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3章:征召大军吧! (第2/2页)
啼啼的陪葬女人最后才被押了进去,她们进入之后,墓xue的石闸落了下来。 其他人看了那么一个场面什么感受智瑶不知道,他反正是有点接受不了。 当然,智瑶没有说点什么,更没有做点什么。 事实上,智瑶能怎么着啊?站出去阻止,再当场跟赵氏开战吗? 如果智瑶身怀万人敌的武艺,没有家人以及家族的牵绊,或许会站出去阻止。 然而,智瑶不止有亲人,还会牵扯到数十万人的生死存亡,无法以自己个人的感受,冲动地去做任何事情。 赵毋恤开始对前来参加丧礼的人一一行礼,身边依旧跟着一大群的兄弟。 整个丧礼中,赵氏的女眷,除了那些用于陪葬的女人之外,其余女性的存在感都挺弱的。 丧礼结束,该有的答礼也完成,外人开始离场。 “伯鲁在外。”魏驹说道。 是啊,赵伯鲁还在代国,极可能还不知道赵鞅已经死了并下葬的消息。 认真论起来,要是想对赵鞅的葬礼诟病,仅仅赵伯鲁没有出现在丧礼现场,确确实实是能够拿来做文章了。 有那么一件事情,也就是赵毋恤并没有在丧礼上正式接棒,成为赵氏的一家之主。 到底是韩不信、魏侈、智申和狐解的搅局让赵氏的权力传承无法进行,还是赵氏内部本身出现了问题,只能看后续的发展了。 按照习俗,赵毋恤以及兄弟姐妹需要留在“赵”地至少三个月,倒是赵获待上三五天就能离开。 如果赵毋恤无法接过权力是赵获导致,接下来赵氏必然会自行上演家庭伦理剧。 赵氏到底是什么情况,对其他家族来说也就那样。 参加完赵鞅葬礼的众人,他们再次一起回到“新田”,随后又一个个离开“新田”前往自家的封地。 智瑶和智申回的并不是“智”地。 目前智氏的重心在东边,靠近秦国的封地都在有序迁徙人口到“邯郸”这边,“智”地更像是名义上的老巢。 他们不待在“新田”的原因很现实,一再发疯的晋君午不知道会用什么方式将人拉下水,明年不管是对北边用兵,还是防止赵氏对某个家族下死手,反正待在“新田”绝对不会是什么明智的选项。 一直到新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到来之后,赵氏的家主还处在空悬的状态。 赵毋恤倒是没有干出守丧守一半给跑了的事情,有姑布子卿代替赵毋恤四处奔波。 姑布子卿并没有在各个卿位家族来回游说,他第一时间去的是“晋阳”那边。 目前,赵氏的“赵”并不是他们的发展重心,远在北面孤悬的“晋阳”才是。 谁要是能掌握“赵”再控制住“晋阳”,其实也就等于捏住了赵氏的话语权。原因是赵氏的宗庙在“赵”,大批物资以及赵氏仅存的一支“正规军”则是在“晋阳”驻扎。 冰雪融化之后,各个家族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出征召令。 今年肯定是会爆发战争,先攻打中山国,还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对赵氏群起而攻,暂时还属于无法确定。 晋国现在的诡异之处在于没有“元戎”,新的“元戎”是谁也没有一个说法,国君说话不顶用,导致处在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 辛亏现在还是春秋晚期,国家只有少数直属中枢管理的“县”,其余都是各个贵族自家的封地。 贵族的封地当然是自己管理,压根就不用其他人去cao心。 晋国陷入这样的情况,其余诸侯有什么想法吗?反正暂时看不到有哪个诸侯有异动。 智瑶没有将驻扎在齐国“崔”的部队召唤回来。 魏氏那边长期驻扎至少一个“师”在“虎牢”。 晋国周边没有卿位家族盯着的诸侯,还有卫国以及秦国、楚国。 卫国现在只想当小透明,祈求上苍让谁都无视自己。 秦国已经自闭了数十年,暂时看不到复有东出的迹象。 楚国因为吴军入侵陈国的事情再次与吴国干上,哪来的多余精力对晋国搞事。 唯一一个有余力搞事的郑国,多傻才会在这当口招惹晋国? 春播结束之后,智氏最先发出征召令,预计征召出四个军团的兵力。 随后,魏氏、韩氏、狐氏……,有一家算一家,主动或是被动,无不玩命地集结大军。 其中,赵氏发出征召令的人是赵获,究竟是要自保,还是对中山国实施复仇,反正就是让人猜呗。 关于各个家族给予赵氏的意见,他们最多只能拖到各个家族大军集结起来的那天,再继续拖的话,需要了解一下“勿谓言之不预”是什么意思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