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十六章】天子的选择-李灼雪 (第2/2页)
前,等待李灼雪的回应。 李灼雪朝他的帝师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白迢星从不仗着自己身份得意妄为,相反,他的一举一动都礼仪得当,让皇帝常感满意。 “陛下,臣以为,此次危机的关键,不在南海,而在西域。” 语毕,大殿内又陷入沉默,这次众人竞相露出奇怪的表情。 “白尚书,你可别忘了,这是南海各省的朝会啊。”兵部尚书孙兆不时转着他那圆溜溜的眼珠子,瞟向周围南海省官员。正如他所说,此次上朝的主题就是研究怎么让南海各省不在一个月后变成鱼饲料,官员也基本来自南海各省。果不其然,那些水师都督、节度使们一听到西域,立马紧绷了脸,又不好对白迢星发作。 “朝堂之上,所议之事,所言之人,皆为大唐江山社稷。何来专为某省之说?”白迢星不容置疑的威严声音掠过殿上的横梁,一股凉风将声音刮散,灌进大臣们的宽大袖口中。 白迢星接着说了下去:“拜占庭水师远道而来,兵疲将乏。我们就在路上好好扔他些水雷,再用轻艇一路袭扰。算他到南海,至少也得大半月。” “做到拖住他们这一点不难,可到了之后怎么办呢?”刘罗桂眯着眼睛,语气中有按捺不住的烦躁,“大人,您总不能寄希望于大半月的时间,拜占庭的巨舰就生锈沉在水里了吧?如果南海水师不得到补充,水雷那点作用微乎其微。” “不,他们的水师不会沉。”白迢星捋捋胡子,微微笑了笑。 刘罗桂有些愠怒:“尚书省的大人也不该拿国家大事开玩笑。” “刘都督,我没有开玩笑。” “他们的水师不会沉,我们拖时间干嘛?贸易线已经中断了!再拖,难道看他们停在南海港外喝酒吃rou吗?” “他们不会进攻。”白迢星语气自若,仿佛在陈述一件千年前的历史,“因为那时,西域的战争已经结束,波斯大败而归。没有陆上牵制的拜占庭水师面对大唐国土,就只能像个瀑布前挥舞火把的孩童,只能遥遥叫嚣,否则他们数量可怜的陆战队一上岸,就会被打成齑粉。” 皇帝努力听完了白迢星接下来痛陈利弊的大论,期间不断从昏沉中挣扎得清醒些。李灼雪只思索片刻,便对自己曾经的老师露出满意的微笑。 这实在是个绝妙的计划。老实说,李灼雪对实际战况也只有笼统的认识。这几天,鹰娑府急报频传,什么拔汗拿西南遭到奇袭,要么就是热海被jianian细污染,还有说波斯疑似有气象武器的传闻,一个比一个离谱。朝上很多人吵着替换罗戈亚,说不定他真的老的不堪用了? 而安西道节度使捷报频传,全息屏上,每封战报都展示着傲人的数字。根据这些记录,波斯人抱头鼠窜,唐军所至之处,无不似天神降临。结果一看军营布局,整个乌兹山战线几乎全部拱手交给了波斯!而剩余的两万唐军龟缩在安西都护府的龟兹城,每分每秒,战线都逐渐朝后方压缩。 唐军在西域已经被完完全全分割成两份,不需要那些圆头巴脑的军官提醒,李灼雪也知道现在情况十万危急。 李灼雪伸出右手,微微压了压。争吵的朝堂上,声音逐渐平息。 “合朕心思,西域不可丢。否则大唐左右掣肘,两面作战实属不利。” 众官员齐刷刷伏倒在地,他们在等待皇帝最终的决定。 “先平波斯,再战西狄。”话音落,百官山呼万岁。李灼雪满意地后靠在龙椅上。 “陛下,可是谁统领援军去西域呢?”御史台头头韦通问道,他肥胖的身躯不安地扭动着。 嘈杂的争论声再次响起,最终,这些声音只剩下两种,一边在喊着李绪,一边坚持武乂和他的卫道军。李灼雪已经有些愠怒了。天子当朝,这些官员好大的胆子,三番五次殿前喧闹,视朝规于无物。 谁当将军去西域。这算个什么问题?值得两派人吵得这么厉害? “白卿,统军之人,可有决定?” 白迢星笑笑,恭敬作揖。以他为圆心,沉默迅速朝周围蔓延。 “陛下可记得拜占庭战事因何而起吗?” “李绪。”皇帝咬牙切齿地吐出两个字。 “陛下可记得救长安者何人?” 当然是武乂。即使现在,卫道军也有一部分留在长安,艰难维持越来越差的治安。 “嗯。”李灼雪还记得白迢星曾当太子太保时,教导自己也用着这样的语气,“朕知道了。就让武将军去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