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3章:原来智申这么莫测高深? (第2/2页)
择继续南下的赵鞅已经不止是要出口气了,完全是发现郑国的软弱,得寸进尺要实现一些政治目的,进而恢复自己的声望。 韩不信的劝解好像是不给赵鞅面子,另一层理解则是不希望赵鞅将大好局面玩砸,弄得个满盘皆输的下场。 沉默了一小会的赵鞅看向魏侈,问道:“上军将以为如何?” “……”魏侈不如何。 赵鞅又看向智申,再次问道:“上军佐?” 智申面无表情地说道:“将如何,便如何。” 赵鞅最后看向狐解,问道:“下军将可愿南下?” 狐解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笑呵呵地说道:“愿从赵孟之令。” 以前哪有这场面呀?一般是赵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压根就不会询问其他人的意见。 现在赵鞅会问,真的是几个卿位家族的实力出现变化,再来就是赵鞅的威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郑国惧我,何不订盟,以获其利?”赵鞅这话有点意思。 看来这一次郑国又要不战而降,恢复以前作为老牌投降国的作风。 这样的郑国不足信任,逼迫他们进行赔偿才是正经的做法,免得不久之后郑国重新倒向其他国家。 韩不信说道:“如若南下,不信以为需国内再遣援军。” 如果智瑶在场,一看就能明白韩不信这是在跟赵鞅唱双簧! 狐解本来就想表现一波,立马回应道:“解可再召一‘师’来也。” 一直在观察智申的魏侈决定继续观察。 赵鞅先看魏侈,发现魏侈的视线在智申身上,跟着将目光转到智申这边。 智申依旧是老神在在,就是一个字都没有从嘴巴蹦出来。 “这是搞哪一出?”赵鞅有点不理解魏侈一直盯着智申看是个什么意思。 以前智跞在世时,智氏与魏氏的联盟是由智氏在当大哥;智跞不在了之后,魏侈扛起了大旗,变成魏氏、智氏与一些中等贵族联盟的大哥。 赵鞅现如今更多的精力放在魏侈身上,为的就是盯着魏侈要干什么,一旦魏侈想做一些事情肯定是需要智氏的配合。 大帐内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最先表态的狐解发现气氛变得怪异,心情从兴冲冲变得略略不安。 智申终于发现魏侈一直在盯着自己看,低声说道:“上军将若有异议,申自是附和。” 他们的座位相连,侧过身去靠近,还是能在耳朵边压低声音说悄悄话的。 “……”魏侈看到智申做出这种行为又一脸的真诚,怀疑自己是不是某些事情想多了。 有一则关于智氏的传闻,作为家主的智申并不管事,大小事都是身为世子的智瑶安排。 很多人根本不相信那个传闻。原因是春秋时代的一家之主就是家族里所有人的天,除非是想让世子赶紧登位,又或是不想呆了,要不然家主再蠢也要事事遵行。 这种事情在现代人看待会觉得很不可理喻,问题在春秋……乃至于是到了长久的以后,其实类似的现象都是存在的。 赵鞅脸色阴沉了一下,说道:“增兵之事,诸位遣人征召。南下事宜不可耽误,随即拔营罢。” 刚才魏侈光顾着看智申,又被智申搞了那么一出,干脆没有回应要不要增兵。 本来应该讲点什么韩不信见气氛诡异,按捺下去决定苟一苟。 最终还是赵鞅拍板,整得最先表态的狐解心里产生警觉。 有点诡异的是狐解纯粹觉得事情不对,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杜绝未知危险。 晋军南下了,一路行军讶异地发现郑人竭尽不在城池或村庄,哪怕有郑人也是躲在山林里面。 赵鞅派人抓了几个人郑人,一问获得的信息是早先已经安排迁徙,为的就是害怕晋军再掳人。 “听闻智氏、魏氏早先之前晋军大肆掳人,郑国方有此忧虑……”姑布子卿觉得智瑶和魏驹挺会玩的。 赵鞅有点萌地眨了眨眼睛,他只知道上一次智瑶和魏驹率军南下攻打郑国,还真不知道是见人就逮着跑。 至于说不合君子之战的规矩?郑军自己就干过战时抢收他国农作物的事情,配得上其他人对他们讲规矩吗? 他们一路靠近“函陵”,也就是还距离“新郑”约有个四五十里,之前离开的子曰再次前来求见,说是郑君胜就在“函陵”城内等候。 “寡君之意诚也!”子曰梗着脖子,又说道:“为何离‘制’南下,亦无告知吔?” 好家伙,真的是好家伙! 郑国君臣以为现如今已经礼崩乐坏是假的? 他们面对的可是连执礼上门的亲人说杀就杀的赵鞅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