” “好的,那我马上去警务室,警务室有分局新配发的电脑。”沈天成边挥手拦出租边问道:“谢队,我想问一下,现在案子有没有侦查方向?” “我已经让袁捷带着手续以最快的速度去银行,看看能不能把对方的银行账户冻结。”谢天知道他和邵俊的关系不一般,更知道他担心什么,沉吟道:“不过我估计希望不大,从徐娟娟的叙述判断,对方在行骗之前就做了充足的准备,赃款一到手,应该会第一时间转移。 有做好的网站、有话术剧本、有看起来很专业的客服、准备了多个作案工具,这是一支很专业的诈骗团伙,根据我的经验判断,被骗的不止徐娟娟一个,我下午向局领导汇报,尽快成立专案组,就算赃款冻结不了,也是有迹可循的,我们会追查到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