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6章 【觉醒】与【传承】!(求订阅~月票!) (第2/2页)
于是,失去了双手双眼,却感动了天地的妙善。 长出了千手千眼,证得菩萨果位。 主题也呼之欲出。 那是基于对世界慈悲之心下的...... 【奉献】!! 与平日中,大家所言的“圣母”“女菩萨”不同。 怜悯之心该有,慈悲之心该有。 无论世界如何的现实,这些人性的光芒也该有。 但首先,真正的菩萨,不会强求他人,指责他人。 这些先行的导师,觉悟者们。 是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奉献。 什么都不求,但求实践自身的慈悲之心。 是的。 李少杰所讲的奉献,不是道德绑架。 而是遵从于内心的善,然后付诸于自身赤诚的实践。 去做,而不是说,更不是去指责他人。 妙善的伟大,不在于她的伟大。 而是在于她一开始基于自我善心的奉献。 失去了双手双眼,才获得了千手千眼。 正如故事结尾,扮成了百姓们的合唱团所唱。 “您的千手抚摸着众生的创伤。” “您的千眼观望着众生的痛亡。” 在李少杰的表达中,佛教仿佛开始回归了它本来的目的与样子。 劝人向善。 劝人主动行善,帮助他人。 接受帮助的人,拿起接力棒,将行善传播开来。 是很乌托邦,是很理想主义。 但若是连向善的理想都没有,人性的光芒中只会布满灰尘。 当故事讲完后,每一个人的心中,那“观世音菩萨”的形象都完全不同。 李少杰......是在借助宗教故事,去歌颂每一位付出者,每一位先导者。 在中场短暂的间隔中,不少人微微的失神了一下。 此时,很多音乐家的内心,已然对李少杰的作品,下了一个同样的评价。 【这是在用音乐来表达思想,这是在用思想,歌颂现实中那些舍己为人的人!!】 回望现实中,似乎也总能见识到,将自己“双手双眼”奉献给众生的人。 央视记者有些发呆。 总感觉,自己对这一个篇章,充满了无数复杂的情感。 平日里,这位记者也没少报道这类的事迹。 他们或许只是一个个普通人。 可一旦到了关键的时刻,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绽放出的那种人性美妙的光辉,总是能感染无数的人。 或许是重大疾病面前的医生,或许是罪犯面前的警,察。 又或者是危机面前的军人,甚至纵观历史,民族为难之际,站起身普渡众生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两个。 而是一群菩萨。 记者感慨。 表演之前的采访,记者尚未明白李少杰那句话的意思。 但现在已然明白了。 【其实,你看到的,是我在歌颂佛,歌颂菩萨。】 【但实际上,众生便是尚未觉悟的佛,佛即是觉悟的众生。】 感慨中,音乐继续的进行着。 一幕幕壁画中的故事也展开。 有那菩提树与明镜台的经典论道。 《禅园》。 有寒冷丝路之上,与丝女篥娜相互依偎取暖,互生情愫,最终看着爱人冻死在怀中的空弦和尚。 《心经》! 即使是只看曲名,也能感受到那种苍凉风沙吹过千年,纵使现今依然存在的丝路景象。 千年间,丝路诞生了多少伟大的交流,埋藏了多少无名的枯骨。 《日蚀》中,丝路,是《一条看不见的路》。 而那游历西域数十年,只为了家乡敦煌人可以听到心经梵乐的月僧空弦,与篥娜初识,聊起敦煌美丽的石窟与壁画。 感慨着《故乡远》。 黑夜寒冷,苦中作乐,相互依偎。 但篥娜终究冻死在空弦怀中。 上回遇,今生别。 来世更难重叠。 空弦断,篥影绝...... 《相爱只为离别》! 故事结尾,在轻吟的歌声中,唱响了《心经》。 那是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在公元649年传译的版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观众们的内心感觉很微妙。 明明是个悲剧。 但仿佛在为之感动之余,并无太多的悲痛。 仿佛是看穿了红尘空色一般。 就如古代哲学家所言,人一出生就在走向死亡,问题是如何在走向死亡的路上,尽可能的让渺小的人生辉煌。 人与人相爱之际,便在走向离别,无论是情感所困,或是有限的生命所困。 但表达出的意思,也更是明显。 如何让相爱,变得精彩,变得有意义!! 李少杰并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只是通过吟唱《心经》,让观众们自己去感受。 每一个人,或许感受都不一样。 自此,李少杰这部作品的深度,已然折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相当多的音乐家,都改变了一开始自己的看法。 是的。 李少杰这么年轻,太年轻了,年轻的过分了! 承认,他音乐上很强,非常强。 但在哲学思想的层面上,未必会有经历过更多的长辈们有深度。 可现在,这种顾虑与狐疑已然完全消失不见。 伟大的艺术家,也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伟大的哲学家,纵使不会艺术,也一定是一个艺术最好的欣赏者。 ...... 音乐继续。 故事逐渐来到了尾声。 这是《敦煌·慈悲颂》最后收尾的乐章。 《涅槃》 佛,也终于出现。 在即将涅槃,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的时候,佛与弟子们畅聊起了《万物大千》。 以及《彼岸》。 当弟子们问出《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 佛的回答,也呼应了之前所言的一句佛偈。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此时,不少采访过李少杰,或者看过李少杰采访的人,在内心惊呼了一声。 圆了! 押上了!! 整个逻辑闭环了!! 最后的结尾,在思想的层面上,刚好就回归了李少杰最主旨的思想!! 佛不是神,而是觉悟的人。 最后一个问题得到了解答,弟子们大彻大悟。 佛,也微笑的闭上眼,进入了彼岸。 仿佛先导者们,探索出路,教会后人后,欣然进入空灵一般!! 在表达主旨中,不少人的心中浮现出了两个词。 【觉醒】与【传承】!!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