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5章 轰轰烈烈 (第2/2页)
大家铭记姜瓖。 这项运动的成败,对于姜瓖能否稳固辖区、争取民心关系重大,北直隶和山西是他的根据地,只要成功了,根据地就稳固了,就确保了稳定的根据。 他每天都要了解最新情况,时而会抽时间出城去视察工作。 “主公,工作开展七天,共查出二十三个官绅勾结,分土地工作皆开展顺利!” “主公,在许多地方,都有士子在说你的坏话!要不要把那些人都抓起来。” “主公,这几日来,京城各衙门、地方各县都有人辞官。” 慈庆宫里,部下们来向姜瓖禀报情况,一同议事。 姜瓖向赵天麟道:“赵卿家觉得如何?” 赵天麟道:“主公,天下读书人太多,抓读书人只能指标,无法治本。再者,有许多人站在主公这边,驳斥那些读书人。臣认为,只要我们把事情做好即可,只要赢取了百姓们的支持,那些人掀不起大风浪。” 姜瓖又再看着那辞官名单,北直隶、山西各个县都有,有着大量的职位空缺。 “短时间内这么多人辞职,影响甚大啊!” 瞿式耜道:“主公,估计是有些人临阵退缩,要不然还会更多人。” 赵天麟道:“蒋德璟、孟兆祥、徐石麒那帮人,肯定是鼓动大家都辞官,有许多人看到主公绝不退缩,不敢再冒险了。” 金堡道:“主公给出高薪俸,许多人可不愿意失去这个机会。” 张同敞道:“主公给出高薪俸,臣就觉得很好。就算不贪污受贿,臣就算多纳几个小妾,多几个子女,皆能让全家过得舒舒服服。” 姜瓖点头道:“本王有军队,给大多数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就算那帮读书人怎么折腾,也不可能影响本王的根基,但若任由他们肆无忌惮捣鼓,着实令人厌恶,大风浪是掀不起,小风浪倒有不少。” 陈明遇道:“主公,可公开宣布,说主公坏话者一律治罪。” 赵天麟道:“这样做不是不可以,可只能治标,不治本。眼下要尽快做的,便是补足职务空缺。” 姜瓖跟臣子们商议起来,又再把郑三俊、张国维等人召入宫中一同商议,最后做出决定,谢纲任吏部尚书、黄景昉任工部尚书、赵天麟任户部尚书、郭连城任礼部尚书、张同敞任兵部侍郎、朱和均任刑部尚书、袁飞斤工部侍郎、金堡任户部侍郎。 科考的时间定下来了,在六月中旬。 第二天朝会,姜瓖正式宣布这两件事。 四月初这天,姜瓖来到顺义县最大的村-棠下村,这里即将举行批斗大会,对地主恶霸刘大头进行公开批斗。 由姜瓖直辖的清查队主导这件事,本县、镇的官吏配合。 在本村最大的平地上,这里搭建了一个讲台,全村的人集中在这里。 “燕王驾到!” 燕王车驾来到这里,所有人皆跪下。 分土地、降低田赋,村子里都对姜瓖感激万分,今天有幸一睹燕王风采,许多人都激动起来,恭恭敬敬跪下磕头。 姜瓖从车驾上下来,朗声道:“大家都起来!都起来吧!” 众人站起后,姜瓖扫视村民一边,几乎每个人的衣服都有补丁,皆是质料很差的衣服,大多脏兮兮的。贫苦之家就是这样。 姜瓖继续道:“本王心系百姓,担心你们饿肚子,所以,本王要打倒一切地主恶霸、土豪劣绅,分土地、降低赋税,你们只要勤劳种地,都能吃饱饭。” 姜瓖再指着刘大头,继续道:“这个刘大头,租子收得贼高,在本村子里作威作福,害了不少人。在今天,你们把刘大头的一切恶事都大胆说出来,刘大头的恶行越重,本王会给他越重的惩罚。” 随后,刘大头被押上讲台,面对台下憎恨他的数以千计村民,又还有姜瓖在场,刘大头很是惊恐。 首先,有一个中年男子上台,他在村子里有些资历和声望,很有代表性。 他看着刘大头,神情激动,大声说道:“乡亲们,我们可是让刘大头给害惨了,先从我家说起吧,我都多大岁数了,就是因为穷,娶不起媳妇。去年,我家跟老张家的事,大伙也都听说了,你说这刘大头有多下作,我向他借三升麦子做聘礼,他缺斤少两不说,还掺了捂了的麦子。结果,我跟老张家的亲事吹了不说,两家还结下了仇,你们说说,你们说说,刘大头该不该斗?” “该斗!该斗!” 台下的村民大声回应着。 接着,有一个年轻男人上来诉说着。 “我家原本有几亩地,那可是好地,后来,刘大头他爹看上了我家的地,几次三番要买,我爹死活就是不肯卖,刘大头他爹就动了坏心思,不久我家惹上官司了,刘大头他爹就趁火打劫,低价让我们家卖给他家,我爹咽不下这口气,上吊死了!呜呜…” 说到这里,那男子哭了起来。 台下的观众们都共鸣起来,许多人都有被地主迫害的经历。 “打倒地主恶霸刘大头!” 清查队的小官趁机大声喊着。 “打倒地主恶霸刘大头!” 村民们再跟着大喊着。 面对这种场面,刘大头惊恐万分。 看着这种场面,姜瓖十分满意,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百姓都铭记他。 喊了一阵之后,陆续有人上台,揭露刘大头的恶行。 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一个时辰,还是现场主持工作的小官宣布结束,批斗、诉苦才结束。 小官大声道:“乡亲们,因为有燕王,才能打倒刘大头,你们才有土地,以后才会有好日子。” 村民们看向姜瓖的目光,无不充满了感激。 “燕王万岁!” “燕王万岁!” “燕王万岁!” ………… 村民们的高喊声此起彼伏。 这是分到土地后的批斗大会,村民们得到的好处实在太大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都对姜瓖敬若神明。 姜瓖又再进入村子视察,来到村民家中,因为刚刚收割粮食,村民们家中都有不少麦子,终于可以吃饱饭、有余粮了,家家户户都感到幸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