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零七章 献给爱丽丝  (第1/1页)
    ,学神:全能打工系统    何亮与克薇儿两人高水平的弹奏,惊艳了众人。    即便是那些对何亮有些羡慕的男生,此时也不得不叹服。    “他的水平,比起我们要高很多!”    哪怕是音乐导师,大多都不认为自己水平比克薇儿、何亮要高。    当钢琴声逐渐放缓,尾奏来临。    众人也渐渐从沉浸中回过神来。    整首钢琴曲的弹奏可圈可点,大方向的失误并没有,也弹出了曲子的风格,画面感相当浓厚。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众人鼓掌声如同雷动,都为两人精彩的表现而鼓掌。    “谢谢。”    克薇儿轻声看着何亮道。    碧绿色的眸子,带着异域的风情,有些勾人。    何亮笑了笑,回应道:“没什么。”    两人心中都很清楚。    若非顾忌整体风格以及水平,何亮弹奏的完全可以更好。    但何亮要是“火力全开”,克薇儿难以跟上,当弹奏部分更换时,会产生强烈的割裂感,有些出戏。    “你和苏门卡列导师的四手联弹,我很期待。”克薇儿笑吟吟的道,很直接的承认:“与我四手联弹,其实限制了你的水平发挥。”    两人不再交谈,站起身来,朝着观众们鞠躬,响应鼓掌声。    主持人拿着麦克风与台词本走了上来。    “请克薇儿小姐前往嘉宾席!”    克薇儿轻轻点头,便是前往嘉宾席,独留何亮一人在场中。    众人纷纷一愣,只请一人回嘉宾席?    “难道,这名叫做何亮的学生还要弹奏钢琴曲?”他们面面相觑,有些狐疑。    只是,大家更为期待的是苏门卡列大师的弹奏。    而在下边。    王华与苏建两人也在小声交谈着:“亮哥这是要干嘛?”    苏建拍了拍自己的大肚腩,嘟囔道:“老王,亮哥每次出场的时候,哪里低调过?”    “我总感觉,等下亮哥还得搞事!”    王华虽然也想反驳。    但想了想亮哥的事迹,好像......还真特么是这样!    一下子反驳的话语就被他憋进肚子里了。    台上的主持人并没有让众人多等。    他拿着麦克风,露出笑容,道:“接下来,有请我们的苏门卡列大师!”    众人呼吸一滞,随后鼓掌声瞬间响起。    比起先前都要热烈!    苏门卡列大师从幕后走出,让气氛更加的火爆!    很多人都只是从电视上亦或者网络视频中看到这一位苏门卡列大师,如今亲眼见到,自然兴奋。    苏门卡列大师气度相当沉稳,脸上带着丝丝笑容,给人亲和感。    这里大多数都是钢琴专业的学生与导师,知道苏门卡列大师对华夏是颇为亲善的。    主持人看了一眼台词本,虽然之前就确定了数遍没有错误,不过眼中还是闪过了一丝异样的色彩。    主持人顿了顿,便是拿起麦克风高声道:“接下来,有请我们的苏门卡列大师与何亮同学,共同弹奏一首钢琴曲!”    “四手联弹,献给爱丽丝!”    众人呼吸一滞,嘴巴张大成了O形,仿佛可以塞得下两颗鸭蛋一样。    目瞪口呆!    “我......听错了?!”    “四手联弹!又是四手联弹!”    “可,为什么苏门卡列大师会和何亮一起共同弹奏!”    在这种重要的场合,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我滴个乖乖!”苏建直接就我了个大槽了!    “就离谱!”    王华也感觉心跳一时间有些加速。    亮哥是什么牛马人物?!    和苏门卡列大师共奏一曲?    有些吓人了!    喧哗声在整个会场中响起。    但何亮神色平静,面对诸多质疑目光,他置若未闻。    苏门卡列大师同样神色含笑,并未过多解释。    因为,他清楚知道何亮水平极高,在之后会用事实来狠狠的击碎那些质疑声。    旋即,两人便是来到了钢琴前坐下。    《献给爱丽丝》,又名《致爱丽丝》,是钢琴界中极其有名的一首名曲,创作者乃是大名鼎鼎的贝多芬。    其中运用的和声手法极其体现贝多芬的作曲风格,算的上是“承前启后”作品的典范。    《献给爱丽丝》这首钢琴曲子柔美动人、短小精致,且技巧简单,易于演奏,其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性也使之成为不少音乐家喜爱演奏的曲目。    “呼......”    何亮深深的吐出一口气,神色也逐渐认真了起来。    刚刚与克薇儿的弹奏,都只能算是热身。    要说认真的发挥到了极致还没有,那会破坏美感。    但现在旁边的苏门卡列大师,那何亮就可以稍微“放纵”些的展示自己的水平了。    他也很期待,与世界排名前十乃至前五的钢琴大师共奏名曲,能弹出什么样的效果。    同时,何亮脑海中回想中一首曲子的背景信息。    “每一首钢琴曲,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故事,要表达出它的情感,自然要了解相关的背景,否则弹奏出来的东西,只不过是有形而无神。”    何亮心中默然道。    “《献给爱丽丝》的背景,大致有两个。”    “主流版本的话.......在十九世纪时,年近四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经过后世的翻译错误,才成了《献给爱丽丝》。”    何亮在思索、酝酿着情感。    弹奏钢琴曲想要共情,首先要将自己代入,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困难的一点。    “第二个背景呢?”    “贝多芬创作这个作品的灵感,是来自于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女孩。”    “她是一位善良的女孩,为了帮助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实现看见森林和大海的愿望,而四处求助别人。”    “贝多芬为此非常感动,特地在圣诞夜为老人演奏了一段美妙的音乐,听着听着,音乐让老人看见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于是老人满意地合上了双眼,孤独和悲怜散去。”    “之后,贝多芬便将这个曲子献给善良的姑娘爱丽丝,称之为《献给爱丽丝》。”    信息在脑海中迅速划过。    何亮心中逐渐平静下来。    与苏门卡列大师对视一眼,轻轻点头,一切皆在不言之中、    旋即,两人......开始了弹奏!    一老一少,坐在钢琴前。    在诸多哗然与质疑中,弹奏唯美的钢琴曲。    《献给爱丽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