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8章 冲突开始 (第3/3页)
事物资补给,一直都是驼峰航线在运往国内。 如果此次跟英国人起冲突了,英国人不允许我们从印度转运美国人的物资,怎么办?” 罗长官考虑的很有道理,杜长官也觉得棘手:“但是,纵然如此,我不认为陈校长会让英国人从自己手中拿走地盘,因为以陈校长的性格他不会向英国人低头! 而且,根据传来的消息,陈校长认为那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地盘,是前几十年英国人抢去的。 具体如何没有得到证实,但是我相信,陈校长不会无的放矢。 静观其变吧! 一旦有机会和可能,或者陈校长情况不妙的话,我们就抄了英国人的后路! 至于驼峰航线,应该没那么悲观,只要英国人还在欧洲跟德国人打,他们就少不了美国人支持。 而美国人在太平洋跟日本人打,就不敢不让我国拉住日本人大量的兵员。 如果日本人把我国打下来了,我国的人员和资源全部就会变成日本人打仗的底蕴,到时候美国这样的战斗力绝对岌岌可危! 所以不用太过担心这个。 我们几方都是互相依存,互相需求的。 反正担心也没用,不管是英国人还是陈校长,我们都指挥不了,管不了。 还是那句话,静观其变!” 孙将军没有说话。 罗长官点点头:“那就静观其变吧!” 滇边州。 陈潇在讲课,三十几个村子的青壮,几乎来了一半,就算每个村子来50人,也有一千五百余人。 何况现在还不止一千五百余人,足足两千余人被各村寨土司送来。 可以入学,学知识,不用交钱,目前还不用打仗,最起码暂时不用打仗。 傻子才不送来呢! 首先,第一课,教的是汉语。 然后再是讲故事,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辉煌的故事。 讲仁义礼智,讲忠信孝悌,讲廉耻! 顺便还讲了讲,大明朝。 讲了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更讲了讲永历皇帝,不是大清朝的皇帝,是大明灭亡之后的南明皇帝之一。 没有人不喜欢听故事,所以讲故事讲的好的人,通常会引起同理心,同情心,共情。 耿恭13壮士返玉门,岳飞精忠报国。 文天祥的《正气歌》。 还有大唐安西都护府最后的唐骑,守边几十年,满城唐骑尽白发。 故事讲的精彩,居然把几千号人都说到落泪。 都感受到了那种慷慨悲歌,却又独守孤城的悲壮,以及对国对家的坚守。 陈潇再给新来的青壮们上课,并且闲暇时开始军事训练的时候,西南医学院义勇军保卫团14个营开始紧张的备战。 是的,备战。 他们的校长曾经跟他们说过一句话:“有一个伟人说,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什么意思呢? 就是从全局上讲,然后从信心上讲,跟敌人作战,最后打赢的一定是我。 但是,虽然有这个信心,虽然有这个决心,虽然我肯定了会是这么个结果。 不过,在打的时候,在运用战术的时候,绝对不能粗心大意,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要重视任何一个敌人,任何一个对手,这才是常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 是的,校长就是这么说的,只是不知道校长所说的那个伟人,是谁? 不过一定很厉害,连校长那么厉害的人,都称其为伟人,那绝对是厉害到没边了! 所以,他们虽然从心底下认为跟英国人如果起冲突,赢的一定会是自己。 连日本人都不是对手,何况你英国人。 但是,在战斗准备中,在等待敌人进攻的过程中,所有的必备工作必须要做好,一旦起冲突那可是要有伤亡的,只有准备工作到位了,伤亡才会减少。 因为他们现在,伤亡不起! 人数一直是他们的短板,哪怕他们现在任何一个兵拎出去,拎到国内的任何一支部队,都可以去当官,最起码是个排长! 但是,人数依然是他们的短板,无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常山赵子龙也好,张飞张翼德也罢,死一个就少一个! 这可能就是,校长为什么要接受本地土司送过来的青壮的原因吧?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呀! 龙文章在担心,常乃超在担心,但是他们发现,林译居然没有这个担心,孟凡了也没有这个担心。 更别说三姐和柳玉娥了,至于陈小醉,这个管了三个炮营的陈小醉,她哥说啥就是啥。 有一天,龙文章忍不住问了一句孟凡了,为什么不担心这个问题? 孟凡了回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在校长麾下,压根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以校长的智慧,会想不到这些事儿吗? 这就让龙文章绷不住了! 这个信任这个崇拜,有这么盲目的吗? 这学校里面,有多少这么盲目信任校长的学生,或者说士兵。 还不等他理清这个问题,就得到了汇报,英国人真的出兵了,正踏入野人山,准备跨过野人山杀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