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0章 夜战八方 (第2/3页)
的勇士,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我们没有为自己找借口的习惯。 我们遭受了屈辱,那就要用行动来证明,大日本皇军,帝国的勇士有能力将敌人给予我们的耻辱,还回去! 大日本帝国万载!” “大日本帝国万载!” “大日本帝国万载!” 无数日军士兵高举右手,大声呼喊! 这个中佐终于成功的将日军士兵的士气挑了起来,然后让出身后的日军大佐。 “下面,请联队长阁下下令!” 日军大佐黑的一张脸走上前来:“刚才港田中佐说的很好,你们的战意也很高涨。 但是,口号换不来胜利,我需要你们拿出一个武士,一个士兵,一个勇士该有的报国精神。 为了天皇,为了你们家族的荣誉,今晚,冲进那个阵地,用他们的鲜血洗刷我们身上的耻辱! 进攻吧!勇士们! 大日本帝国万载!” 日军大佐拔出指挥刀,向丛林一指:“今晚的识别口号是,大日本帝国万载! 第18师团177旅团124联队第一大队,进攻!” 随着他的命令,第一大队方向的方阵,马上转向齐声喊了声:“大日本帝国万载!” 然后就冲入了丛林! 日军的夜战确实有经验,他们虽然是一个大队进攻,但他们不会一窝蜂的冲上去,而是明确好每个中队,每个小队的次序和任务。 夜色很浓,确确实实就是伸手不见五指,他们在前段部分还打手电,但是临到的时候,终于把手电给熄灭了。 然后,还是向前摸。 堆积的很厚的残枝败叶,就算他们脚步再轻还是会踩出一些杂音,在这寂静的丛林,除了虫子的声音,还有夜鸟的嚎叫,就剩下他们几百上千人的脚步声。 他们想再慢一些,但是依然没有效果,几百上千人的脚步声虽然不是很清晰,但是落叶的沙沙声以及之枯枝折断的声音,依然在提醒防御圈里面的西南义勇军。 狼来了! 突然几声铁皮罐头被踢动的声音响起。 “敌人来了! 做好准备! 一!” 龙文章的话,响彻了这片丛林。 在所有战位都伸出一挺机枪或者一支冲锋枪,向固定的位置扫射。 他们并没有把身子探出去,而是直接把枪举过头顶,只把枪露出去,不需要太多准头,只需要按照固定的区域扫射就可以。 他们在天还没黑的时候,已经规划好了每挺机枪扫射的区域,每支冲锋枪泼出弹雨的方向,还有每个战位手榴弹该扔的位置。 没错! 这就是龙文章的智慧! 黑暗中日军不停了,有人被打趴下,有的死了,有的没死! 死了的好在地上,不再动弹! 没死的紧紧贴在地上,不敢动弹! 他们不相信,这个防御圈里面的机枪能响多久,他们在黑暗中目不能视物的情况下,还能扫射多久? 还有多少子弹经他们挥霍? 所以他们等得起! 丛林中再次响彻了龙文章的口令:“二!” 防御圈里面的机枪,冲锋枪,全部停火,所有人缩回了他们预先挖好的小坑洞里,连头都不再露出来。 这个坑的入口,稍高一点过坑到的底部,不会有人经过时被绊倒进去,但是出入又很方便! 日军听到一声口令过后,对方防御阵地里面的枪声没了,黑暗中更看不出来里面有没有人影。 躲在树后,贴在地上的日军,开始向前爬,慢慢的爬,小心地摸索着,避开地上的铁皮罐头。 一直爬,一直爬,爬着摸到了防御圈里面挖战壕时堆起来的土。 这才有日军跳起来,大喊一声:“大日本帝国万载!” 然后端着刺刀,就往防御圈里面冲去。 跟他一样的,还有已经围了一圈的一个大队的一千多号人,呐喊着冲进这个半径只有直径只有100m的防御阵地。 这漆黑的夜里,无法使用机枪,无法使用步枪,他们只能拼刺刀。 识别自己人的,就是那一句“大日本帝国万载”,但是他们相信,只要自己这些人冲上去,就不会有打不下来的可能,他们都对自己的拼刺技术有信心,更对自己的夜战技术有信心。 但是当他们翻进前面的好,喊着口号,正准备找人拼刺刀时,发现壕沟里面除了呼喊大日本帝国万载的人,再没有别的人。 孟凡了听到了他所在的战壕里传出来的声音,就轻轻的拔出手雷上的保险栓,往自己的枪托上磕了一下,然后将手雷滚了出去。 跟他一样,还有许多人。 瞬间,战壕里炸成了一片。 手榴弹爆炸是没有火光的,不足以支持用手榴弹爆炸来观察环境。 但是手榴弹在战壕里面的杀伤力,其实是有限的,只能杀伤爆炸所在地方的2~3个人而已。 因为战壕狭窄,爆炸的时候,弹片溅射时,有人挡在前面,后面的人也就没什么事儿了。 所以战壕里面,最好还是用冲锋枪,每一段战壕都有负责那段战壕的冲锋枪,和投弹手。 “冲锋枪!”一个女声喊道! 说完,一听冲锋枪就从坑洞里伸出来,瞬间打空的弹匣横扫了整条战壕。 环形防御圈中间的地方,被划分成二十多个负责区,每一个战斗的位置都负责一块区域,在那片区域上,都扔有铁皮罐头盒子。 谁的区域铁皮罐头盒子响了,谁就得往自己负责的区域里面扔手榴弹。 而且,还是那种读秒的空爆的手榴弹。 战壕里,有冲锋枪掌控,战壕圈内的空地,已经被空爆的手雷清洗了。 一个大队攻进去半个大队的人,屁滚尿流的退出来的不超过一个中队,人员瞬间损失了一半还多。 他们不知道敌人究竟躲在哪里,对方伤亡了多少? 他们只知道,攻进去了,他们找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